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就能买到一辆5米长、带四驱和差速锁的硬派SUV?长安深蓝S7(原G318)的出现,让不少人心动不已。这价格,简直是硬派越野市场的一枚深水炸弹,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但与此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这么便宜,靠谱吗?配置堆得这么高,会不会是“样子货”?低迷的销量似乎也在暗示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款车,看看它究竟是“真香”还是“陷阱”。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16万多的起售价,对于一辆中大型SUV来说,确实极具吸引力,尤其是在硬派越野这个细分市场,更是难能可贵。要知道,同级别的合资或进口硬派SUV,价格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深蓝S7的价格优势,无疑给了很多预算有限,却又渴望拥有一辆硬派SUV的消费者一个新的选择。但价格低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对其质量和可靠性产生了担忧。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根深蒂固。
外观方面,深蓝S7的设计褒贬不一。喜欢的人觉得它硬朗大气,符合硬派SUV的定位;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它的设计过于复杂,缺乏美感,甚至有些“汽配城”的既视感。平心而论,深蓝S7的设计确实比较大胆,大量横平竖直的线条、夸张的进气格栅、外挂式备胎等元素,都彰显着它的硬派基因。但这种设计风格能否被大众接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进入车内,深蓝S7的内饰并没有外观那么激进。整体设计比较简洁,科技感也中规中矩。14.6英寸的中控大屏和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算是跟上了主流水平,但也没有太多惊喜。一些物理按键的保留,方便了日常操作,但也显得有些缺乏新意。总的来说,深蓝S7的内饰更注重实用性,而不是一味追求科技感。
配置方面,深蓝S7可以说是诚意满满。L2级驾驶辅助系统、魔毯智能悬挂、双层隔音玻璃、主动降噪等配置,在同价位车型中并不多见。这些配置的加入,无疑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然而,车机系统的功能性和流畅度还有待提升,这也是很多自主品牌车型的通病。
动力方面,深蓝S7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这在硬派SUV中并不常见。1.5T的增程器搭配单电机或双电机,提供了多种动力选择。双电机四驱版车型,零百加速时间仅需6.3秒,动力表现相当出色。而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也控制在6-7升左右,燃油经济性表现中规中矩。增程式动力系统既能保证一定的续航里程,又能降低油耗,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越野性能方面,深蓝S7采用了承载式车身结构,这与传统硬派SUV的大梁式车身有所不同。承载式车身虽然在舒适性和操控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极限越野情况下,车身强度和抗扭性不如大梁式车身。不过,深蓝S7配备了差速锁、涉水感应系统以及可选装的AT胎,这些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车身结构上的不足。对于一般的越野路况,深蓝S7还是能够轻松应对的。但如果要挑战高难度的越野路段,还是需要谨慎考虑。
深蓝S7的市场定位比较模糊。它既想吸引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又想吸引追求硬派越野性能的消费者。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反而可能导致两头不讨好。深蓝S7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才能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从销量数据来看,深蓝S7的表现并不理想。近几个月的销量一直在千辆左右徘徊,与同级别的竞争对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其中既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也有产品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深蓝S7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形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深蓝S7的出现,无疑给硬派SUV市场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它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丰富的配置,以及不错的动力性能,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提升品牌认知度,如何改进车机系统,如何提升越野性能等等。
深蓝S7的未来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如果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产品,提升品牌形象,深蓝S7有望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如果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深蓝S7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最终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深蓝S7需要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营销策略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以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硬派越野车为例,坦克300的月销量稳定在万辆以上,而北京BJ40的月销量也在数千辆左右。深蓝S7的销量与这些车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深蓝S7需要找到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深蓝S7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产品本身,还取决于品牌建设、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深蓝S7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深蓝S7的未来,值得期待。它能否成为硬派SUV市场的一匹黑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深蓝S7能否改写16万级硬派SUV市场的格局,时间会给出答案。
这款车问题出在亏电油耗上,看看其他博主油耗测试
所以根本就不是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