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就给出了答案

观今品古 2024-08-23 15:36:56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前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自1949年开国大典起,毛主席的画像就已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之上,成为了国家象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段视觉上的“传统”,实则却比开国大典更早远,在此之前,曾不止一次地在天安门城楼悬挂过,当然也不止一幅。

曾有外国记者提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是否会永远保留下去?”对此,邓小平早在1980年就给出了答案。

那么,邓小平是如何回答的呢?

天安门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

1980年7月,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大吊车在众人不经意间,缓缓驶到了人民大会堂前,起初,周遭的人们并没有在意,施工队伍的日常作业罢了。

不过,还是有人好奇地向那边张望,结果看到了几位正手持工具,工人在拆毛主席的画像。

人群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高呼:“不能动毛主席画像!毛主席画像不能摘!”

人们循着声音向人民大会堂那边望去,这声呼喊迅速点燃了周围人群的情绪,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更多是在一旁静观其变的旁观者。

工人们的动作未曾因外界的喧嚣而有丝毫迟滞,没一会儿功夫,就将画像拆了下来,人群中瞬间炸开了锅,斥责声、不解声交织在一起。

在这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毛主席画像的拆除行为,从会议室到走廊,从高楼到街头巷尾,那些曾经无处不在的毛主席画像逐一被摘下。

这一举动,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讨论,更在国际社会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西方媒体甚至以此作为“毛泽东时代终结”的标志,大肆渲染。

8月,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世界知名女记者法拉奇,来访了中国,此行就是来采访邓小平。

法拉奇以采访各国国家首脑著称,她言辞犀利,问题尖锐,直插问题核心,许多被她采访过的领导人都对她敬而远之。

法拉奇

就连基辛格也曾公开表示,自己一生中,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让法拉奇来采访自己。

对于法拉奇的传言,邓小平倒是毫不畏惧:“当然要见,让我看看,她到底有多厉害。”

法拉奇刚一落座,没有任何寒暄,毫不客气地抛出了那个尖锐而敏感的问题:

“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是否会永远保留下去?”

法拉奇果然如传闻中的那样,咄咄逼人,邓小平回答的简洁而有力:

“当然,会永远保留下去。但过去,毛主席的画像我们确实挂得太多了,显得很不严肃,影响不好。”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社会趋于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毛主席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不可否认的,群众们将自己的热情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街道、家里、生活用品上都弄上了毛主席的画像,那时西方对我国的印象就是满大街张贴着毛主席的像。

实际上这样显得很不严肃,不庄重,还会有损主席的形象,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崇拜都不应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枷锁。

并不表明悬挂得多了就是尊重主席,既然崇拜主席,就不如讲究实效,不去搞那些形式主义。

因此才会发生上文要将各街道毛主席像拆除的举动,并不是西方媒体口中的“毛泽东时代结束了”。

随后,法拉奇继续她的犀利问题,在提到十年动荡时期时,邓小平语气严肃,坚定地表示:

“毛主席多次把党和国家从危机中挽救,没有毛主席,我们的探索之路可能会更加漫长而艰难,我们会永远将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八次更迭确定最终版本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自1949年开国大典起,毛主席的画像就已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之上,成为了一种传统。

这段视觉上的“传统”,实则却比开国大典更早远,在此之前,曾不止一次地在天安门城楼悬挂过,当然也不止一幅。

其实第一次悬挂毛主席画像是在1949年2月12日北平解放大会上,从这之后,毛主席的画像历经了八次更迭......

第一副画像的主笔人是董希文,2月12日这一天是元宵佳节,更是北平和平解放的一天。这一天,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就有二十多万民众。

第一副画像

城门的正中央,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庆祝北平和平解放”这几个大字挂在上方。

城门上,同时悬挂的还有朱德、林彪、聂荣臻、叶剑英,这是中国历史上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悬挂这么多画像。

第二幅画像是在1949年7月7日,为纪念“七七抗日战争12周年大会”,所悬挂的。

这次天安门城楼的布置工作,仍旧交给了董希文和他的学生们,这一天,天安门城楼焕然一新。

第二幅画像

七盏大红灯笼高高悬挂,中央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团结奋斗的精神。

第三幅则是在开国大典上的那幅,主笔人是北平国立艺专颇有名气的周令钊,那时很多会议室、会场等的画像都是他的杰作。

这一次,在聂荣臻的建议下,他在主席的画像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他将主席开着的领口处“扣上”了,显得更为严谨。

