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昭后人

翠巧谈文化 2024-11-06 04:33:12

一一纪念老校长所想到的

李振祚老校长离我而去,一篇<<此情长悠悠﹥﹥,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也想分享老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家共勉,如果能对当今的教育模式有一点点影响,那我就感谢不至了。此时我先以宋祖英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表达对逝者的深深的敬意: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把所有的难题都成乐趣……

撇开深深地哀思,就他的教育理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做为学校的领头羊,以校为家,以学为本。自然他的本职工作,为学校招览优秀的教师,他可以说是心血取尽,早己步入天命之年的他,不仅在县内招集优秀教师,而且不远百里,从开封招来特级物理老师,朱凤池老师来给我们授课。同时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地像伯乐一样,登门拜访,记得我村有一个叫顾作民的学生,曾因父母年迈,兄弟众多无法继续学业,他曾几次三番地动员全家,消除顾虑,并为他免除所有的费用,鼓励他克服困难,只有完成学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家长为其感动,顾作民重新踏入校园,完成了学业。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提倡的。既要有热情,又要有方法,教书育人首先要立足长远,放弃空洞的学教,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也是他对教育的最好的传承。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他没有束缚人的条条框框,没有硬性指标的要求,给人以宽松的教学氛围也是全体师生梦寐以求的,量化宽松的教学环境给每个人都有发挥自由的机会,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相对自由发挥的空间,是百花齐放,而不是整齐划一的硬性指标,这才使学校真正呈现你追我赶的勃勃生机,克服了老师的奴性思想,以及把学生视为作题机器的被动局面。知行合一还体现在他的管理理念的是,把知识融会贯通,不是背诵固定的词句,而是结合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条用艺术性的表达,因而深得人心。例如高中三年,他曾这样说:′'高一是打底的过程,高二是鼓沿的过程。高三是收囗的过程。学习正像编筐子一样。高考就是把知识装进筐子里,有备无患,总有收获满满的那一天。言简意赅,既突出各个年级的重点,又强调其内在的联系。

不但对教学得心应手,对外事务更驾轻就熟,教师腾出时间钻研业务,学业放开胆子开拓创新,教学相长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敢碰硬,有担当,不管是教育内部的过分要求,还是校外的恶势力的阻挠破坏,他都能以积极的度勇敢地面对,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他老人家毫无半点书生气,反倒像一个质朴的农村老人的形象。说话大大咧咧,从不文气十足,因为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把生活中的语言溶化到骨子里,说出话质朴而有力量。公有明,廉生威。一身正气自然会所向无敌。

他也常常这样说,知识是用不了多少的,关键是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一个人说走来淘淘不绝,办起事来,唯唯诺诺,画饼式存在,又有何用呢?

至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他都有自己的独到的理解。既要放的开,又要收的拢。大开大合,收放自如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也是他的教育精髓所在。

追忆他的教学之路,宋祖英的歌声又一次在耳边回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送走的是别人,守巢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黑板,写上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凭借我的学习生涯和教学经历,也对李校长的教学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上学时,死啃书本,不敢放手,坐井观天式的学法,不能立足社会,像蜜蜂一样广收博取,自己的自败己成定局。后来,从事教学为什么力不从心,有那样的学法就会产生那些的教学,仅仅限于书本知识不能灵活的运用,知面的狭窄无法给学带到更广阔的空间。误人之弟,都是做茧自缚所致。

痛定思痛,收获多多。李校长的教学理念,必将成为我的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向前进。

处处留心且辩证,一个看上去最不像老师的人,其实是一个最有学问的人。

0 阅读:0

翠巧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