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获米其林殊荣的侍茶师,她是怎么拿下这个奖的?

名厨MINGCHU 2025-03-31 10:39:12

我国自古有以茶待客的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餐配茶(Tea Pairing)渐成风潮,其来由与西方的餐配酒(Wine Pairing)及侍酒师(Sommelier)息息相关。尤其中餐配茶,或以中国茶配不同菜系的出品,在越来越多的高级餐厅中不断呈现,并得到了国际权威餐饮榜单的认可。侍茶师(Tea Sommelier) 对提升用餐体验感,功不可没。

茶的三生三世,机缘与使命奥妙无穷

“茶,其实有三生三世,第一次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它长成了一棵树;第二次生命是制茶师傅赋予的,把树叶变成了茶;第三次唤醒,赋予其使命的是谁?是餐厅的侍茶师或茶馆的茶艺师,让这款茶发挥的淋漓尽致,然后茶的三生三世就过完了。”当茶在天地间化育,遇到水、遇到火、遇到人,各种机缘也因此促成。

亲切微笑,柔声细语,有趣的典故、专业的技能……一切都在如春风化雨般的交流中娓娓道来,没有生硬的背诵和灌输,鲁上鲁餐厅首席侍茶师冀娜,让菜肴与茶饮的文化及风味生动交融,在舌尖和鸣共舞。

茶文化与餐文化的交融很重要。只要有客人愿意和我沟通,我都会倾囊相授。

2025 北京米其林指南发布,鲁上鲁升二星,侍酒师奖由餐厅的王文华和冀娜获得,成为当年榜单最大赢家。鲁上鲁,以礼入席,以文入宴,是一家以鲁菜为主的高端宴请主题餐厅,创始人兼主理人王浩全,既拥有极为丰富的鲁菜基因,又从西餐中汲取了更多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向每一位食客展现齐鲁风情,传承发扬中华传统与创新兼具的饮食文化。

值得一提,冀娜获得米其林指南破例为她颁发的殊荣,其历程绝非一蹴而就。从旅游业跨界到茶行,再转至餐饮行业,从资深店长到成为己悦茶事导师、鲁上鲁首席侍茶师,拥有高级评茶员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冀娜不断努力,如今被大家敬称为冀娜老师,或亲切的叫作娜娜。鲁上鲁开业至今,她默默付出了三年多,一路走来,既有艰辛、彷徨,也有欣慰、喜悦。

米其林指南授予此奖项,亦颇为审慎。现场颁奖词念道:“她是一名高级侍茶师,自餐厅开业以来一直是餐厅的宝贵成员,带来了有关各种茶叶和茶文化的丰富知识,生长于北京的她,对茶充满着热情,并喜欢与他人分享她的专业知识。她将技术、技能与敏锐的观察相结合。为大家提供对茶叶历史、健康益处和市场价格的见解,同时她持有专业认证,并对团队进行茶水服务培训,确保每一位客人都能够享受经过专业技术冲泡出来的茶饮体验。”

一整套餐茶搭配,打造妙趣横生的丰盛体验

今年鲁上鲁新推出的星厨套餐,配茶以 Tea Pairing 形式呈现,随着用餐不同阶段,相应搭配不同茶饮。王浩全师傅介绍道:“我们会用四款茶配餐。首先,餐前是一款开胃茶;开餐后的前菜,我们想搭配一款青岛崂山绿茶或日照绿茶;餐中以普洱为主,比如熟普能起到暖胃、助消化等作用;餐尾搭配一款休闲茶。”

餐配茶的工作流程,首先由主理人王浩全师傅或厨师长李黎明师傅出整套菜单,如果有新品,冀娜会先试菜,了解运用的食材、菜品的烹饪手法、呈现方式、风味和香气,再做出一个茶的预配范围,然后通过搭配经验,逐一细筛,去匹配。大的基准框架是浓郁的菜,配浓郁的茶;清淡的菜,配清淡的茶;复合风味的菜,配有多重层次感的茶。

菜肴味型,配茶技巧

精细化考量,菜肴的咸鲜酸甜苦辣,如何配茶?

