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实现“亿度千秒”意味着什么?

成熟明月科技 2025-02-15 03:22:19

1月20日,那天所有关注聚变能的小伙伴们都沸腾了,合肥那边发来消息称,EAST实验室那边又有新记录诞生了。

这次的新记录是什么呢?

是时长?

不,是温度!

1亿度!

而且这个温度保持了1066秒!

只有1066秒?

没有吧?

这可是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都没谁能做到的事情,这1066秒直接打破了EAST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就算是世界纪录也没有因为时间过于短暂而不值一提。

聚变能是什么?

这么惊人的成就,科学家们也是十分高兴,大家都知道EAST是什么,这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相当于中国人民心中安放在合肥的黑科技成就展示厅。

它在2006年建造完成之后,一直不知疲倦地高负荷工作着,虽然EAST是用来做聚变能研究的,但是说起来它本身并不是聚变能发电设备。

毕竟不会有人傻到自己家就装个聚变炉了吧?

所以不要问EAST为什么不拿出来给中国百姓供电之类的问题。

我们还是要搞清楚聚变能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这个誊本奇迹才能够被创造出来,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经历了不可思议的研究过程。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原子核之间的能量释放方式,这两种方式就是“裂变”和“聚变”。

在1920年间,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罗素·约里发现:在两个氢原子之间发生的结合反应,会导致一个氦原子的形成以及能量的释放。

因此,我国科学家预测:如果将三个氘核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核反应产品—一个氦核以及含有分裂中所释放出多重能量的两个中子。

在1930年间,澳大利亚科学家费米和以色列科学家索尔克表示,在两个氘核之间进行碰撞,可能会导致一个氘的裂变,形成一个氦。

通过核聚变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到足够使物质的温度上升到数千度。

这两个国家贡献最大的两位科学家也得到了1938年诺贝尔奖,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而在1952年间,这一理论再次被证实,这也是人类首次掌握原子弹爆炸背后真正的奥妙。

原来在爆炸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正是科学家们通过计算得出的氢弹中每克氘氚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相当于可燃煤的几千倍。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深藏不露,仅仅过了几十年,它就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亿度千秒”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核聚变进行了许多试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开发出四十多种先进材料,并对遍于时光中的材料进行了长达11000秒的检验。

此外,我国还成功研制出专业的人造太阳,时光进一步延长至1066秒,为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人不禁感到好奇: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能够获得多少动力?

科学家们解释说:这些材料来自于海水,可以从海水中提炼出大量的重氢和氚,这些重氢和氚可以利用它们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他们估计,当1千克的重氢和氚通过核聚变转化为氦时,其核融合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相当于300升汽油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这分量可不轻哦!

能够实现超过1066秒的时长,意味着拥有更长久的动力供给。

这也标志着我国在聚变能源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向工程实践又迈进了一大步。

颗粒间磁约束外泄,不仅需要超高真空,还必须具备超大电流和超强磁场。

因此,每个世界粒束机都是一项技术上的挑战,我们必须独自攀登。

这次韩国实验数量上有一些进展,但颗粒之间还没有锁定接触。

所以中国人刚刚宣布的新纪录是唯一具有实质性的突破!

这也是中国在超过十年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

科研成果改变人类未来?

核聚变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既有化石能源的丰富,也有清洁低碳的优点。

其设计过程充满挑战,但一旦成功,将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一重大发现有助于保护环境,并致力于推动人类星际航行。

至于核聚变能源将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足够让无数企业家和发明家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

核聚变,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形式,其意义不仅存在于其丰富性和清洁性方面,更在于它能够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首先,在丰富性上,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全球性煤炭资源短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能够获得100亿吨以上的水资源,通过海水提炼,就可以实现更高比例的数字,那么这一切将会极大地改变我国能源结构。

其次,在清洁性方面,目前传统能源过度消耗,对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尚未达到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还导致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然而,如果能够开发清洁稳定的能源形式,将会显著降低依赖化石燃料、减少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最后,在未来应用方面,核聚变发电场需更多的人力资源进行维护。因此,培训无专利经验的人才将成为国家人才强国行动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必要工作。

0 阅读:0

成熟明月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