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只有3位开国上校成功晋升为开国少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兰台说历史 2025-03-08 03:59:59

1955年第一次授衔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1955年授衔时有三位上校军官在1964年时晋升为了少将,他们分别是马宁、涂通今以及夏伯勋。

互联网上有文章称马宁是唯一在1955年获得上校军衔却能在1964年晋升少将的军人,这是不对的。

因为涂通今和夏伯勋两位将军在1955年时也都是上校,他们也是在1964年晋升少将的。

他们三人也是全军仅有的三位在1955年授上校,而1964年晋升少将的军官。

而且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当时解放军急缺的技术型军官。

接下来,兰台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位从上校晋升为少将的军人。

身穿大校军服的马宁

01、

马宁是三人里年纪最小、资历最浅,但是职务最高的。

马宁出生于1922年,1935年才在学校老师周瑞麒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一直到1938年才成为一名革命者,

并且马宁到了解放战争中后期才成为团级军官,担任解放军第12军作战处副处长。

如果马宁一直在陆军工作,以马宁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资历以及职务,那么在1955年他确实只能被授予上校军衔,而且之后也很难晋升大校。

要知道从1961年到1964年一共只有545名上校晋升为了大校,并且他们基本上都是红军时期就已经参加革命了的。

马宁之所以能在1960年晋升大校,1964年晋升少将,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解放战争即将结束时,从陆军转到了空军工作。

并且以他非凡的毅力和努力,成为了一名全天候的轰炸机飞行员。

并且他在担任空20师的师长期间,亲自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及浙东沿海岛屿战役。尤其是一江山岛战役,他亲自率领轰炸机编队轰炸了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守军阵地,让国民党军也尝到了被空军轰炸是什么滋味,并且一江山岛战役也成为了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的经典之战。

马宁也凭借一江山岛战役中的优异表现,在1959年被提升为空一军副军长、军长。

这也是为什么马宁能在1960年晋升大校,1964年晋升少将的原因:他在1959年已经是副军级干部,晋升大校都算是“低衔高职”了。

身穿少将军服的涂通今

02、

相比马宁,涂通今从上校晋升到少将,更凸显解放军重视技术型军官的趋势。

涂通今出生于1914年,比马宁大了8岁。并且他在1932年就在闽西苏区加入了红军,并且在第二年就成为了革命者。

不管是参加革命的时间还是成为革命者的时间,都要早于马宁。

更难得的是涂通今属于组织自己培养的医疗人才。

涂通今在1932年参加红军后,就因为是难得读完高小的“秀才”,被分配到了红军医院工作;之后因为他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被医院领导选派到卫生学校接受相对正规的医疗培训。

到了1934年红军长征时,涂通今已经是兵站医院医务科的科长了,在长征途中最重要的、装满了医疗药品和手术工具的医疗箱是他随身携带的。

这一时间段的涂通今虽然还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但是也已经开始参与对受伤战友的医疗救护工作了,没办法,红军实在太缺少专业的医务人员了。

红军到达陕北后,涂通今再次被上级派遣到更为专业的卫生学校学习。

1942年,涂通今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从八路军卫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成长为了一名专业的外科医生。

不要忘记了,涂通今最开始仅仅只有高小学历,可想而知以这样的文化底子,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涂通今吃了多少苦、花费了多少精力。

这一过程丝毫不比在战场上杀敌来得轻松。

1951年,组织上再次交给已经37岁的涂通今一个艰巨的任务:今赴苏联留学,主攻神经外科。

年近不惑、不懂外语、全新的专业领域——这对于已经是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副师级)的涂通今来说与其说是一次机会,不如说是“苦差”。

1958年,涂通今主刀我国第一例经小脑幕上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手术。

因为根据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的相关规定,1952年被评为正师级的军官,1955年可以授大校军衔;副师级军官则授上校。

对于1951年已经是副师级的涂通今来说,他如果不去苏联留学,1955年一样可以被授予上校军衔,他还不用快40岁了还要当“学生”,更何况还是去异国他乡。

但是,涂通今面对上级交给他的留学任务,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畏难情绪,痛快的接下了任务。

