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场盛大的授衔仪式举行,这天国家为有功之臣进行授衔,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开国元帅、开国大将、开国将军们纷纷出场。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是有功之臣,因此有关军衔高低的讨论也在此场合上出现,有人抱怨自己的军衔偏低,也有人毫不在意军衔,只喜欢国家发展的好。
还有更特殊的是,有一些人被大家公认为授衔过低,其中一位甚至得到了大家的全体支持,周总理更是感叹他的军衔实在太低。
那么到底是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认为他的军衔太低,还得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他本人又是什么态度呢?
这个人名叫李治,他是解放军的“医圣”,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伟大。
李治,1899年出生,因小时候经历过瘟疫,看到许多人死亡,便立下了学医救人的志愿。
他在江西省的一个小镇出生,家庭不算贫困也不算富有,他靠着勤奋的学习,以优秀的成绩进入了上海南洋医科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这里所学的一切,最后都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成了一名出色的医生。
之所以说他出色,是因为他在医疗设备简单和药品短缺的情况下,成功地挽救了许多伤员的生命,其中还救过罗瑞卿。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李治,罗瑞卿可能都活不下去,这样就损失了一名优秀战士,因为在那个时期,当时的手术几乎无法完成,这样更显示出了李治的能力。
在罗瑞卿的生命得以挽救后,李治少将的名声也因此在军中逐渐传播开来,就连周总理也曾经被他救治。
救周总理的时候是在长征期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道路上,红军刚刚抵达云南,周总理突然患上了重病,持续高热不退,陷入昏迷,情况十分危急。
因为没人碰到过这种情况,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持续的注射和口服药物都无法退热,初步诊断为疟疾。
那个时候,疟疾是致命的疾病流行,眼看总理的病情日益严重,领导层叫来李治治疗,那个时候的李治被称为红军名医。
经过李治观察,他说:“以我的经验看,总理的高热不退一定是由并发症引起的,为了确保准确,我建议进行穿刺检查。”
穿刺检查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检查,但李治还是这么地做了,事实证明他的猜想是对的,最后通过对症下药,成功挽救了周总理的生命。
除此之外,李治还救过贺子珍的生命,也是在长征时期。
1934年10月,身处贵州的贺子珍所在的地区接连遭到敌军空袭,一轮空袭过后,贺子珍发现在不远的担架上还有一位尚未牺牲的伤员。
贺子珍不顾危险,亲自跑去抬起这名伤员,试图将他移离危险区域,不料此刻,下一轮空袭即刻降临,敌机投下炸弹,贺子珍眼前一片黑暗,随即昏倒。
在敌机飞走后,战友赶紧去看贺子珍,发现贺子珍的身上、头上和腿上全是血迹,回到安全地点后,由于医疗条件欠佳,无法进行手术。
这时的贺子珍血流不止,还发起高烧,李治立刻对贺子珍进行急救,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从贺子珍身上取出几块弹片。
最后仍有一块无法取出,但已经足以挽救她的生命,这块弹片伴随了贺子珍一生,后来李治娴熟地为她止血,涂药,包扎。
醒来的贺子珍,握住李治的手说道:“谢谢你,李治同志。”
毛主席也向李治表达了感谢,并赞扬他有着“扁鹊神医”的能力,可以起死回生,李治则是谦虚地摇了摇头。
新中国成立后,李治和周总理的关系非常紧密,周总理经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共餐,直到授衔前夕,李治被授予少将军衔,周总理认为李治的军衔偏低。
面对周总理的话,李治则毫不在意,他摆了摆手说道:“什么军衔不军衔的,我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
1989年2月,91岁的李治因疾病在北京301医院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