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深度绑定,转向市场化,城投平台该何去何从?

含谷川 2024-03-20 11:39:37

前些年,大家引资的重点圈在外资引进上,因而德州扑克火了。

这些年,扩大内需、政府投资成为主流,“掼蛋”成为新时尚。

城投公司,相信圈内人并不陌生,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它背后代表着政府的支持意愿。

2023年注定是城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实施,

这一年,化债成为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的关键词。

2024年,城投公司注定艰难,如何转型,朝哪里转,才能“活”到最后。

城投公司是政府融资平台

提到城投公司,你知道,为啥都默认它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吗?

又是什么原因要建立这么个融资平台呢?

本质上,这不是经济学问题,而是法律问题。

政府需要进行基建,需要扶持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定向开发,但从法律角度上,它无法直接向银行贷款。

成立城投公司,便可以代替政府承担融资职能,向社会化资本“搞钱”。

城投公司“搞钱”的渠道,一般有两种。

第一个,向银行贷款。

第二个,发债。资质比较好的,表现比较优异的城投公司,发债都可以达到 AA+ 的级别。

那它又是通过什么资源与社会资本置换来“搞钱”呢?

政府建立城投公司,通过管委会,把土地以资本化方式注给这家城投公司,然后控股。

控股之后,干什么呢?

开发“生地”,也就是在政府划拨的土地上搞拆迁、遣散,平整,办理各种资质,把它变成“熟地”。

像是万达、万科等这些开发商,通常拿到的都是“熟地”,做二级开发。

所以,最本质上,城投公司最核心的是,区域土地资源、政府信誉背书。

这也造就了前几年城投公司全国范围内疯狂“拿地”的盛景。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在2022年首批次集中供地中,天津、无锡、武汉、宁波、苏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地方平台拿地量占比都超过了一半,在无锡、天津、苏州甚至占比超过七成。

那既然有区域土地资源、政府信誉背书,为何城投公司还会债台高筑呢?

这个就跟城投公司的业务范畴和社会经济属性脱不开关系。

面临严峻挑战加速转型

城投公司,是中国特色制度下的产物,它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在早期阶段,它的社会属性要强于经济属性,也就是它更看重的是社会效应。

它,作为政府“无形”调控手段之一,兼具产业扶持、社会经济引导作用。

城投平台业务类型一般可以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棚改、保障房建设,交通建设运营,公用事业,文化旅游,国有资本运营7大类。

从它的业务类型,相信你也看出,它所承担的项目特点显著,那就是: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盈利比较缓慢。

这种投资往往一旦进去了,便不可逆,且明显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改善的是区域内居民的衣食住行。

而这也意味着,早期城投公司的存活,并不能依赖自身,而是严重依赖着政府补贴。

这个情况,就会导致在短时间之内,城投公司存在大量债务。

基于此,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城投公司债务风险攀升的主要原因。

一是内因,自身业务投资回报率低,且持续下降。自有经营性现金流(包括政府端合规的现金流)没办法覆盖债务本息,其偿债能力依赖于财政资金和政府信用。

二是外因,房地产市场下行,原有依赖土地价值的城投融资模式难以为继。地方政府明显减收,统筹协调缓解城投债务压力的能力减弱。

为了避免后续“暴雷”发生,近年来国家中央主动采取行动,加强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不仅融资渠道有所收紧,数次发文给地方的债务问题敲警钟。

在实际行动上大力引导,政府与城投信用逐步剥离!

2023年以来,多地地方政府开始公开宣告,原属地国有城投平台开始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并将自负盈亏。

至2023年9月8日,今年已有超过190家国企宣告“隐退”,创2015年以来新高。

城投公司进入“生存战”时期,转型步伐稍慢的,将被市场逐步“淘汰”。

转型试验中艰难前行

如何转型,怎么存活?

城投公司的薄弱点在于,市场化经营能力与内生性造血能力相对较差。

在此我们先看看三大“模范生”是如何“下功夫”进行转型改造。

合肥建投,转向产业投资,助力产业孵化,增加经营性收入,向市场化实体化转型。

合肥建投,将产业投资分为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两个部分。以直接股权投资为例,合肥建投2020年出资30亿,持股蔚来中国 7.51%,达成蔚来中国总部入驻合肥经开区的协议,引领新兴战略产业落户合肥。

苏州工业园模式,城投平台提供包括园区开发、园区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园区产业繁荣带动土地开发收入增长。

以苏州工业园国投为例,聚焦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与服务,主要业务围绕产业园区的发展和运营展开,2020年这两项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4.23亿元、29.49 亿元,合计占比接近 90%,构建起产业兴、税收增、回款强、出让价格涨的良性循环系统。

上海城投,转型为公用事业综合服务商,通过成立子公司将以路桥、水务、环境、置业等四大核心业务板块进行分类整理与管理,获取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

过去城投与政府信用深度绑定,现如今中央倡导的“解绑”,并不意味着一蹴而就的彻底“割裂”。

相反,是需要握紧手中可利用的“区域资源”去进行整合与升级,以最快、最稳妥的方式及速度去提升自身的市场化经营能力与内生性造血能力。

所谓,化债,就是要造血,打通盈利模式,造出特色能力。

在此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活下来”并适宜区域经济发展才是最好的。

0 阅读:12

含谷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