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答案是没有。宇宙源于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这个奇点在一次称为大爆炸的突发事件中开始扩张。但这次爆炸并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爆炸,它是空间自身的膨胀,导致宇宙中的一切相互疏离。
当前的观测显示,宇宙在很大程度上是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宇宙的外观大致相同。在不同的视线方向上,星系的分布非常均匀。这表明,在整个宇宙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方向被特别偏爱,也暗示着不存在固定的中心。
而我们的可观测宇宙,略微有所不同。它是指自大爆炸以来,光能够到达的最远范围,大约138亿年。但这并不代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如果你站在100亿光年远的另一个恒星旁,你的位置对于自己的可观测宇宙来说,也是中心。
关于空间的性质,是平坦还是弯曲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大质量的物体会拉伸其周围的时空,而这种拉伸对物体而言,就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引力。因此,在细节上,空间会围绕每一个有质量的物体而弯曲。
质量对于宇宙整体的几何形状也有深远的影响。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总量决定了它是开放的、封闭的还是平坦的。如果其密度与一个称为临界密度的值相等,那么宇宙的曲率就为零,它是平坦的。想象一下,一个平坦的宇宙就像一张巨大的、向四面八方无限延展的纸。如果密度超过了临界值,宇宙就会呈现正曲率,像一个封闭的球体;反之,如果密度小于临界值,则会形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负曲率的宇宙,就像一个马鞍。
至于膨胀的宇宙,远离我们的星系以更快的速度移动,导致了长度的收缩,从我们的视角看来,它们显得更小。
威尔金森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数据显示,可观测宇宙的密度极其接近临界密度,误差仅为0.4%。虽然可观测宇宙仅仅是整个宇宙的一小部分,但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这个区域,看上去非常平坦。
宇宙是空间、时间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一切的总和,这包括行星、恒星、星系,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和能量。整个宇宙的具体尺寸尚不可知,但我们能够测量的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大约为930亿光年。在一些多元宇宙的理论中,我们的宇宙是更大尺度的多元宇宙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拥有其自身的空间、时间和内容。
关于宇宙的最早科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美洲原住民的哲学家们,他们提出的地心说,将地球视为宇宙的中心。随后,通过更精确的天文观测,尼古拉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将太阳视为中心。艾萨克·牛顿在总结尼古拉斯·哥白尼的工作,以及第谷·布拉赫和约翰内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观察,最终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