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亏损的几个心理因素
1、锚定效应
常见的锚定现象是不自觉地锚定了股票(或指数)的最高或最低价(点数),比如做趋势的人当指数涨到6000多点时大赚了几倍,回落到4000点时不愿意出,认为会有反弹,至少等涨到5000点时才考虑止盈,因为他锚定的是涨到最高时的那个价格,结果跌到1600多点,从赚几倍至亏了50%以上,当反弹了20%左右时,他出了,认为涨得差不多了,等再次跌到1700点以下时加仓,结果涨到了近4000点,因为在这一时点上他锚定的谷底的最低价。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案例,有一人抓住了一波行情,翻了几倍,当时行情已经出现滞涨和退退潮的迹象,但他的锚定与众不同,因为正在考虑卖一套大平层,房价与现有的资金总额还差了一点,他说再等一个涨停板就全部出清仓位,去买房了。
结果估计大家也猜到了,事与愿违,后面出现了极端暴跌,等到能出去时,近千万的盈利全部回撤,本金也折损近半,连原点也回不去了。因为他锚定的不是市场,而是房价的差额。
依据我个人的经验,还有另外一种典型的锚定效应,就是锚定已经成功案例的形态,认为找到了成功的相似性,收集的同类成功案例越多,锚定效应就越深。而结果是失败的多于成功的,甚至在你没有尝试到成功时,就已经被连续的失败把信心全部击碎。为什么看到的和总结的事都是成功的,自己一实操却以亏损收场。
这同样是锚定效应在起作用,照猫画虎的本质就是锚定效应。
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锚定效应,就是唯技术论。比如弱转强,一年下来弱转强成功的案例成百上千,但并不意味着看到弱转强就能无脑操作,它反而还有可能是让你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吃到的大面也多数因为依据了弱转强的技术方法。
2、沉默成本
当持有的一支票出现亏损时,不舍得及时止损,因为他认为我原来赚过钱,现在亏了二三个点,就不能让它亏着出去。当亏损不断加大时,心中的小明又讲话了,亏三个点都没有走,现在亏二十个点,更不能割肉,只要不走,仓位还在,就不是真正的亏,总有涨回来的时候,甚至越跌越加仓,想着做T,不用反弹到原来的高度就是解套了。真实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持续走弱,亏损加大,加进去的仓位也一起跟着亏了,小亏变成大亏或巨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套,不愿意损失小钱,却亏了大钱。
这就是沉默成本,它的本质是内心中厌恶亏损的心态所致,不愿意正视现实,接受已经不及预期的结果。
3、处置效应
因为不会止损,不舍得割肉,会长时间地持有正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处理掉正在盈利的票,认为有了赚头,怕回撤。现象就是去强留弱,天天出赢保亏,结果盈利的股票只赚了一点点,而亏损则一直持续,甚至不断加大,赚点了钱就想锁定利润,注定最多只能赚一点小钱,亏钱就死扛,长期下去,所有的利润都将还给市场,以亏损为终章。
其实解决以上心理障碍的办法并不难,不要将心理锚定在可变价格、形态或某一技术上,要锚定在人气和情绪上面,去与留与当下的股价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当下的势有关,势在机会就在,可以交易或继续持票,否则,势不在,就不具备交易的关键要素,即使形态或技术与某些成功案例相吻合。
举例:葫芦娃 积成电子
事后看,葫芦娃涨了七连板,成为海南板块的领涨,这是事实,但真正事实并非如此,它起步于医药题材,当时的一个冷门分支,消费、谷子经济等正如日中天,它的二进三就是弱转强,后面又转换成了海南题材,又炒了四个板。
再看积成电子,出自于新能源汽车题材,12/18日它是二连板,与另外二个二连板处于PK竞争关系,12/19日早盘只有它成功上板,我们的传统之一是成王败寇,上位者理应享有特殊的权利或溢价,但当天就破板走弱,如果打这个唯一三板,当天浮亏约13个点,次日低开,看似一样的场景,结果与葫芦娃天壤之别。
如果对标形态、技术,二者之间有一些共性,但为什么结果一个天,一个地。这就是锚定的方向出现了问题,缺失了最应该锚定的关键因素,即当下的势,这个势包括情绪、周期和交易的氛围,好像不能量化,但有一些比较确定的抓手。
