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至上”的恶果正在爆发:这种隐秘伤害,侵袭无数好学生…

蓝橡树育儿 2024-08-22 09:24:36

学习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丰富孩子的内在,让孩子顺着这股丰富性去求发展、求创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意义饥渴症”。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

可能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想问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

最近,李诞在一场直播中讲通了。

在直播间里,一个女孩问李诞:

我27,名校毕业,留美工作,还即将去读沃顿商学院。但一想到有人年纪轻轻找到了人生伴侣,有人创业成功,有人找到了真正感兴趣的学术方向。我不羡慕也不嫉妒,也不拿短处与别人比,但总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干嘛?我好废物”的感觉。

不是凡尔赛,也不是无病呻吟。李诞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问题:有的人外人看来已经很厉害,拥有的已经很多,但他为什么看起来那么痛苦?因为他可能患上一种“意义饥渴症”。

就像这名女孩,明明一直走在优秀的路上,也比绝大部分人都优秀,但她看不到自己的可贵,永远为“如何拥有更多更大的意义”而内耗和迷茫。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这是绩优主义社会很多人共同的困境。当你追问“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已经掉入了“意义饥渴症”的陷阱。

追求意义能驱使一个人走得更远、变得更加优秀。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也成为很多人痛苦的根源。

当成功变成一种“瘾”

还记得天才学霸孙卫东吗?

这位留美博士在堕落为乞丐之前,也是一名“意义饥渴症”的“患者”。

孙卫东,名校精英,留美读博,一直认为自己最优秀。入职华尔街后,他发现身边优秀的人太多,对比起来自己一无是处,逐渐自暴自弃,染上赌博、妻离子散、赔光家产、沦为乞丐。

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意义饥渴症之所以诱人“癫狂”,是因为“意义”就像奖赏,可以犒劳取悦自己,奖赏越多当然就越快乐,得不到奖赏就会充满不甘,甚至使人丧失理智。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意义饥渴症”和赌博类似,都会形成一种“瘾”。

而所有的瘾,都涉及到“阈值”。这是一个科学界常用的术语,指一种感受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最高值。

就像孙卫东,他对成功的阈值,因为一直在争取学业成就,被拉得非常高。

孙卫东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确实取得了不错的学业成就,但大量的学习时间压缩了他发展其他功能的机会,剥夺了他本该享受的正常童年。

其他孩子都会帮妈妈打酱油了,他可能连韭菜和蒜苗都分不清;其他孩子都会掰铁丝、抓田螺、钓小龙虾了,他可能连鸡蛋都不会煮。

当孩子认可“学习胜过一切”,学业上的成功,成为最大的快乐源泉,孩子的快乐阈值就变得很高。

换言之,当孩子习惯了考满分,越来越没法从考满分中获得快乐,就必须花更多努力去考全科满分,才能收获同样的快乐。

其他孩子考一次满分,就会觉得自己挺棒的。这类孩子只觉得“这就是正常发挥”,必须每一次考全A+才会感到心潮澎湃。

而当一个孩子总是从追求全A+中收获强烈的快乐,就会对生活中细小而琐碎的快乐,越来越不敏感。

比如跟妈妈逛街买新衣服;跟爸爸逛博物馆;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孩子会觉得:

“我干嘛做这些事,不去学习?真是浪费时间。”

“这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我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来得开心。”

“踢球真难,我踢不到他们那样好,真没意思,我还是适合学习。”

走得越远,阈值越高;越追求好成绩,对现状越感到不满足。

当阈值高到无法再从中得到满足,或者心理落差太大,就会从一个“瘾”跳到另一个“瘾”,所以孙卫东最终染上了赌博。

生活中的“意义饥渴症”

孙卫东这种“精英堕落”的案例比较罕见。我们更常看到的是:生活中一些孩子,可能并不是那么优秀,但也会因为“意义饥渴症”陷入痛苦。

我有一名来访者,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学习态度端正,小学时期年年都是第一。进了重点高中后,身边都是更优秀的人,排名的下滑让她自我怀疑,感到自卑,整个青春期都很迷茫。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存在意义?不知道自己除了学习之外能干什么?

