我教老人用手机:让数字鸿沟不再困扰高龄人

IT老友记 2022-12-13 17:22:04

清晨七点多,阳光散在浙江嘉兴某小区的马路上,老年人正外出晨练,而正在布置课堂的德佑门店经纪人向珂佳望向窗下,楼下一位叔叔就在练太极。

向珂佳心想,这位看起来精神状态只有六七十岁的叔叔,应该也是手机课程班的一员。

结果,出乎向珂佳所料,这些叔叔已经94岁了。

向珂佳告诉笔者,虽然年过九旬,但叔叔每次上手机课都来得很早,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经常向我们门店的“老师”请教。

“叔叔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最好的典范啊!”向珂佳说。

其实,自贝壳2018年发起“我来教您用手机”的社区助老公益项目以来,各地各社区的贝壳志愿者都踊跃参加,即使年过八十的爷爷奶奶也愿意来学习手机技能。

如今,手机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但老年人因为年龄、身体等种种原因,有时可能会与时代“脱轨”;而贝壳发起的助老公益项目,旨在帮助老年人逐步“填平”数字鸿沟,尽快与数字世界接轨。

为此,贝壳还在今年5月推出助老小程序“善贝行动”,其中包括“线上课堂”和“社区课堂”两个板块,前者主要是包含多个与手机使用及手机应用相关的教程短视频,后者可以让老年人查询他们所在的城市,是否有正在进行中的线下手机学习班。

今年11月,“善贝行动”还上线了“每日一答”板块,将每天线下发布的“每日一答”同步上传到小程序上,同时提供【打卡】按钮供长辈们在完成学习后进行打卡。

技术性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但“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

向珂佳表示,她刚刚参与项目时,自己去和三四个社区谈过,但因为种种原因,手机课程班都没能开展起来。

四年过去,贝壳是如何从0到1搭建这个助老公益项目的?参加课程班的老年人,又运用所学技能让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消弭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如果你的父亲母亲,或者爷爷奶奶已经年过六七十岁,你是否会听到他们提起不会灵活使用手机的尴尬:

坐公交车去接孙女,上车发现没带现金,却又不会用手机扫码;去菜市场挑水果却不会用线上支付,还被摊贩嫌弃……

家住重庆渝北区的陈茂秀就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今年66岁的陈茂秀有一次去街边吃重庆小面,因为没带零钱付不了款,老板让她扫微信、还要帮她看看微信里有没有钱。

但陈阿姨担心老板骗她,“当时我找了旁边的年轻人,让他帮忙一起监督老板操作我的微信,看老板有没有骗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陈茂秀才支付了6元。

同时,每次去超市买菜,看到电子柜台的年轻人快速结账、几乎不用排队,“我们都很羡慕,但我们就是操作不来。”陈茂秀内心有种失落和不甘。

陈阿姨的经历和感受,同样也是很多老年人的心声。

据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根据CNNIC的数据,2000年至2020年,中国网民中50岁以上人群比例逐年递增。

据《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能力有限,他们更多地依靠外来力量帮助学习和掌握网络技能。

但很多老年人身边没有子女长期陪伴,仅仅靠自己掌握网络技能,时间会非常缓慢,甚至有些老年人抵触智能手机,这无形中导致老年人群体形成了一道数字鸿沟。

数字社会快速发展,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也不愿看到老年人被时代抛下。

因此,贝壳在2021年投入超千万资金和资源,用于“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的运营,鼓励门店以及经纪人志愿者,走进更多社区为有需要的老人服务,还研发了《手机使用手册》,通过门店和官方微信免费向社会发放。

现在,贝壳的“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主要有社区公益课堂到店咨询答疑两种形式,前者是由经纪人志愿者担任“老师”,定期在社区内开办公益课程;后者则是贝壳倡议全国门店进行的常态化公益行动,老人们可以随时到贝壳连接的经纪品牌门店进行手机使用咨询。

