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湖北铁路迎来重大调整!第二季度全国铁路调图已全面启动,湖北作为中部交通枢纽,此次调图不仅涉及跨境高铁、城际货运班列,更聚焦区域产业联动与民生出行需求。极目新闻记者梳理最新调图方案,带您速览湖北铁路“新动脉”的三大亮点。

此次调图最大突破,当属武汉至香港西九龙高铁的首次双向开行。新增的G885次(武汉→香港)、G872次(香港→武汉)列车,采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全程仅需5.5小时,较现有转乘方案节省2小时以上。这一调整填补了湖北与粤港澳大湾区直连高铁的空白,跨境商务、旅游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同步优化的还有“武鄂黄黄”新城快线,日常班次增至36列,高峰期加密至42列,覆盖早6点至晚10点,实现“半小时通勤圈”再提速,助力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为满足荆门等地汽车、电子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4月10日起,荆门至三坪、宜昌东至吴家山等4条普快城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班列采用“定点、定线、定时”模式,单日运力提升30%,可直达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核心区,打通零部件供应与成品输出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武汉枢纽的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吴家山站每周固定发车1列,经霍尔果斯口岸直达中亚,为湖北造汽车、光电子产品开辟“钢铁丝路”新通道。

尽管高铁网络快速延伸,湖北仍坚持保留6列公益性“慢火车”,包括麻城至淮滨、九江等线路,票价最低1元,日均服务超2000名沿线居民。这些列车不仅搭载求学、务工群体,还化身“致富专列”,助销山区农副产品。
客运方面,荆门西站继续开行至北京、上海、广州的动车组,并与汉口站实现12列/日高频次联通;汉宜铁路新增11列动车,宜昌至武汉最快缩至1.5小时。同时,天河机场站动车增至36列,空铁联运“零换乘”覆盖全国20余个航点。

此次调图并非简单增减车次,而是紧扣两大核心:
1. 产业驱动:货运班列直连产业集群,高铁扩容吸引高端人才,形成“以路兴产”的良性循环;
2. 民生兜底:快慢结合、城乡兼顾,既满足高效通勤,又守护低收入群体出行权益。
未来,随着荆荆高铁、沿江高铁的贯通,湖北“米字形”高铁网将进一步完善,成为中部崛起的“轨道引擎”。
数据来源:国铁集团、武汉铁路局公开信息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合分析,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