迷茫带来的焦虑不分昼夜折磨她,唯有学习能冲淡缓解、转移注意力。这份焦虑持续到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6年了,依然年年忙于考证、考研、考编、考公。虽然理智上知道,自己不可能同时做好这么多事,但感情上很害怕自己一事无成。双重矛盾之下,她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具体表现为:年年都在学,但年年骂自己学得不行,没考上研、没考上编、没考上公,就拿了一个二级建造师资格证,深感自己很“废物”。

其实能考下二建也蛮厉害,但她完全感受不到开心,不享受已经得到的一切,而是焦虑于那些没得到的。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

成绩不算差,但始终觉得“比不上别人”,很害怕被别人比下去,一直在为了追赶别人而努力。他们行动受焦虑恐惧推动,而不是内在热爱推动,因此不享受已经得到的一切。

理想中应该考到一百分,但努力后只考到98分,无法肯定自己的进步,因为没达成期待一蹶不振,又因为总是无法达成期待,逐渐放弃努力、摆烂躺平;

对自己的瑕疵感到焦虑,不惜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应对,比如绝食减肥、削肉祛痘、吃激素药增白……阶段性的改善短暂缓解了他们的焦虑,可一旦出现新的瑕疵,行动又会重演。

这些孩子,表面上看十分优秀,很多都属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这也是意义饥渴症带来的积极面,甚至让另一些父母非常羡慕这些“别人家孩子”的自律、自驱。

但殊不知他们内心深处都十分压抑痛苦。因为他们的优秀是被焦虑推着前进的结果,成功的快乐可以缓解焦虑,却不能彻底消除焦虑,只会提高他们的阈值,让他们越来越难以感到快乐。

如何调整孩子的阈值恢复正常?

外国有句谚语: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every cion has two sides)。追求学业成功,既能促进孩子,也能扼杀孩子,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我小时候执着于从学习中得到优越感,害怕成绩下滑,妈妈的一个举动改变了我的观念——

有一天我早上起来格外难受,一边恶心干呕一边收拾书包,实在忍不了,对妈妈说:“你能帮我开个病假条吗?”

妈妈帮我“造假”了一张病假条,打电话给老师请完假,我立刻感到好多了,躺了一上午身体就完全恢复。后来,我用功学习之余,感到累了、困了,也会休息一下,而不对此感到内疚。

现在回想起来,妈妈帮我按了“暂停键”。我不必一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有时也要暂停学习,把身体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感受放第一位。

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如果能采用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不该犯错的完美机器,孩子就能从“意义饥渴”中清醒过来。

具体可以参考这三个方式:

第一:允许孩子按下“暂停键”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抱怨累了不想学就是懒,别的孩子怎么能一直学呢?

其实孩子是在试探父母的态度:你允许我暂停一下吗?如果你允许,我会松一口气;如果你不允许,我会更加拖延内耗,因为环境带给我很大压力,而我不被允许逃离。

对孩子来说,最合适的学习环境是:累了可以休息会再写,懒了可以睡一觉再学,疲了可以吃顿美食重振精神。当环境允许孩子用学习之外的方法,驱散焦虑、带来放松,孩子的学习感受总体是好的,反而不会那么追求意义,而是更多追求热爱、好奇、探索和快乐。第二,重视孩子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和成绩差的孩子一起玩,会被带坏、会受伤。事实上,孩子和越多同龄人打交道,社交经验越丰富,就越懂得判断自己该交什么朋友、该怎么跟人相处。

更何况,除了学习之外,孩子在社交上也有自己的心得技巧,能发展学习之外的快乐源,快乐的阈值就能保持在中等程度:不会很难感到快乐,也不容易飘飘然,学习成绩保持前列,心态也一直很稳。

第三,引导孩子真心实意地付出

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将“付出”视为解决孤独感的根本办法。

孩子无法从正在做的事情上收获快乐,没能被周围环境点燃热爱,就会感到孤独寂寥。这时,真心实意地付出,能够帮孩子重新建立和周围人的联系。

“真心实意”的意思是,孩子自己主动自愿想做,而不是父母引导迫使他去做。比如,想给警察叔叔道谢,想给邻居大妈一句问候,想扫干净街上的落叶……

只要愿意付出就是好的,为谁付出、有没有回报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从中找到意义感,能在学习之外的地方感到满足。

就像雷军在演讲中说的:“任何事要顺势而为,不要强求,不要蛮干。顺了,自然就成了。”

学习也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丰富孩子的内在,让孩子顺着这股丰富性去求发展、求创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意义饥渴症。

这样的孩子,不但追求成就,而享受成就;不对意义上瘾,但热爱追求意义。这样的孩子才会内心丰盛,眼里有光,时时刻刻都充满力量。

0 阅读:5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