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罗密欧中国史(上):你买我推,我买不行,为啥卖不好?

怜晴谈趣事 2024-07-03 15:03:29

在这个世界上,被叫做法拉利的品牌有很多,东瀛法拉利,柳州法拉利,还有下周回国的法拉利~

但真正能跟法拉利攀上亲戚的,还得是意大利老乡、平民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

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人们一提到阿尔法罗密欧,各种溢美之词就像对刘亦菲的爱一样控制不住:天生的操控机器、F1赛事首位冠军、曾经的纽北最速四门房车、勒芒和房车大师赛的昔日王者,意大利黑手党的好伙伴、法拉利员工私下最爱开的品牌、Jeremy Clarkson的心头挚爱……

那么,这代价是什么?嗐,卖不出去呗。

整个2023年,阿尔法罗密欧在全球卖出68000辆车,但在车迷众多的中国,销量却还没过千。实打实的叫好不叫座,销量甚至不如……

算了,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个能和阿尔法罗密欧完全对标的品牌,那么这样一个品味独特的汽车品牌,为啥在中国没人买呢?

本期二楼话题,我们就聊聊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的故事。

要聊为什么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叫好不叫座,就要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阿尔法罗密欧,1910年诞生在跑车王国意大利米兰,前身是一家法国汽车公司在那不勒斯的分公司,独立之后改名叫ALFA,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的缩写,伦巴第汽车制造厂,类似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或者你们老家的肉联厂。

当时的logo长这样,外面一圈,上面是ALFA,下面是MILANO,左右是代表意大利皇室的萨沃伊结,里面的圆形,左半边是代表米兰市徽白底红十字,右半边是米兰的另一个标志:Biscione巨龙。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这个logo几乎没有太大改动,无非是字母、图案加加减减。

1915年,ALFA没抢到军方合同,公司陷入困境,一个名叫尼古拉罗密欧的有为青年伸出援手,买下了ALFA公司,公司名也顺便改成了ALFA ROMEO,不是传说中跟伽利略处对象的罗密欧,而这个名字在我们喜欢缩写的语境里,就变成了车迷口中的阿罗。

阿罗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赛道而生的,各种车型在各类赛事上开始崭露头角。

这也是那个年代老欧罗巴车企的相同套路:赛场上拿名次,然后做民用车,大部分车企的创始人,要么就是赛车手,要么就是狂热的赛车爱好者。

1920年,阿罗迎来了一位天才赛车手:恩佐法拉利。

这位老神仙当年应聘菲亚特失败,主动调剂到了阿罗车队当试车手,后来也参加比赛,成绩一度非常不错,跟另外三位赛车手组成了铁四角,在赛场上所向披靡。

但其中一位:西沃奇的运气不好,实力有,但几乎没拿到过名次,1923年,西沃奇想着,把我的好运气也分给你们哥仨吧,于是设计了个代表幸运的四叶草logo,四边形的白色底图和四片叶子代表哥四个的友谊。

后来西沃奇试车时不幸身亡,四叶草logo却依然还在,只是白色四边形变成了三角形,代表少了一个人,从此以后,白底三角形的四叶草,就成了阿罗历代车型最强性能版翼子板上的标志。

但性能强不代表经营的好,在随后的百年时间里,阿罗被几次变卖,一边四处要饭,一边疯狂的生产各种经典车型。

到1986年,阿罗被菲亚特收到旗下,而在此之前,法拉利早已被菲亚特拿下,所以阿罗和法拉利两家算是实在亲戚。

到2016年法拉利正式独立之前,两家有不少技术是共享的,比如大家最熟悉的Giulia和Stelvio的四叶草版本,它们搭载的2.9T V6发动机基本就是法拉利3.9TT的阉割版,平民法拉利的名号实至名归。

长久以来,阿罗被赋予了浪漫、优雅、运动的灵魂,是最能代表意大利的名字之一,但浪漫不能当饭吃,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好的销量也不过20多万辆,被菲亚特收购后,快速增加销量快速盈利成了一件非常紧迫的事,已经崭露头角的中国市场,此时也进入了菲亚特的视线。

对阿尔法罗密欧来说,中国是个大市场,但不是个好市场,比如我在墙外一篇介绍阿罗的文章下面,找到了一条10个月前的评论:中国人的品味跟德国人一样差,他们不久以后就会在两个前排座椅之间装个55寸电视……

虽然难听,但一针见血,这样的市场,跟阿罗必然是八字不合。

阿罗第一次来到中国,倒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晚,最晚上世纪七十年代,阿罗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到了香港和台湾,Guilietta、GTV之类的车型已经在街上跑了,而且根据港台一贯的奇妙翻译,品牌名也叫成了爱快·罗密欧。

但阿罗进入大陆确实晚了一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阿罗的母公司菲亚特就已经来到中国,就侯爷搁房顶上那个菲亚特126P。

到了世纪之交,菲亚特和南汽成立了合资公司,阿罗也跟着母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开始往国内倒腾156和166车型,售价基本30万起跳。

对比当时的同级车,贵了不少,过于个性的设计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个人买家不多,意大利大使馆倒是买了不少。

悄悄摸摸卖了一些年之后,母公司菲亚特在中国越混越差,2007年年底,南京菲亚特宣布破产,菲亚特把股份一块钱卖给南汽。

但规矩是死的,意大利人的心眼是活的,在南京菲亚特破产之前,菲亚特就已经在中国寻找下一个接盘侠了,两个备选项是上汽和奇瑞,其中跟奇瑞搞的是比较火热的。

2006年10月前后,菲亚特和奇瑞就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

双方准备在芜湖搞一个合资公司,从采购奇瑞acteco发动机开始,逐步转向整车合资,车型都准备好了,一个阿罗159,一个菲亚特D200,菲亚特的意思是,这车你就造吧,一造一个不吱声。

但是阴差阳错之下,两家的合作没能成功,2007年7月前后,谈判破裂,奇瑞这边是因为跟克莱斯勒签了战略合作,准备用自己的车贴牌克莱斯勒出口美国,而菲亚特方面能提供的车型太少不说,也肯定卖不好。

菲亚特那边是因为7月份传出了上汽很快准备收购南汽的消息,想着能和上汽牵牵小手,也暂时搁置了和奇瑞的谈判。

双方一来二去,谈判在8月初破裂,更离谱的是,双方本来都期待的更好的选择,最后也都没成功,奇瑞没卖到美国,菲亚特和上汽也没牵手,只是可惜了阿罗,本来能早一点进入中国的。

不过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消息吗?有两个欧洲品牌准备用奇瑞的纯电平台,大家推测最靠谱的两个就是阿罗和玛莎拉蒂,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

0 阅读:0

怜晴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