即这二个票之间最关键的是完全不同。葫芦娃当时的环境正在热点题材的主升期,交投情绪高昂,虽然它只是一个小众题材,仍然能够享受到成为唯一三板后的溢价,只是这样的溢价空间大概率在一至二个板,因为半路叠加了海南题材的风口,又多走了二至三个板的高度,但绝对不会出现当日炸板的恶劣情况。
积成电子虽然出自一个题材,也有同身位竞争者,但当时正在退潮期的过程中,三大题材的高标随时走A,高位的票都在瑟瑟发抖,还远没有到推出一个新方向、新热点的时机,况且新能源汽车也没有得到重大政策性的催化或预期影响,所以,它能走到三板,就是一个短期的顶,只有当真的破了三板,扛住了分歧,打出新高度,才会值得高看一眼。
以上的内容可能具有普遍性,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当下的认知与状况各不相同。
我自己又总结了以下三点:
1、不够专注
提到专注,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炒家的首板,某高手的龙头战法等,交易模式或方法的唯一性,不怕多招熟,只怕一招精。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上纲上线,许多大成的前辈都是多模式选手,题材是炒作的载体,方法只是具体的工具。难点是在学的过程中,集中精力,把一招练到极致,肯定比学会多招式相对容易些。
我讲的专注是指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在某个目标或时点上,看着当下的,心里面还在想着其它的可能机会。即关注着A,想着B;当转过来盯B时,又时不时地去关注A。结果是二边都经常“错过”机会。
比如在一个热度很高的题材中,我们会更多地关注领涨龙头,而中后排票也有很多机会,甚至层出不穷,比如前期的机器人和大消费。
这其实考验的是个人的横向穿插能力,既要能够单线精通,又能在实战中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机会间灵活转换或调整,不会出现二边都卡错节点的情况。
以消费题材为例:
24/12/05日,桂发祥断板,一鸣食品收大烂板,当日还有七连板的跨境通,二连板的真爱美家和爱慕股份,从常规角度,我们重点要关注这二个二连板,很有可能其中之一成为桂发祥的补涨。
24/12/06日,主要关注的二个二连板票全部断板,这意味着桂发祥没有补涨票,但等回过神来,看到一鸣食品在早盘收到准地天板,从一个中位票的角色成功穿越成为消费题材新的领涨票。
如果足够关注,且具有强大的横向切换能力,可以快速识别到这一变化,而不是只局限于一个点,缺少地是系统的专注能力。
2、缺少耐心
我们一般都会在事前做好预案,有相对明确的关注方向或对象,在开盘后就会出现符合预期或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也有第三种情况是符合预期,但没有上车机会。
这类情况下的无机会,其中有一部分在盘中给了机会,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掉头它顾,以为再等下一次的分歧转强。结果是“错过了”最佳的上车时机。
以艾艾精工为例,24/03/13日,它和另外两支票同为七连板,市场的最高标,可谓三雄争霸。
24/03/14日,七进八时,另外二支票断板,艾艾精工成为唯一晋级八连板的最市场最高标,可以算是定龙日,但它竞价就开一字板,开盘后一直没有出现T回封的情况。
此时,个人的耐心基本就消耗完了,不再关注它,而是另外关注或寻找其它可能性的机会。实盘中,它在下午一点半后开板,出现了约五分钟的开口期,然后又强势回封。
如果有耐心,持续关注它,一定会等到这个回封机会,这也是定龙日的上车机会。一旦错过,你未必能赶上后面的大分歧机会,一是对龙头的理解力,二是心态也受影响了,前面错过了一个不错的上车机会,后面这个是机会吗?在犹豫中一错再错,结果与龙头无缘。
无耐心还有第二种表现场景,即在盘前没有预案,而在次日竞价或开盘后临盘出现的机会,这类机会的上车时点很容易瞬间错过,多数情况下,当看到时已经封板涨停了。
常规的应对是“无奈”或“表示遗憾”,然后只能再寻其它机会。
但这正是考验耐心的时刻,有上面的动作,说明没有一点耐心,但凡多一点耐心,那看似已经不给机会的机会,就真的又有了机会。
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以引力传媒为例,24/12/11日高开4.80%,开盘秒板。而在之间的走势或形态等方面,并不一定被纳入关注范围。
