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历史,争论是经久不息的,乱世中学术的争议就是风生水起,盛世也是暗流涌动。为什么而争,争些什么?缘由何起,一时难有定论。透过历史的尘埃,穿越时空的隧道,从先前的诸子百家谈起,也许能有新发现。
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面临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各种不同学说应运而生,就是今天所说的诸百家之说,他们亙相争论着,谁也说服不了谁,各方各持己见,都在宣扬自己的主张,这与今天的亙联网有几分的相似,每一派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在矛盾斗争中互相成就,就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也许那是在乱世,很难达成共识,也有人认为你争我斗是严重的内耗,不利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一定程度上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理不辩不明,激烈中争议中大浪淘沙,沉淀无数风格各异的学术思想,为后来的和平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是时代的产物,必然打着时代烙印,那时经济落后,没有个人的利益之争,仅限于学术之争,这也许是诸子百家与今天互联网的争论的最大的不同。争论的结果形成各种不同派别,给你后人留下了源源流长的文化。正象大禹治水给我们启示那样,面对奔流的洪水,是堵还是疏,大禹的作法给了我们确切的答案。堵之适得其反,合理的疏导,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使其各就其位,顺其自然,从而造到达水的目的。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就能无为而治,再看明朝的东,西厂和清朝的文字狱,大一统之中是对学术的打击,多少人噤若寒蝉,人人自保,对不同言论的穷追猛打,使多少人死于非命,因观点不一而屡受摧残。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针对万马齐喑的局面,诗人强烈的呼唤,风雷般的改革,希望朝廷不要拘泥一格,根据现实的需要,招来不同的人才。这在当时是多么需要前瞻性的论断。可惜当时严酷的现实使龚自珍这样有识之士的才华不能展现。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不是社会的悲哀?
思绪回到了当下,改革开放如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大地回春伴发着勃勃的生机,思想更开放,言论更自由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行各业赢得新的发展机遇。龚自珍盼望的时代终于实现了,从万马齐喑到万马奔腾,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言论自由了,思想开放了,争论也多了。这时面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需要希望人们在争论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再不是对万马齐喑的担忧,而是如何把控万马奔腾的局面。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只能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很难达成共识,在内耗之中自生自灭。
如果我们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围绕自己小圈子,钻进牛角尖不能自拔,用自己奇谈怪论,把互联网搞得乌烟瘴气,岂不是砸了自己的饭碗?百花齐放的前提是你选择的是''花′',才有资格放在互联网的百花园中,如果捧着别人的臭脚,没有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吃里扒外,做国外势力的代言,那不是越争越乱吗?
实现初心,就要牢记使命。首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只有正确的三观,争论才有实际意义。否则我们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死胡同,争呀争,越辩越糊涂,越争越迷茫。还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是时代所需,也需要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就像当先的诸子百家那样,清清白白地为学术而争,不掺杂丝毫的个人私利,如果就这样,我们真正的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路线。这才是无愧于时代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