这一细微之处,尽显领袖的严谨与庄重,也映射出新中国的崭新气象。

第三幅画像

第四幅画像则是在1950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悬挂的,主笔人是辛莽,那时建国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再用战争时期的形象略有不妥。

于是便让辛莽绘制了这幅脱帽的画像,不过这幅是悬挂时间最短的一副,仅仅只挂了一天就被撤了。

因为有人反映,这幅画像观感不好,主席的眼神在看向别出,没有看向群众,因此第二天就被撤了。

辛莽又加急赶工绘制出了一副毛主席的画像,这幅一直悬挂到了1952年,这也就是毛主席的第五幅画像。

第六幅、第七幅画像的主笔人都是中央美术学院张振仕,一个悬挂至1963年,一个悬挂至1967年。

更换第七幅画像是因为这幅画毛主席只露出了一只耳朵,后来有人提出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妥,因此这才更换了。

第八幅画像的主笔人是是北京市美术公司王国栋,之后由他的小徒弟葛小光接任主笔,一直沿用至今。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亿万人民心中不灭的信仰。

毛主席像背后的小秘密

当提及天安门城楼上那幅庄重而神圣的毛主席画像时,不少人心生好奇:

为何选择画像而非更为直接的照片呢?照片岂不是更方便?其实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艺术考量与对伟人的无限敬仰。

据王国栋的小徒弟葛小光介绍,照片虽能捕捉瞬间的真实,却往往受限于那一刻的定格。

人物的肌肤纹理、神采飞扬的瞬间在镜头下虽清晰,却也失去了时间的流动感,而绘画则会将照片的短板补充上来。

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是给一张照片来比对的,那张照片就略显衰老。

那么就可以利用艺术手法,弥补照片在展现人物精气神上的不足,赋予画面以生命。

再者,摄影虽能忠实记录,却难以逃脱视角的局限,每一帧画面都是现实的一隅。

而绘画,则能超越物理的限制,从多个维度捕捉并融合最动人的元素,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天安门城楼上的这幅画像,便是如此,它不仅是对毛主席形象的再现,更是对其精神风貌的艺术升华。

为了保证色彩鲜艳,观感好,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是一年一换的。还有一点坚持手绘的原因是,认为这样是对伟人的一种尊崇。

当然了,在绘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如何能在长久的暴晒、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中不受影响。

那么在颜料上面,就要狠下功夫,在绘制时,采用的是纯粹的油画颜料,比如红色采用的就是铬红,确保色彩的饱和与持久。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为了画幅保留长久,就会采用矿物和植物成分来制作,这也很考验绘制在的技法、水准。

对于这种大幅画作,底子的制作尤为重要,有一位林师傅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他专门给画布熬胶。

不管是在底色还是涂层方面,都非常考验师傅的技术,这没有几代人的经验是做不来的。

就像王国栋在绘制毛主席画像时,为了不褪色,他采用的是高档颜料“中国银珠”,因为油画是最容易褪色的。

那时候有一种高档颜料叫“中国银珠”,相比于其他3、4角一支的颜料,“中国银珠”达到了6角以上。

毛主席画像的画板最早采用的是五合板和铝板制成的,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每逢刮风下雨,画板浸水,周边就会变翘,十分影响观感。

经过反复研究比对,调整成了平面玻璃钢层压板,虽不是非常完美,但总体是有大大改善的。

相比于照片的直接记录,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了毛主席形象以更加生动、鲜活的生命力。

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并再现了领袖的精神风貌,让这幅画像成为了跨越时空的艺术经典。

从画板的制作到颜料的选择,再到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不仅是对领袖个人形象的展示,更是对其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的永恒颂扬。

结语

天安门上的画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民情感的寄托。它的意义,不在于是否永远悬挂,而在于它所代表的精神能否永远铭记于心。

时代在前进,国家在发展,那份对领袖的敬仰、对国家的热爱、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应当如同天安门城楼一样,屹立不倒,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

邓小平: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揭秘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彩色巨幅画像. 北京晚报

天安门毛泽东像画师:从哪个地方看他都在注视你. 北京青年报

0 阅读:0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