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日本第二大汽车企业本田合并谈判破裂的日本第三大汽车企业日产汽车,投入了第三代混合动力系统 “e-POWER”,宣告东山再起,备受关注。其核心是油耗比现有系统改善 15% 以上。
日产汽车在本月中旬召开的 2024 年度第四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公布了未来的新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从 2025 年开始推出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的新车,随后陆续推出新型轻型车和大型小型面包车。
此外,日产还将把下一代日产 “聆风” 和新型紧凑型电动汽车投放到中国市场,以强化新能源汽车(NEV)电动汽车产品线。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代混合动力 e-POWER 的研发。与第一代 e-POWER 相比,油耗提高 20%,成本降低 20%,同时大幅提升性能。
特别是高速行驶时的油耗比第二代 e-POWER 提高了 15%。日产以在欧洲达到顶级油耗水平为目标。日产还致力于汽车的智能化。计划到 2026 年将日产独有的智能驾驶舱和新的驾驶辅助技术应用到新车上。
日本销量排名第一的轻型电动汽车 日产樱花
此外,日产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引入门到门的自动驾驶技术,并将 2027 年在日本实现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商业化作为目标。通过这些新车投放和市场扩大战略,日产计划从 2025 年到 2026 年,通过产品线更新和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来增加销量。
日产的这些新车计划被分析为是对汽车行业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潮流的积极应对。特别是强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和电动汽车(EV)是为了应对各国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问题在于,这些新技术的研发和新车的投放需要数百亿日元的投资。日产能否通过如此巨额的投资实现收益提升是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本田和日产去年 12 月突然宣布将进行合并谈判,吸引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但仅仅两个月后,谈判就破裂了。
两家公司在电动汽车和软件等技术在汽车行业崭露头角的过程中,被认为反应相对迟缓。因此,在中国、东南亚等地也遭遇了困境,于是仓促地展开了合并谈判。两家公司若合并,将超越现代汽车集团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企业,这一点也引起了韩国汽车行业的关注。
然而,本田方面提出将日产变为子公司的方案后,谈判陷入了破裂。起初,双方原本计划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然后本田和日产以平等的条件成为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推进一对一的合并。专家们曾预测,由于销量急剧下降导致业绩不佳的日产很难与本田实现平等合并。
这些预测成为了现实。日产本月初拒绝了本田提出的子公司方案,实际上终止了合并谈判。主流观点分析认为,从日产的立场来看,其汽车历史比本田更长,甚至以 “技术日产” 而自豪,实在无法接受成为本田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