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打声一片,翁同龢式的狂热与大清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有关系吗?

凭阑听史 2021-03-27 15:26:0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能比日本更大。事实证明,越是近邻越是危险,作为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曾经两次打断中国崛起的步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多少年来,对甲午战争的反思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近年来,民间舆论越来越抬高李鸿章,他的形象也由以前的“卖国贼”、“千古罪人”变成了史上最屈辱的爱国者和“背锅侠”。而另一方面,却把李鸿章的对手——清流领袖翁同龢当成是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两朝帝师成了人人诛伐的狂热的“爱国贼”。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有失公允。

甲午战争

说翁同龢是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其理由如下:翁同龢因李鸿章曾经弹劾过翁同书(翁同龢的哥哥),两人结有私怨,因此以私废公,想借此机会整顿北洋。翁同龢任户部尚书、执掌财政大权后,就经常克扣北洋水师的军费,李鸿章对此无可奈何,致使北洋水师长期没有购置新的军舰、火炮,舰队老化严重。李鸿章主和是审时度势,知道北洋水师打不过日本,所以搞以夷制夷;翁同龢主战,料定北洋会失败,意在看李鸿章出丑,从而导致了清军在甲午战争中遗恨千古。

两朝帝师翁同龢

01缘何相争?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是一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对联,宰相指的是北洋大臣李鸿章,司农指的是户部尚书翁同龢,世人常把二人并列。晚清时期,李鸿章和翁同龢同朝为官,但两人的关系却非常差,经常在官场明争暗斗,两人堪称一生之敌。

据说李鸿章与翁同龢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结下了怨恨。当时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在安徽作战失利,曾国藩忍无可忍,上书弹劾,命李鸿章书写奏章,后来翁同书被充军新疆。按说翁同龢这笔账不该记在李鸿章的头上,可曾国藩当时位高权重,翁同龢无可奈何,只得把怨气撒在幕僚李鸿章身上,两人由此结怨。其实翁、李二人的矛盾,更多地在于两人分别是帝党、后党的骨干,由于政见不同、各为其主才结怨的。

李鸿章

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曾担任晚清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主持宫廷教育长达40年,为培养同治、光绪两帝付出了巨大辛劳。两朝帝师的身份让他官运亨通,曾两次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还长期担任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重要职务,既管外事,又管内政,无疑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权贵人物。他不仅是帝党首领,还是清流领袖,在晚清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翁同龢一生清正廉洁、律己爱民、公忠体国。当时轰动全国的杨乃武于小白菜一案就是他平反的,在民间口碑很好。1894年中日战争前夕,一部分坚决主张抵抗日本侵略并反对当时弊政的言官和名士,纷纷投靠户部尚书翁同龢门下,形成后清流派。清流派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卫道者,他们崇尚“尊王攘夷”,维护圣人之道,反对贪官污吏,敢于揭露弊政。可以说,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身份,才让清流派的帝党成为坚定的“主战派”。

翁同龢手书

而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有务实的作风,一生倡导洋务图强。在列强虎视眈眈的大环境下,极力维护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就这样,李鸿章就成了“主和派”的领袖。

讲得通俗一点,就是站着说话的是清流,弯腰办事的是洋务。他们有截然不同的政治见解,在朝廷上经常针锋相对。清流派在政治上忠君爱国,遇事敢说话,敢评议朝政。虽然对于外交、内政都没什么正经办法,但是他们敢说别人的不是,也未必就都不对。比如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在崇厚签订对俄国的不平等条约之后,就曾经愤声疾呼,结果崇厚遭革职查办。

02翁同龢真的故意克扣北洋水师军饷?

很多人都说,自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的数年来,一直都在给李鸿章和他的北洋水师穿小鞋,北洋水师的溃败与翁同龢的多方刁难有直接关系。从1883年到1895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北洋海军没有增加一艘战舰,炮弹也是奇缺,定远舰上只有一枚巨炮炮弹,镇远舰上也只有两枚,其他小口径的炮弹也很少,而户部每年拨给北洋水师的经费只够维持军饷,至于加强军需,那都是空话。

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海军大事记》光绪十七年载:

“四月,户部决定: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暂停两年,所有银子解部充晌。”

况且当时不仅是北洋水师,就连南洋水师和其他水师都停购外洋船炮,户部不是针对北洋一家。那么省掉的银子都用到什么地方了?答案是用在了治理黄河决口,用在了民生方面。当时黄河郑州段决口,救灾为重,清廷财政捉襟见肘,只好停拨海军经费两年。并且这件事情发生在1887年,距离战争爆发还有7年,朝廷从轻重缓急的全局考虑,暂停了海军这笔款项。因此,这个锅不能让翁同龢的户部全背。

黄河治理工程结束后,总理海军衙门和李鸿章本人均未及时提出购买新式船舰。等到甲午战事起,翁同龢马上命令户部拨银650多万两,支持总理海军衙门购买新式船舰。而李鸿章的淮军所存银钱800多万两并未用于甲午战事,可见淮军兵败并非军费所致。