咸鲜菜:搭配白茶,来自于山海之间,可以提鲜。绿茶,清新淡雅,也能提鲜。

酸味菜:微酸的菜,可搭配茶味鲜明的茶。如果菜品酸度较高,则不太适合配茶。

甜味菜:适合搭配花茶,风味鲜亮。

苦味菜:通常会回甘,大部分茶品也是回甘生津的,可搭配生普或熟普。

辛辣菜:搭配黑茶、岩茶,不是解辣,而是融合辣,并能调理肠道。

餐前配茶,温柔打开味蕾

客人刚到餐厅,品尝迎宾点心和水果时,喝一些老白茶,不温不寒,柔和开胃,还能润肺去燥、清心去火,入口没有太多的刺激感,让味蕾较为舒适。由于这款茶适应度高,也可全程配餐。鲁上鲁的始创山东煎饼鱼子酱烤鸭双人套餐,配了一壶2015 福鼎寿眉老白茶,贯穿整餐。

2015 福鼎寿眉老白茶,产地是福建福鼎点头镇。第一泡醒好润透之后,从第二泡出汤至第四泡,会越来越浓郁。十年岁月时光,让此茶拥有丰富的枣香、药香和沉香。倒入杯中,茶汤为橙黄色。如果采用煮制,颜色会比冲泡的更深一些。

冀娜补充道,调饮茶中的陈皮普洱、陈皮白茶,也适合餐前喝,能够打开味蕾。

开餐前菜配茶,清爽提鲜

餐配茶,有时也会考虑选择来自同一地域。山东绿茶,比如崂山绿、日照绿,近些年也在慢慢兴起,汤感鲜爽,带有豆香气,虽不及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名声远扬,但其地域特征鲜明,搭配鲁上鲁的山东菜尤为相得益彰,因此也颇受一些客人喜爱。

鲜爽淡雅的绿茶,适合搭配清鲜的前菜,而非浓郁菜肴,比如虾油蒜泥低温元贝、一鲁鲜清汤山东黄鱼等海鲜类、清淡菜品,绿茶可以为其提鲜,增添鲜甜风味。

餐中配茶,承上启下,画龙点睛

关于餐中配茶,冀娜介绍道,茶品的选择主要根据菜品的具体风味,比如提鲜、增香、解腻,能相互包容融合,起到承上启下,或画龙点睛等作用。

“星厨套餐中的一道莱州蟹酱鲜贝狮子头,既有扇贝的鲜嫩,又有蟹黄的厚重,所以我选择了一款菊花普洱,既有菊花的清雅香气,又有普洱的醇厚汤感。”菜品是浓淡结合,茶饮也是浓淡结合,两者相互呼应。饮一口茶,衬托海鲜的鲜甜,同时解腻,让用餐没有负担。

这款菊花普洱是调饮茶,选用景迈普洱和杭州胎菊拼配而成。

鲁上鲁厨师长李黎明,非常认可餐茶搭配是一种趋势。他说餐厅中海鲜菜肴较多,鲁菜配茶时要注重口感,起到提升味道和香气的作用,也能起到健胃消食、有益健康、补充营养等功效。

新菜品有一道临沂薄皮辣椒肉炒长岛海参,滋味浓郁,口感层次丰富,因此搭配了茶香馥郁高昂的正岩大红袍。

“一开始,我设想的是配广东乌龙,考虑到有一些厚重感,但后来觉得凤凰单丛偏淡了,所以实践过程中,感到单丛与这道菜不是特别融合,最后选择香气更加馥郁、汤感偏厚重浓郁的大红袍,这样就相互平衡,匹配上了。”