如果能提前看到高开,开盘后的秒板,这就是不错的上车机会。因为大概率不会在12/10日的复盘时进行关注,早盘的这些瞬间信号基本上就关注不到了。当看到时,已经涨停了。
如果多些耐心,我们仍会持续关注它,9:47分出现了一次瞬间的开合(分时线上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只有耐心,可以排进去,后面的二十个点的溢价就是你的了,否则眼看着它一直涨,以认为不是自己的机会进行自我慰藉。
耐心再长一点,不是机会变成机会的机会就更多了。
以黄河旋风为例 ,24/12/03日,突破式涨停后,次日(24/12/04)竞价一字板,看来直接加速了。这个“看来”的产生就是没有耐心的表现。机会在下午二点半会才出现,一次极短的破口回封机会。
有这个程度的耐心,后面奖励三个板的溢价利润。
3、不能破局
交易不顺或者无法稳定,一定是自己在某个点或某系统上面认知不到位,有偏差或漏洞,这需要我们时时具备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亏不能白吃,钱不能白扔,付费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或技术。
在交易市场中,交易失败造成的亏钱何尝不是自己付出的学费。但因为没有老师指点或传授,需要自我总结、反思和纠错,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们容易犯的毛病是很难跳出当下的认知局限,分析问题时没有脱离原来的思维惯式,绕来绕去只是自恰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或根除。
没有深度思考,没有形成破局的能力,常出现的结果是浅尝辄止或因噎废食。
比如星光股份,四连板后断板,24/12/16日,低开后快速上板,脑子中有建设工业的成功例子,想象着打板有确定性,后面应有二至三个板的溢价,高兴不过半天,下午一点半突然跳水,当天浮亏18个点,次日早盘如果处理不及时果断,亏得还要多。
因为吃过大面,痛定思痛,决定不打高位票的反包。但这是真正的办法吗?
再看如意集团,24/12/05,同样四连板后断板,24/12/06日反包成功,后面还有二个板的溢价。
如果先实操了星光股份,可能高位反包的路就不敢再走了,如果先交易了后者,星光股份仍旧吃面,二者相抵,大盈大亏,白忙一场,也会对高位的反包心存忌惮,以后再看到类似机会时,多数有些畏手畏脚了。
如果经过深度思考和细致分析,会发现所谓的断板反包只是最粗浅的外表相似,影响其运行的大小因素都完全不同。大到当时各自的环境情绪或赚钱效应,小到个股的分时走势,决定了一个是顺势,另一个是逆势;一个是非量化资金所为,另一个是量化程序推动。
层层破局层层破,于细微处见真功夫。
但凡在半途当中,不论在何时何点都是着相,只是着得相程度不同而已。
4、过于谨慎
谨慎本是一个褒义词,看用在什么地方,凡事就怕过度,否极泰来,还是泰极否来,都有可能。吃一堑,长一智。可能长得不光是智,更有可能是畏惧之感。这会让正常的进阶之路徒生波折,许多在当下阶段中应该要做的动作不敢过多地尝试,反而造成认识度或经验值迟迟达不到标准,无形中拉长了进度的时长。
以北京炒家为例,他基本上每天推八个票,每年交易上千次,成功率只有51-55%之间。但这并不会因看上去很高的失败次数,而刻意减少出手次数,在竞技中磨练自己,比纸上谈兵或畏足不前更有实际意义。
谨慎过度也体现在对某些具体的交易认知或行为上,明知大概率是机会,但因为心生各种杂念,出于所谓谨慎的考虑放弃了。
以北巴传媒为例 ,作为补涨票,我们的常识是只要是首板上不去,次日基本顶一字,只要一开板就是弱了。
24/07/31日,第三板竞价仍是一字板,但在盘中跳水,最低跌破-6%,长时间在水下横盘震荡,直到下午近二点时突然急上回封,从学到或自己总结的经验上,这个回封有参与的价值,次日大概率至少还有一个板的溢价。
但是,又是但是,回看这个大跨度的破板,不免心中有些担心,上板后又破了继续回落怎么办?次日大幅低开怎么办?怎么吓自己的想法怎么来,不把自己吓死感觉挺难受的。
心不死,道不生。后面的30%涨幅也只能事后看看。
谨慎过度也是主观意念中的一种,类似人性五毒中的“疑”,而不再遵循客观与理性对待市场的原则。
需要总结的还不止于此 ,总之,以上也只是表象,本质仍是根基不深,学艺不精。
现实如此,只能不断改进与提高,争取较为顺利地走完这第二阶段。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