甲午海战前,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要求配置速射炮,需银60多万两,李鸿章声称无款。但北洋水师真的没钱吗?非也。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后,李鸿章上奏说明了海军款项分储各处的情况:

“汇丰银行存银一百零七万两千九百两,德华银行存银四十四万两,怡和洋行存银五十五万九千六百两,开平矿务局领存五十二万七千五百两,总计二百六十万两。”

这是没钱吗?用这笔钱购置速射炮足够了吧,就是买下吉野舰也实在是绰绰有余。

这还仅仅是李鸿章摆上台面的数字。李鸿章主管洋务多年,卸任后,他曾经将1000万两白银的“小金库”留给了王文韶等后任,这笔钱后来一直传到了袁世凯的手中。李鸿章若真的打算买船买炮,这笔钱还不够用吗?更何况为了讨好慈禧,海军衙门挪用了几百万两海军军费去修了颐和园,而海军衙门的掌舵人是七王爷奕譞,与翁同龢的户部没有任何关系!反倒是翁同龢在日记里发牢骚:“以渤海换昆明湖,以南洋换万寿山”。

就这样,由于大清内耗不断,北洋水师在后期一直投入不足,堂堂的亚洲第一水师逐渐被日本所超越。北洋水师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可是当时的舰船大部分都是老旧舰船,在甲午海战开战之前,清朝已经有将近7年没有换装备了。反观日本,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明治天皇

03狂热主战也是错?

李鸿章经营北洋多年,初见成效,长期鼓吹北洋水师实力。在群臣和朝廷眼里,北洋依然固若金汤。翁同龢不懂军事,不知海军底细,自然也是深信不疑。他曾与王伯恭说:“合肥治军数十年,屡平大憝,今北洋海陆两军如火如荼,岂不堪一战耶?”于是,翁同龢极力主战,正是出自对清朝海军力量的自信,也与其一贯的清流派思想相符合。

当然翁同龢的主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当时的朝廷内外都想不到清军竟能惨败给日本。当时,翁同龢作为帝党的领袖,也希望能凭借一场胜利把光绪帝的腰板挺起来。再说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都主战,在喊杀声四起的氛围里,喊打也是为了迎合慈禧的意思。况且当时日本蓄谋已久,已经把清廷逼到墙角了,不打也得打了。

慈禧太后

朝鲜问题出来以后,要求立即开战的不止翁同龢一人,身在朝鲜的袁世凯也要求李鸿章增兵,牙山的叶志超部也要求李鸿章迅速增兵,李鸿章自己的重要幕僚盛宣怀、周馥也主战,以避免日本悍然开战自己寡不敌众。等到北洋出兵后,指挥混乱,乱象丛生,李鸿章又频频伪造捷报。先是声称牙山大战日本死亡上千,我军仅死伤百余,后来北洋又电报称牙山军队第二次大捷、杀敌两千余。当时的朝廷也认为此时清兵势如破竹,形势一派大好。

因此翁同龢等主战派斗志昂扬起来,很是激愤。当时清廷都被主战的气氛所笼罩,于是战争不可避免,逐渐升级。在战争初期,李鸿章“报喜不报忧”,等到大战开始,又畏首畏尾,消极避战,一再强调北洋水师军力不济,这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也难怪翁同龢等清流人士对李鸿章异常不满,群起而攻之。由此可见,翁同龢的极力主战是没有什么过错的。至于战败后竭力攻击李鸿章,落井下石,一是为自己开脱,二是恨铁不成钢使然。

04结语

当然,甲午战败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李鸿章身上,他之所以不轻言战事,主要是他见多识广,明白自己和日本的差距,知道北洋水师只是个裱糊的业绩。伟人曾评价李鸿章是“舟大而水浅”,在晚清那样的政治环境中,受掣肘的因素太多,他的见识和才干不能充分发挥。而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是“道德治国”的典型代表,虽极力鼓吹战争,但空谈的成分比较大,也有误国之嫌。翁李之争,其实也是晚清的一面镜子,在争斗中,也慢慢把大清的国力损耗完毕。要说谁应该担主要责任,其实就是以光绪和慈禧为代表的大清最高统治者。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为参照,洋务运动的目的虽然也是变法图强,但只重视学习技术而忽视学习体制,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师战败。而10月10日,慈禧隆重庆祝自己的60大寿。在一派歌舞升平中,在辽东日军的隆隆炮声中,帝国的黄昏终于来了。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3 阅读:477
评论列表
  • 2021-04-01 14:00

    搞笑了,虽然翁同酥挺蠢,但军舰买来不出战那用来做什么,当摆设嘛?最搞笑的是北洋水师是在港口里被全部歼灭的,出战最多是打输,不出战躲家里被人家全部歼灭

凭阑听史

简介:拨开时空的烟云,洞察历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