甜品配茶,非茶之茶,花香馥郁

非茶之茶,并没有茶叶,香气馥郁又很清爽,很适合搭配甜品。点绛唇·陈皮玫瑰花茶和阿胶丝滑酸奶酪相配,口感与香气层次丰富,玫瑰花的馥郁花香与阿胶的甜蜜相互融合,陈皮的柑橘木质香与酸奶的丰腴奶韵所平衡,瞬间化解口中的甜腻,香气四溢,唇齿留香。

如果有些人不能喝含咖啡因的饮品,可以选非茶之茶,茶单提供了一些花茶,比如点绛唇·陈皮玫瑰花茶,选用新会陈皮、云南墨红攻瑰组合而成。还有满庭芳·三花茶,选用金华玳玳花、福州茉莉花、杭州胎菊相组合。

餐后配茶,同款二泡,令人放松

用餐接近尾声,客人如果需要再喝一点茶,无论是为了休闲,还是为了解酒,餐厅会换上同款茶饮的二泡,比如熟普,可以让肠胃比较舒适,特别是老的熟普有安神、解腻刮油、调理肠胃的作用,呈现二泡,也能确保客人喝到的茶汤滋味,品质依然较为完美。

茶单中的黑茶,有一款2011 特级六堡茶,产地是广西梧州六堡。近几年六堡茶也比较流行,受到一些明星的推崇,它有除湿、健脾等功效,尤其适合夏天,可以解暑,如果晚餐饮用,也不影响睡眠。因为是后发酵的,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茶中刺激类的成分已被去掉,餐后可以安心品尝。

中国茶配餐的当代表达,古今结合,中西合璧

Q=名厨,A=冀娜

Q:获得米其林殊荣,有什么感想?

A:获得这个奖,让我坚信自己的这条赛道选对了,我一定要把侍茶做好,也更加坚定了我前行的目标,要守正、要创新。

Q:如何把侍茶这件事去做好?

A:第一要持续学习,茶与很多知识息息相关,历史、文化……它是农作物,包括不同的树种、生长环境、制茶工艺,还有小众的新茶品、特殊的新工艺等,一系列的东西层出不穷。侍茶是一个新兴的赛道,我要想办法做得更好更长远,让大家都能体会到。它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要深耕这个行业,就和做菜一样,从选品、上新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去研发新品,呈现中国茶的当代表达,包括定制化的主题活动,让中式茶饮、新中式茶饮与餐的融合整体提升。

Q:餐与茶搭配有什么新思路?

A:古今结合,中西合璧,比如使用一些从古至今的器具、技艺,让中式茶品不仅能与中式菜品相搭,也可以与西餐相搭。比如法餐配茶,我们曾用虹吸壶来冲泡老白茶、红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呈现出很好的茶汤。但它不适合冲泡紧压茶,像饼类、砖类,都不适合,需要选散茶,而且是内含物质容易析出的散茶。餐茶搭配,比如牛排加上浓郁的酱汁,可以搭配岩茶中的肉桂,也可以搭配熟普,能增加风味层次感,同时解腻,茶能软化肉质,中和香气。

Q:目前,中国的侍茶行业存在哪些痛点?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趋势?

A:首先是专业人员的欠缺,很多做餐茶的,有茶无茶事,店员缺少专业培训,没有专业的器具冲泡茶饮。其次,重视程度不够,客人的认知度也不够,包括对这个行业的尊重度也需要提升。然后,才会吸引更多更好的专业人士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把 Level 再整体往上提一提,助力提升餐厅品质及档次,提高附加值,带来更好的收益和声誉。我们现在是追求健康饮食,弘扬中国茶品,希望能让更多中外人士来了解体验。

侍茶师,不同于茶艺师,重点是“侍”

茶艺展示,客人是静观其变,主要看茶艺表演。茶艺师布置好茶席,在冲泡过程中突出表现技艺和美感。

侍茶,重点是“侍”。侍茶师提供服务,与客人有互动交流,让来到餐厅的客人感到舒心愉悦,拥有美好的用餐体验。侍茶师通过眼神的交流、言语的沟通,以细致观察领会客人的意思和需求,推荐介绍茶品,对冲泡的茶饮做出实时且适当的调整。

