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张廷玉最有出息的后人:余英时,他母亲是张廷玉直系后人

兰台说历史 2025-03-07 04:01:48

电视剧里的张廷玉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清朝名臣张廷玉最有出息的后人——余英时。

之所以说余英时是张廷玉的后人,是因为余英时的母亲张韵清就是张廷玉的直系后人。

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张廷玉死后,张家的兴衰。

张廷玉画像

01、

张廷玉出身于安徽桐城张氏。

张氏家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宪宗时期的从三品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张淳,到了明末,桐城张家最出众的人物是浙江巡抚、南明兵部尚书张秉贞。

之后张秉贞跟着南明监国、潞闵王朱常淓投降清朝,他先后在清朝担任礼部仪制司郎中、通政参议、兵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兵部尚书。

张秉贞之后,张家的“掌门人”就是张廷玉的父亲张英。

张英是康熙六年(1667年)的进士,之后选上庶吉士,然后顺利的留在了翰林院担任编修;在担任日讲起居注官的时候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在康熙皇帝的多次提拔下,张英这个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的翰林院编修最终官至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康熙皇帝还多次表扬张英有“古大臣之风”:

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而张英之子张廷玉更是把桐城张氏推到了最高峰,张廷玉不仅是清代无军功封伯爵的第一人,还是清世宗雍正帝最信任的大臣。

清高宗

到了清高宗乾隆朝,桐城张氏家族势力之大,已经到了让刘统勋上书弹劾的地步,而且这个弹劾并不是说张廷玉家族出了败类,单纯就是因为张廷玉家族有太多人做官了:

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窃闻舆论,动云“张、姚二姓占半部缙绅”,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姚氏与张氏世婚,仕宦者姚孔鋹等十人。二姓本桐城巨族,其得官或自科目荐举,或起袭荫议叙,日增月益。今未能遽议裁汰,惟稍抑其迁除之路,使之戒满引嫌,即所以保全而造就之也。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

张廷玉去世后,张家虽然没有了张英、张廷玉“父子为相”的辉煌,但是也说得上是清代官宦巨族了。

张廷玉的第三子张若渟是清仁宗嘉庆年间的刑部尚书、张廷玉的孙子张曾谊还受到了清高宗乾隆帝的另眼相看。

根据清仁宗嘉庆年间所修《张氏宗谱》披露,清高宗晚年曾多次面谕张曾谊:“汝曾祖英、汝祖廷玉皆为贤相,汝家世受国恩,非他臣可比”,“汝好好居官,还要大用”,“汝系世臣,操守自好”。

即使到了晚清,张廷玉的后人里还是出现了江苏娄县知县张绍文、山西布政使张绍华、昆山知县张绍棠这样的中高级文官。

也难怪清末民初有学者称桐城张氏与清廷共始终:张氏科甲仕宦与清国同永。

余英时

02、

其实张廷玉家族之所以能在张廷玉去世后依然不断有人在清朝担任中高级文官,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清朝统治者对张家另眼相看,而是清朝有纳捐制度,也就是说可以捐官。

比如前面说到的张廷玉小儿子张若渟。

他就不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他是贡生出身。

所谓的贡生,指的是经过地方政府如县、州、府乃至省向朝廷推举,经过学政选拔,成绩特别优秀的生员而成为国子监的学生。

具体可以分为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例贡。

前面四种入仕之后都可以算是正途出身,而后面两种贡生很难进入官场,即使花钱进入了官场,也不被算作正途官,前途很有限。

张若渟这个贡生,十有八九就是“恩贡”,也就是皇帝看在张廷玉劳苦功高的份上,授予张若渟贡生的身份。

而像张若渟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只要拿到了官场的入场券,升官还是很快的,毕竟他爹张廷玉名气大啊。

《清高宗实录》里,乾隆皇帝就直说他给张若渟,主要是看在张廷玉的面子上:

张若渟虽非科甲,但尚谨慎,且系大学士张廷玉之子,特加擢用,以示朕眷念旧臣之意。

到了清末,虽然桐城张氏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光,但是余英时的外公张传缙依然有资格娶浙江布政使黄祖络的女儿。

位于桐城市中心的六尺巷

除了张传缙是张廷玉直系后人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张传缙的叔叔是署理湖南巡抚的张绍华,他的父亲是江苏娄县知县张绍文,而他本人虽然没有考过科举,但是还是花钱买了一个知府的头衔。

虽然清朝灭亡后,桐城张氏已经和清朝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张传缙的儿子张家炽依然可以娶晚清名臣丁宝桢的曾孙女。

说一句题外话,张家炽的岳父丁道津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

丁道津在1920年担任甘肃财政厅负责人期间,曾向甘肃官银号借了320万两白银,一直没有归还。

张家炽的儿子张先畴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宁夏大学任教,还担任过“宁大”图书馆馆长;顺便说一句,出生于1917年张先畴老先生,至今依然健在。

余协中

张传缙不仅儿子娶的好,女儿也嫁的不错。

张传缙的二女儿嫁给留美的南开大学教授余协中,三女儿嫁给了北洋政府总理钱能训的儿子钱承懋。

其中,张传缙的二女儿张韵清就是余英时的生母。

换言之,余英时身上也留着张廷玉的血脉。

而如果从桐城张氏“书香世家”这个角度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余英时可定是张廷玉最有出息的后人,没有之一。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参考资料:

《余英时儒学思想研究》,刘雪飞,南开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余英时的人生转折点》,魏邦良,《文史天地》2019.12;

《家风传承:张英、张廷玉父子君子人格及其当代价值》,方辉、谈家胜,《池州学院学报》2024.8;

《清代甲科世家析论——以桐城张氏为例》,崔来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明清及民国安徽张氏宗谱版本简介》,张殿兵,《寻根》2009.12;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