有广泛的经纪品牌门店和经纪人志愿者为基础,贝壳公益正在触达全国多个社区,让老年人们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感受更加快乐、便捷的生活。

陈茂秀在参加了我来教您用手机”的公益课堂后,现在不仅学会了使用微信支付,还学会了清理手机内存,“曾经有个手机内存满了就死机,跑去买新手机,现在清理掉内存又可以用很久了。”

家住大连的房莲英,曾经换过好几个手机,因为“哪都不敢点,怕被骗!,但在学习了贝壳的公益课程后,现在的房阿姨会把自己拍的照片做成影集、带音乐,一转发链接就可以坐等赞美。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底,“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走进全国55个城市,组织手机公益课堂4513个,累计开展手机课超过1.5万节,服务老人超50万人次。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好老年人的权益则是社会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现代社会,老年人如何与世界同频,如何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同样是多方社会力量所努力的方向。

所以,包括贝壳在内的企业及社区服务平台,正在努力通过公益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为老年人提供帮助。

从经纪人到老师:用手机传递温情

成为房产经纪人的第八个月,高晓君还没有告诉母亲自己的职业是什么。

高晓君深知,硕士毕业的她,如果把真相告诉家人和亲朋,她会受到怎样的质疑。

选择房产经纪人的道路并不容易,高晓君考虑过,自己攻读的是社会学,“但不想一直在学校里隔着一层纱接触社会”,以小人物的身份混迹大街小巷,这是她择业最重要的标准。

做房产经纪人可以与人建立连接、与城市建立联系,这是高晓君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案。

高晓君的门店在上海曲阳社区,但是要了解上海的房源信息,她经常在下班后骑着电动车溜达,从北外滩到世博馆,从前滩到陆家嘴,四五个小时下来,看风景更看楼盘。

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曲阳社区,由于这里是老社区,街道上来往的大多都是老年人,高晓君经常会站在店门口,和几位阿姨爷叔聚在一起聊天。

相处时间久了,她知道有位退休工人喜欢在下午吹笛子;周边的五六只猫都是一个阿姨在喂养,早晚各一次,喂了整整20年。

她的工作中也会接触很多老年人,比如有一对老夫妻想在上海内环买一套小房子,高晓君会耐心地帮忙梳理房源;如果需要外出看房,她会选定地方带老人一起去。

无微不至的高晓君,可以说和当地社区的老年人“打成一片”。

因此,去年10月,当贝壳公益“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刚落地曲阳社区时,高晓君就报名参加,从经纪人摇身一变成为“小高老师”,她自己还戏言说:“我没想到作为中介还能有这种待遇。”

手机课毕业典礼上的陈德天与高晓君

生活工作中古道热肠的高晓君,在给老人们教课时也是因材施教,比如课件和课本虽然是项目组准备好的,但高晓君会根据老年人最急切的需求做调整,把“预约挂号”放在第一课。

另外,在贝壳公益课之前,周边的老年大学虽然也有,但一个老师给20多人授课的大班模式,老人们听完后也是一知半解。

但“小高老师”有耐心、懂老人们的需要,她经常会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打开APP里的工具栏就像找东西要“打开抽屉”;如果老人有需要,她还会手把手教学。

细心的小高老师已经有不少忠实学生了,她也想把教老年人用手机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显然,贝壳旗下靠近社区的经纪门店品牌,能有效连接社区的老年人群体,广泛的、有能力的经纪人又能转化为“志愿者教师”,这都是贝壳推行助老公益项目的长板所在。

同时,很多志愿者老师也和高晓君一样,因地制宜,随时调整授课方式。

比如嘉兴某德佑门店的向珂佳“老师”,由于课堂上很多老人都是说嘉兴话,所以他们在原有的教师配置上,又增加了几位会说嘉兴话的本地助教。

此外,向珂佳的班级还对授课节奏进行调整,缩减讲课时间,增加答疑时间,每讲一个小知识点,留出5-10分钟让老人们消化知识点。老年人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学得慢忘得快”,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有利于老年人更好地吸收知识。