苍天不负有心人,凭借热爱与专业,将客人变为茶友

转行初期,由在茶行仅需坐着和客人聊茶,到入职餐厅后变成每天长达 8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站立、走动,为客人侍茶服务,冀娜曾有一段时间,每到晚上腿肚子就直抽筋,双腿都是肿胀的,内心亦在琢磨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否正确。

俗话说“苍天不负有心人”,通过荐茶、侍茶的不懈努力,冀娜逐渐得到了不少客人的认可。有的非常信任其专业度,专程带着自己的茶叶请冀娜品鉴,一来二去就成为了朋友;有的会主动和冀娜交流,在她餐前荐茶时,沟通长达 40 分钟,甚至 1 个多小时,始终兴致盎然。有一次,当餐厅服务管家前来询问是否起菜时,客人毫不犹豫的回答:“请等老师给我们上完课以后,再起菜。”

身临茶世界的乐园,让侍茶为用餐带来超值体验

“茶好喝的秘诀,首先是茶叶的品质,还有茶水比、冲泡温度、手法、器具等有关。”

鲁上鲁的茶品,全部选自这款茶的核心产区,由非遗大师或老师傅,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而成,等级为特级或特级以上。目前,全年的主茶单有 22 款茶品,涵盖了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制茶、红茶、普洱茶、调饮茶、非茶之茶,展现其多样化。这些茶品既可以零点,有的也呈现于套餐配茶中。主茶单之外,每年春季绿茶上市,会有尝鲜的应季小茶单,仅做当季,不隔年。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鲁上鲁选用泡茶专用的山泉水及茶器,进行专业的开汤冲泡。

翻牌选茶杯,充满欣喜的仪式感

当客人来到餐厅入座后,通过与侍茶师沟通,如果喝茶,会有一个随机翻牌,选茶杯的环节,或直接挑选自己心仪的杯子。如此风雅巧妙的安排,让品茶体验更添一份仪式感和惊喜感。

各牌名与茶杯种类相对应,“还璞归真”-粗陶杯、“风雅青花”-青花杯、“兰莲花开”-建盏、“紫玉金砂”-紫砂杯、“瑶台银阙”-鎏银杯、“冰心可鉴”-透明玻璃杯、“快雪时晴”-磨砂玻璃杯、“紫禁之巅”-珐琅彩杯等。

每款茶杯,各具特点。比如紫砂杯,易保香不夺香。粗陶杯,透气性强。玻璃杯,适宜欣赏茶汤色泽。

互动交流,引导多重感官体验

交流时,冀娜首先会询问客人平时是否有喜好的茶饮品类,如果没有,通常会推荐应季的,当下比较流行的茶品,还会结合今日的午餐或晚餐,男士或女士,对茶饮咖啡因的接受度,并观察了解其身体状况,是否容易上火或体寒,咳嗽或有点小感冒等,根据客人的实际情况,推荐最适合的茶品。

如同高级餐厅的菜品讲究稳定性,茶品同样非常讲究稳定性,只有持续的、稳定的好茶品才能够得到客人的认可。我始终坚持按统一标准化,以及持之以恒的专业态度为每一位客人服务。

“只有单方面的输出,绝不会赢得掌声。聊天一定是互动的,面对愿意多交流的客人,我会抛出问题,也会征询是否想听茶背后的典故。”以大红袍为例,从诞生的故事、母树的地理位置、树种,到茶叶的拼配、香气、汤感的介绍,冀娜接着展示侍茶的每一步动作,并讲解这么做的原因。

“形容岩茶的‘岩骨花香’,主要是指大红袍,乾隆爷在一句诗里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气味清和兼骨鲠’,说明这款茶有力量感,馥郁且不同层次在变化。以前的大红袍母树,在武夷山的九龙窠里,但很早就不允许采摘,现在喝不到单株的大红袍,我们喝的是拼配茶,用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通过其他原料拼配而成。”

