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奥迪Q7起售价跌破45万元”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这则网传的促销海报信息来看,官方指导价60.98万-80.48万元的2025款Q7,在多地经销商“一口价”政策下,入门款45 TFSI黑武士型直降14.99万元至45.99万元,叠加置换补贴后甚至下探至44万元区间。
奥迪Q7
应该说,如果这个价格属实,那么这不仅刷新了奥迪Q7进入中国车市之后的历史最低价格纪录,也将进口豪华SUV首次拉入50万元以下市场,从而与国产宝马X5、问界M9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从目前媒体消息来看,不同地区的终端价格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奥迪官方网站并没有对这款车型的指导价进行调整,也没有相关降价的消息。所以,奥迪Q7大幅降价,到底是品牌官方所为,还是4S店的促销行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网传“奥迪Q7价格跳水”引关注
价格“断崖式”下调?从“百万标杆”到“猛烈下调”
对于奥迪Q7而言,这次终端降价并非温和调整,而是一场“断崖式”的下滑。这可能与奥迪Q7目前的终端市场销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要知道,曾几何时,奥迪Q7在国内车市是当之无愧的“豪车代言人”。据了解,2006年第一代Q7以79.8万-100.72万元的高昂身价入华,2015年第二代车型起售价仍达75.38万。
不过,到了2024年,奥迪Q7全年销量仅1.47万辆,不及宝马X5(8.78万辆)的1/6,甚至被问界M9(15.6万辆)碾压。作为对比,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宝马X5的销量为8.78万台,问界M9的销量为15.6万台。
或许,正是这种断崖式销量下滑,使奥迪Q7终端祭出“价格终极武器”。2025款车型上市仅半年,官方指导价虽依然维持60.98万-80.48万元,但是从网传的经销商“一口价”政策下,实际成交价较指导价直降15万-17.3万元,部分地区叠加置换补贴后裸车价低至44万元。
官网指导价并没有进行调整
价格“跳水”,或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新时代的一些困境
应该说,奥迪Q7的价格变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新时代的一些困境。
一则、国产化浪潮与新能源汽车的“联合打击”。据了解,宝马X5自2022年国产后,起售价下探至61.5万元,2024年销量达8.78万辆。与此同时,奔驰GLE国产计划应该也在推进之中,这些无疑挤压了或者将会挤压进口奥迪Q7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国内新势力的冲击,也应该对奥迪Q7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问界M9以华为ADS 3.0智驾系统等为卖点,2024年销量15.6万辆;理想L7/L9合计销量16.34万辆。
奥迪Q7
二则、智能化的亟需加速以及终端经销商体系的亟需稳固。平心而论,奥迪Q7搭载EA888 evo4 2.0T发动机和quattro四驱系统,机械素质仍属一流。这些也让其在国内车市受到认可和追捧。但是,智能化以及电动化需要破局,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2024年华阳奥通等核心经销商转投其他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奥迪渠道网络的稳定性问题。经销商退网潮的背后,是否彰显了燃油车利润缩水与新能源转型滞后的问题,值得思考。
应该说,奥迪Q7的降价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传统豪华阵营集体焦虑的缩影。宝马7系终端优惠超20万元,奔驰GLE部分车型让利16万元,甚至保时捷卡宴也出现10%以上的折扣。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短期刺激销量,却引发连锁反应。
奥迪Q7
比如说,传统豪华品牌溢价能力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售价下调与售后保养成本高昂是否形成了反差、新一代消费者是否会继续认同传统豪华品牌带来的“光环”以及“身份认同”效应。
所谓见微知著,面对这种局面,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应该如何突围将会是一个颇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比如说,如何加速电动车转型、是否要与当前的一些智驾系统进行合作、如何权衡定价策略与品牌价值的关系、继续保持传统豪华品牌的“情怀”还是彻底拥抱智能化浪潮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奥迪Q7
本文结语:
不管是奥迪品牌官方的“官降”行为,还是终端4S店的促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显示了奥迪Q7的价格体系,可能难以维持昔日的稳定。这是否标志着传统豪华车“躺着赚钱”时代的终结,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对于消费者,45万元的Q7或许是“薅羊毛”的良机;但对于奥迪,这剂猛药能否治愈沉疴,是否是一把双刃剑,还需要时间检验。可以肯定的是,在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中,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能否继续维持昔日的“豪华认同感”。
奥迪
在此,我们希望奥迪能够快速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的突围,不断为国人提供更好的产品以及用车体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552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