37岁、完全不懂俄语的涂通今,在进入莫斯科布尔科登神经外科研究所学习后,他不厌其烦地接触病人、询问病史,学习苏联各民族语言和医学术语;为完成一份精准的病历,他常常反复修改、数易草稿……1年后,他不仅跟上了课程进度,就连俄语也说得非常流利。

1955年7月,涂通今的学位论文答辩在苏联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上全票通过,被授予医学副博士学位。

1956年,学成归国的涂通今被授予了上校军衔。再次强调一遍:即使涂通今不出国培训,他也一样能被授予上校军衔。

回国后的涂通今被任命为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在第四军医大任职期间,他创办了全军医院第一个神经外科,并主刀了国内第一例小脑桥脑角胆脂瘤手术,后用国内首创的方法完成了切除晚期听神经瘤手术。1958年,他主持了中国首例经小脑幕上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手术。

1960年,涂通今晋升为大校,1964年,涂通今晋升为了少将。

身穿上校军服的夏伯勋

03、

相比于马宁与涂通今两位将军,夏伯勋将军的运气不太好,他原本在1955年授衔时拟授大校的,所以就连讣告上都说夏将军是1955年的大校,但是根据头条网友“我是怀旧情结”考证,夏伯勋将军在1955年时因为受苏联顾问的牵连,最终只授予上校军衔。

并且“我是怀旧情结”网友还找到了夏将军身穿上校军服的照片。

夏伯勋将军也因此成为全军仅有的三位能在第一次取消军衔制之前晋升少将的“开国上校”了。

夏伯勋,原名蔡绍叔,1917年出生于湖南澧县。

夏伯勋的爷爷曾是前清的秀才,民国时期家道中落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夏伯勋的爷爷曾带着5岁的夏伯勋到他任教的私塾混口饭吃。

夏伯勋也等于是读了5年私塾,这为他后来走技术型军官的道路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

1935年,已经父母双亡的夏伯勋和同村好友一块参加了贺龙领导的工农红军。

之后,夏伯勋因为读过5年私塾,算是不大不小的“知识分子”,于是被需安排到新成立的摩托学校学习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的驾驶与维修技术。还学习内燃机构造、工作原理等,同时还兼修语文、数学、化学基础等文化课。

担任喷气式歼击团团长的夏伯勋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夏伯勋已经成了抗战前红军急缺的技术型军人。

1937年,夏伯勋因为身体好、又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被选中到新疆进行飞行员培训。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夏伯勋已经是解放军第六航校副校长,兼飞行大队长了。

开国大典时他已经是飞机检阅的地面指挥员了。

1950年6月,空军组建第一个喷气式歼击团,夏伯勋荣任首任团长,不久又扩建歼击机师,夏伯勋又荣任空三师代师长。

身穿将军礼服的夏伯勋

朝鲜战争爆发后,上级决定空军在朝鲜境内设前线指挥所,夏伯勋又被任命为首任空军前线总指挥官。

可以说,根据夏伯勋在1955年授衔之前的级别和功绩,破格授少将都可以的;只是在授衔前夕,他担任师长的部队因为苏联顾问的原因出现了重大失误,他才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不过很快,他就在1960年之前被晋升为了大校,1964年再次晋升为少将。

1959年,将军合唱团

04、

综上所述,马宁、涂通今与夏伯勋是全军仅有的从“开国上校”变“开国少将”的将军。

而他们三位能晋升为将军,也充分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对技术型军官的重视。

再次强调一次,凡是在1964年第一次取消军衔制之前晋升少将的军人,都是“开国将军”。

不存在只有1955年授衔时获得少将及以上军衔的军人才能被称为“开国将军”的事情。

只要是1964年晋升少将的军人,都是“开国将军”。

END

参考资料:

《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涂通今:一生经历“两次长征”》, 刘汝山、董坤,《解放军报》2022.4.16;

《马宁:我军首位会驾驶飞机的空军司令员》,吴东峰,京报网;

《确证:又一位从上校逐步晋升到少将的开国将军》,作者:“我是怀旧情结”,头条号;

《澧县籍开国少将夏伯勋》,蔡业金,《常德日报》2017年6月24日第4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