“通过老师傅的经验,手工制作,温火慢焙,发挥它的特定香气。岩茶有品种香和工艺香,品种香就是茶的原料香气,制作过程中突出的是工艺香,这两种香气是岩茶的两大特点。”

“因为每位客人对茶香的敏锐度不同,就需要你去带领、引导,让他们感受茶的正确打开方式。”从温杯洁具、投茶、摇香、让客人闻香,并引导客人体验香气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然后开汤冲泡、出汤、观茶汤、斟茶、递茶。

第一泡茶汤冲泡好后,请客人品尝,并询问茶汤的浓淡,了解其平时是喜欢喝清淡的,还是浓郁的,然后当第二泡冲泡时,就要讲究技巧,现场根据客人的需求灵活掌控。冀娜说:“一定要注重细节,所有的细节都是决定最终成败的一个点。”

展示泡茶技巧

温杯洁具并投茶:水煮沸至 100℃,将盖碗充分温热。投入茶叶,这是第一次唤醒茶,能激发干茶香。

摇香:如果选择高香型的茶,盖上盖子,摇香。一手托住盖碗的底部和边缘,一手按住盖顶,摇动时让盖碗中的热气与茶香融合。

闻干茶香:方法是先侧过头,呼出一口浊气,然后不要说话,屏住呼吸,将盖子揭开一些缝隙,别开大。鼻子尽量不要太贴近,避免被热气熏到,留有你能够闻到的距离即可。以大红袍为例,香气非常馥郁,可以闻到焦糖香,还有花香、果香。

冲泡:高香型的茶,需要用 100℃ 的沸水,手势为定点拉高,充分激发茶香。大红袍,适合即冲即出。

“你可以把盖碗当成一个钟表,上面是 12 点方向,下面是 6 点方向,然后找一个定点,比如说 12 点完了以后,这是 1 点、2 点、3 点的位置,定点拉高,让茶叶稍稍翻滚,跟水充分融合,注完水后就可以出汤了。”

煮泡器盖碗,有不同的器型,这款名为郁金香,又有点像马蹄或铃铛,器型略高,适合冲泡多种茶。

出汤:将盖碗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注意一定要把盖碗中的汤沥净,防止影响下一道茶汤的汤感。

观茶汤:也是鉴别茶品质好与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茶汤,清澈透亮,底部有光晕。如果茶汤浑浊,一是品质有问题,二是可能冲泡手法也有问题。

斟茶并递茶: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倒入茶杯,递给客人,“请用茶,小心烫。”

冀娜特别提到,岩茶无需润茶,第一道茶汤就可以喝。“有一些老茶客,或南方客人,经常喝岩茶的,他们就说要把第一道茶汤留住,因为其中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

“通常我们喝的岩茶,是新上市的茶,也有一些茶客喜欢喝老茶。因为时间久,香气慢慢褪去,喝的只是汤感和汤韵,有人很喜欢这种感觉。”

从第四泡,从第五泡开始,往后就可以慢慢做杯,延长 5 秒左右,然后根据茶汤的滋味和颜色,每一次斟茶再增加 5-10 秒。

有时,不同的茶需选用不同的容器,可以充分感受茶的变化,也能让冲泡的汤感更加好喝。讲究一些的,用紫砂壶,因有特定的双气孔,能迅速升温,尤其泡老茶时,能将汤感发挥到极致。

例如,泡熟普、六堡黑茶、安化黑茶等,通过双气孔既可以将年久的不好气味排出,又可以在静置闷香时更好的激发木质香、沉香、药香。

关于品茶的不同形式,冀娜说:“我们也做茶会,有不同年份的新茶老茶,还有一些小众茶品等,特别有意思,然后也会呈现一整套菜单配茶。”

美味佳肴配茶香袅袅,今昔对比,餐茶同席,古韵悠悠之中增添无限创意,愿更多厨师与侍茶师携手联袂,让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绽放出新的精彩华章。

摄影: MrKevin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