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开启夷陵之战,为何不带军师诸葛亮?

靓仔观史 2025-02-19 17:47:21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蜀汉跟东吴展开的一场关键战役,给那时的政治局势带来了深刻的作用。在这场战事里,有个应该仔细琢磨的事儿,就是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时候,为啥没把诸葛亮带上。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时候,诸葛亮没有参加,这其中的原因,大概可以总结成两个重要方面。

其一,在刘备离世前,诸葛亮于蜀汉政权里,更多是充当着擅长处理内政事务的人才这一角色。

第二点,刘备得要一个绝对能信任的人去把后方稳住,在当时那种情形下,诸葛亮就是担当这个重要任务的最佳人选。

【诸葛亮,仅出谋划策】

回望过去,诸葛亮是在刘备来到荆州并投靠刘表之后,才为刘备做事的。

不少人或许会把博望坡之战跟诸葛亮关联在一起,然而事实上,真正历史中的博望坡之战,并不是像小说《三国演义》讲的那样,在赤壁之战前发生,而是在官渡之战结束刚过一年多的时候出现的。

在这场战役里,全程都是刘备亲自指挥作战的。那个时候,诸葛亮还没真正出来辅佐刘备呢,所以这场战斗他也没参加。

诸葛亮自打出山后,确实给刘备献了不少计策,还拟定了好些意义重大的发展策略,像众人皆知的“隆中对”,给刘备勾勒出了三分天下的壮阔图景。不过,在挺长的一段日子里,他在军事指挥这块儿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并不多。

在那场关乎三国命运走向的赤壁重大战役里,诸葛亮其实没有参与实际的指挥。从历史上来看,真正指挥赤壁之战的是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是周瑜在赤壁把曹军打得大败,造就了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诸葛亮,军事参与度低】

赤壁之战完结以后,诸葛亮很快就在刘备的队伍里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立马给刘备提议,让其向南去拿下荆南四郡。在拿下荆南四郡时,刘备的队伍推进得挺顺利,基本上没碰着强劲的抵抗势力。

就算偶尔会有一些规模不大的战斗,那也大多是关羽、张飞这些勇猛的将领带领军队去攻打。成功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让诸葛亮承担重要职责,诸葛亮从此在刘备集团的内部事务里开始表现出色。

随后,刘备打算向蜀地进发,和刘璋关系恶化后,诸葛亮与张飞等人即刻率领军队赶赴益州予以援助。在行军过程中,众多战斗主要是张飞、赵云等将领来指挥的,诸葛亮没有过多地插手具体的军事指挥事务。

刘备成功攻占成都后,诸葛亮获任军师一职。

不过,这时候他的主要任务并非率军打仗,而是留在成都,负责给刘备的军队筹集各种物资,确保后勤能够得到供应。

得这么说,在汉中之战发生之前,诸葛亮对军事方面的介入程度是比较有限的。

虽说在一些重要的战略决定方面,刘备会诚恳地接纳诸葛亮的建议,然而在实际的军事行动开展过程中,诸葛亮主要承担的是后勤以及内政方面的工作。

【诸葛亮,管理蜀汉后方】

汉中之战完结后,形势有了些改变。之前深受刘备倚重的军事谋士法正猝然离世。法正的死,使刘备觉得身边缺少可以独挡一面的专业军事能人。

这会儿,刘备也许已经着手重新看待诸葛亮在军事领域的潜能与价值了。但是,接下来出现的吕蒙白衣渡江这一事儿,完全扭转了局面,也使得诸葛亮更为稳固地留在了负责内政的岗位上。

吕蒙身着白衣渡江,运用奇袭之术,顺利冲破了蜀汉的防御。原本在关羽后方、承担守卫江陵职责的糜芳,于关键之时径直向东吴投诚。

糜芳的投敌,让蜀汉遭受了极其沉重的打击。这不但使得关羽丧失了后方的强劲支撑,落得孤立无援的下场,最终战败被杀,还在蜀汉内部引起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糜芳的大哥糜竺,原先一直承担着刘备后方事务的全部责任,然而因糜芳的叛变投降,蜀汉当中的其他人对糜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信任问题。

虽说刘备本人或许依旧信赖糜竺,然而在此种情形之下,糜竺想要继续有效地把控蜀汉后方的局势,已然是困难重重了。

当下,在蜀汉政权当中,内政本领强,深得刘备以及众人信赖,而且还可以压制益州当地官员,能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就只有诸葛亮了。

要是刘备这会儿把诸葛亮弄到夷陵之战的前线去,那成都的管理可就麻烦大了。刘备的大儿子刘禅那时候还小呢,根本没有足够的政治经验跟能力去管那么大的蜀汉后方。

要是让刘禅来管理成都,那蜀汉的根基可就危险了,这带来的后果根本没法预料。

另外,有个不能小看的因素,是诸葛亮和东吴的关联。那时候,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在东吴很受器重。吕蒙偷取荆州后,孙权让诸葛瑾当南郡太守。

在这般特殊的局势中,要是刘备把诸葛亮派到夷陵之战的前沿,那便表明诸葛家的俩兄弟会在战场上直接交锋。如此一来,不光会使诸葛亮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还会给刘备造成没必要的舆论负担。

作为蜀汉之主的刘备,肯定会把这一点思量周全,因而他不会随随便便就决定让诸葛亮赶赴前线。

刘备离世前,诸葛亮大体上未曾独自统率过军队。诸葛亮头一回实实在在地独自统领军队,是他去平定南中那会儿。在这一战役里,诸葛亮彰显出了自身的军事才干和指挥智谋,使众人切实了解到了他在军事领域的出众本领。

针对刘备夷陵之战没带诸葛亮这一情况展开深入探讨后,我们能够发现,此决策并非是突发奇想,而是被那时繁杂的政治、军事以及人物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左右的。

它不但体现出诸葛亮于蜀汉政权里角色定位的变化,还从旁呈现了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的繁杂与微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