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好久没有转载王猪猪的文章了。
王猪猪是个吃货。
她的文章,还是写吃,写得最好。
王猪猪说,有人称她为“陆文夫”第二,
她感到“受宠若惊,愧不敢当”。
其实,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比较受用。
王猪猪曾经立志,要写全球“第四部美食小说”!
当然,只是说说,而已。
先把当下的小文章写好,
积以时日,或许有一天,
真能写出一部美食小说,
也未可知呢。
坐地铁去苏州吃面
王猪猪 猪眼看天下
老娘生日,去大名鼎鼎的老字号苏帮菜馆松鹤楼吃面。两碗面,五个浇头,外加两碗绿豆汤,花掉257元。五个浇头是蟹粉、鳝丝、焖肉、大排、酱黄瓜。吃完了有点懵。钱是小事,咱也不差钱,对吧?问题是这个味道对不起这个价格。
松鹤楼的面一向贵,定位中高档,不过以前味道是可以的,曾被我盛赞,诸位不信去翻过往的记录,绝不是马后炮。但是现在,价格提了,水准降了,除了面和汤还在线,浇头简直一天世界。

一气之下决定亲自跑苏州去吃面。正好最近苏州到上海开通了一条地铁线,咱就试试。
关于坐地铁去苏州的感受,简直是一言难尽能写上五千字不结尾,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今天的主题是,面。
——后面两天会推出地铁游苏州详尽攻略,敬请关注,记得星标。
苏州的面,上海的面,就像苏州话和上海话,苏州人和上海人,从总类上讲是一家,但细节上又大有不同。比如苏州面是红汤,上海面则多为白汤;比如苏州面是过桥,上海面是盖浇。
提到苏州面,不能不提陆文夫的《美食家》。
上回有个读者留言说我是21世纪陆文夫,受宠若惊,愧不敢当。

陆老先生是学习的榜样。他的代表作《美食家》是我小时候在外公家一本叫《收获》的旧杂志上看到的。那是1983年第一期。当时同一期登了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他的都充满了那个年代的味道,只有《美食家》是个例外。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我心目中写美食最好的三部小说分别是《红楼梦》《金瓶梅》《美食家》,外国的则是《羊脂球》。我对自己写出第四部期待值很高。
文中写道: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
小时候这段话看过也就看过,没啥感觉,真的领略到是在工作以后。我前东家食堂每天中午11点到13点开饭,面窗口总是排着很多人。我因为习惯吃饭多过面,不怎么去。我吃饭时间也不是很早,一般都在12点以后。有一次不知咋地,脑子一热阴差阳错11点一刻就跑过去了,叫了一碗鳝糊面。
吃完了,我在当时就职的XX网上开了人生第一篇博客《吃面要吃头汤面》。在此之前我除了工作,业余是不写东西的。那是世博会前一年。从此以后就开始有事没事瞎写八写。啊,往事如烟,真是一个暴露年龄的回忆!
吃面要吃头汤面,淴浴要淴末汤浴。这是一句苏州谚语。现在条件好了,都在家里洗澡,但吃头汤面确乃颠扑不灭的真理。我以前不爱在食堂吃面,就是因为吃晚了。吃早吃晚,完全不同。
但是现在好像工艺又有所改进了,我猜也许是因为不差钱中途换汤?就说我这次上午十点零五分出发下午两点三刻到,出地铁站后饿得头晕眼花,立马就近找了一家面馆,按理说这面汤应该糊得不要再糊了,结果就还是很清爽。

虾仁面30元,鳝糊面30元,叫双浇省掉两块钱58元,另送一小碟姜丝。浇头现炒,等了十来分钟端上来,我一看,心底里暗暗喝彩:这鲫鱼背也太漂亮了!
“鲫鱼背”指的是面条码放的形态,紧实瘦长,像一条河鲫鱼。这是功夫活儿 ,少说十年打底。我在家煮面,无论汤和料如何讲究,面条都是乱七八糟的。下面这图是我封控期间搞的野菜胡萝卜鸡蛋面。

下图是上海网红面馆的牛肉面。这种卖相,在上海无所谓,在苏州要坍台关门的!我甚至怀疑上海面之所以做盖浇不做过桥,是因为摆不出鲫鱼背。

上海的虾仁面多为海虾,个大,白,卖相好,但有时也会碰到不抽虾线的,倒人胃口;苏州的都是河虾,没有虾线问题,卖相一般而味道更胜。
鳝糊面是苏州面的典型代表,我一般去一家新面馆会叫鳝糊来试试,做得好,以后可以再来,做不好,那别的也不用看了。
好在这家都立住了。
软嫩嫩滑溜溜的鳝丝进肚皮的第一口,我决定原谅这条让我坐了四个小时的地铁线。
第二天吃三虾面。之前我去一家装修很现代有网红腔调的面馆吃绿豆汤,他家三虾面128元,我问是手剥的还是中央厨房配送。前台小姑娘面露难色支支吾吾,正好老板兼大厨路过,抢答:大哥哎,全苏州都没有手工现剥的,都是冰鲜货!
我感谢了他的实诚,同时心里想,你家没有不代表别家没有,不带这样拖人下水的。
——他家绿豆汤可以,第二碗半价,我吃了两碗。

后来又路过一家店,做盖浇饭和面条的,店面老旧,好在看着还算干净。正是午饭时间,里头人不少,关键是,能听到苏州话。
列位看官,不要以为在苏州听到苏州话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信的可以自己上南京路兜一圈,数数能听到多少上海话。所以当下我就决定了,在这家能听到苏州话的店里厢吃面。
三虾面98元。全店最贵。其他都十几二十几块钱,还有冷面,六元一两。我是店里唯一点三虾面的。
柜台收银爷叔招呼厨房的时候,我听得出他声音里的兴奋。
三虾面是紧汤,上桌后赶紧用筷子捣捣松,然后将浇头倒入。动作一定要快,服务员端面的速度要快,吃客拍照的速度也要快。
另送三份小浇头,笋尖肉丝、香菇、鸡毛菜,一碗蛋皮丝清汤。


爷叔说他家三虾面是员工自己剥的,我相信,确实和我之前在上海吃的几家不一样,很不一样。
那天苏州天气预报35度,吃之前,我在宾馆窝了一上午直到12点退房,满脑子想的都是:无聊,没劲,哪儿都不想去,中饭吃好回家算了……
吃完后,我只有一个念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岂能虚度光阴,再玩三个景点!

相关文章
观前街上那家叫松鹤面馆,不是松鹤楼面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作者能否告知听到苏州话那家面馆,叫什么名字?多谢啦[鼓掌]
三虾面不是紧汤而是拌面
耍多难吃就有多难吃
苏式面吃浇头,虞山面和奥灶面的汤头不错。
上海的松鹤楼和苏州百年老店松鹤楼一点点关系没有!就是一个卖预制菜的连锁面店!价格还死贵死贵的 一碗焖肉辣酱加个蛋居然要64 背你吹上天了……
现在的状态是只要有游客就变味了
坐火箭去太空吃太空垃圾[笑着哭]
最近两年觉得四川吃面贵了,看了你这觉得江苏吃面更消费不起了,个人觉得要论品味还得川渝的麻辣,比起你这价格实惠,好吃不贵[点赞][点赞][点赞]
已不是当年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