可见,当大量经纪人新增了“教师”职能,他们不仅能广泛解决老年人使用手机不便的痛点,更能成为传达品牌温情的重要桥梁。

回到高晓君所在的曲阳社区,有阿姨经常会急匆匆地跑来问小高老师:“好姐妹要和我微信电话,为什么接不到”,高晓君随口就答到:可能是您还没加她好友。

这些阿姨和高晓君素未谋面,但有手机使用的问题她都会直接找小高老师,仿佛在阿姨的眼中,贝壳经纪人不仅只有“房产中介”这一个职业标签,更是自己身边“解决手机难题”的帮助者。

但一家商业化平台能多出类似“帮助老年人”的公益标签,绝非一日之功。

社区为本,公益为纲

2018年初,贝壳公益第一次深度探讨未来方向,最终锁定在社区,并在多轮调研后确定5项社区公益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教老年人用手机”。

五年前加入公益部门的“链家老兵”吴淑萍,就是负责为“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编写课程。

在工作中,她觉得自己就是学生时代的教务处主任,一丝不苟地调整课程PPT、设计教案;在和团队讨论工作时,她也是雷厉风行、直言不讳:“两页PPT之间,转得有点快。” “为什么一天就讲了3节课?老人能接受得了吗?”

吴淑萍的严谨是有原因的,因为老年人对手机课程的需求并不小。

2018年,吴淑萍第一次向各个社区介绍这个项目时,不少社区和居委会都带着警惕和戒备之心;期间,贝壳“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仅仅落地了北京的安贞社区,课程涉及基础的网上挂号、支付、便民服务等。

课后,老年人们反响强烈,很多独居老人都感谢贝壳的公益课程,让他们也能自己挂号看病了;还有老人表示“他们不想当这个社会的文盲”。

老人们的积极反馈是吴淑萍没有想到的,一项简单的手机教学课程就能给老年人带来如此丰富的意义,这更坚定了吴淑萍在工作上的严谨性。

比如,吴淑萍发现安贞社区的一位来上课的阿姨,一针一线地将纸质的PPT装订了起来,她看到以后告诉团队,要尽快将教程PPT整理为课本;而在课本样品出来,吴会直接拿课本给社区的老人看,不断调整字体大小直到老人们满意。

现在,教老人用手机的纸质课本,已经更新到了第四版。

同时,教学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从最开始通用的手机基础功能,到如今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老人群体的个性化内容。比如有爱摄影的老人,想学习制作线上影集,有舞蹈队的老人就更时髦了,他们想学剪视频。

日新月异的教学内容背后,贝壳将助老公益这件事变得专业与系统化。

2018年时,贝壳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贾生平就思考过一个问题:怎么把贝壳公益做得更专业。

贝壳的资源优势在于,分布在全国各个社区周边的链家门店和门店经纪人,他们与社区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更清楚社区的老年人需要什么,而贝壳作为平台方,他们拥有哪些优势,又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帮助。

沿着上述的道路去摸索,贝壳的“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已经走到第四年,服务的社区和老年人数量仍在增加,课程和相关产品还在持续丰富。

例如贝壳今年推出的小程序“善贝行动”,就是一个专门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的产品,还能对线下社区手机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

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未来贝壳还将发掘老年人的更多需求,比如应急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等,并且将上述需求与贝壳的资源进行直接的连接和对应,形成老龄人定向便民服务。

以社区为本,以公益帮助老年人为纲,贝壳公益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去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8.7%,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保障老年人权益、帮助老年人与时代同频依然是社会公益的重要工程之一。

一个社会只有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有足够的关怀与帮助,更显现出这个社会的人性与温情。

0 阅读:6

IT老友记

简介:互联网靠谱资讯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