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1 日凌晨,华南师范大学就副校长吴某牵涉的论文抄袭事件发布通报,确认涉事论文存在 "抄袭和未经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的学术不端行为。这将高校科研诚信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事件源于网络爆料称,刊发于《开放时代》2024年第1 期的《论习惯国际法的重构》一文,近乎全文翻译抄袭自 2018 年发表于《美国国际法杂志》的英文论文。涉事论文共同作者为该校东南亚研究中心钟某某研究员及分管副校长吴某。在《开放时代》杂志社连夜发布撤稿声明后,华南师大迅速启动调查程序,其凌晨通报的高效应对值得肯定,但关键信息的模糊处理引发新的质疑。
通报中 "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的表述,将事件复杂性推向新高度。学术署名涉及知识产权与责任归属,副校长是否利用行政权力违规挂名,亦或研究员擅自添加领导署名,直接影响责任认定尺度。公众质疑校方在关键问题上语焉不详,可能存在袒护管理层的考量。
核心期刊审稿失察、高校学术监督缺位、权力与学术的界限模糊等问题相互交织,折射出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