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2-05 02:27:45

中山市,这座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的璀璨明珠,不仅以其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名故事令人着迷。中山市,古称“香山”,这一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动人的故事。

一、中山市(香山)的古称历史

据宋朝《太平寰宇记》记载:“东莞县香山,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香山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着这片土地上的美丽与神秘。

早在春秋时期,香山的地理位置就已经被人们所知。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土著古越族人在香山岛屿捕鱼打猎和半定居。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域,晋代以后属东官郡地域,唐代则属东莞县地域。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入南海、番禺、新会三县的滨海地域,隶属广州。从此,香山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开始了其辉煌的历史篇章。

元明清三代,香山一直隶属于广州府。在明朝时期,香山还一度被称为“中山郡”,意为“中央山脉所在之地”。然而,这个名称并未长久保留,香山之名再次回归。

到了清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行政区划的调整,香山又曾被称为“新会县”,但这一名称也并未被广泛接受和沿用。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领袖和革命家,同年4月,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这一更名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也标志着香山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983年12月,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属佛山市管辖。1988年1月,中山市升格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从此,中山市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在珠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山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还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化城市。这里孕育了伟大的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精英。同时,中山市还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二、中山市下辖县区(镇街)的古称历史

中山市下辖多个镇和街道,每个镇街都有其独特的古称和历史背景。以下是对部分镇街古称历史的详细介绍:

1. 石岐区

• 古称:石岐(又名铁城)

• 历史背景:石岐是中山市的中心区域,也是中山市人民政府的驻地。石岐古时写作石歧,因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而得名。后取“风鸣岐山”吉祥意,写作石岐山。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建香山城时,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城内称铁城,城西仍称石岐。民国10年(1921年)拆城墙后统称石岐。石岐区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中山市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

2. 东区

• 部分地名古称:长洲(又名烟洲)

• 历史背景:长洲位于中山市区西缘,因所处沙洲狭长而得名。又因朝暮时刻沙洲沿马山上空烟雾缭绕,“长洲烟雨”为石岐一景,故雅称烟洲。长洲地区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3. 西区

• 部分地名古称:员峰(又名员山仔)、渡头

• 历史背景:员峰相传元初由施、伍、吴等姓人建村,因村处员山南麓而得名员山仔村。清光绪初年称下员山村。民国期间乡人认为峰比山高,改称员峰。渡头则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建村于石岐河南岸,岸边筑船渡码头,俗称渡头。这些地名见证了西区地区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貌。

4. 南区

• 部分地名古称:恒美

• 历史背景:恒美在中山市区西南6公里处。南宋末李姓人从新会河塘村迁此。恒美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5. 中山市其他下辖镇的古称历史

• 小榄镇:古称大榄都,因镇区地处凤山四周,凤山形似橄榄而得名小榄。小榄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山市的重要工业和商业中心之一。

• 黄圃镇:因镇区附近山坡曾盛长黄菊如天然大花圃而得名大黄圃,后简称黄圃。黄圃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

• 翠亨村镇:清康熙年间蔡氏来此建村,因村近山坑人称蔡坑村。后人见山林青翠以方言谐音于道光初改名翠亨,寓“万事亨通”之意。翠亨村镇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也是中山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 古镇镇:传说北宋末有古氏族人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初称古溪。清中叶已渐成圩镇遂改为古镇。古镇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而闻名遐迩。

• 民众镇:清末成圩。民国19年(1930年)间黄泽生从番禺迁此建民众茶室因此得名民众圩。民众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著称。

• 东凤镇:镇因圩名。1958年建圩取东海、凤仪、凤鸣三乡之首字名东凤。东凤镇以其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而闻名于世。

• 南头镇:清道光年间建圩名南和。同治三年(1864年)因处坡头沙之南改名南头圩。镇因圩名。南头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而备受瞩目。

• 阜沙镇:清初有人聚此垦耕后形成集市称浮圩,因处浮圩山南麓而得名谐音埠圩。阜沙镇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农业文化而著称。

• 浪网镇:中山市辖镇之一,其名称和历史背景也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虽然浪网镇的具体古称可能因历史记载的不完整而难以考证,但它在中山市的历史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中山市古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山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古称文化不仅是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了传承和发展古称文化,中山市采取了多项措施:

1. 加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修缮:中山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对多处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址进行了修缮和保护,使其得以延续和传承。

2. 举办历史文化活动:中山市经常举办各种历史文化活动,如孙中山文化节、小榄菊花会等,通过活动的举办让市民和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山市的历史文化和古称故事。

3. 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山市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山市的历史文化和古称故事,从而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4.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中山市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综上所述,中山市及其下辖县区(镇街)的古称历史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这些古称不仅记录了中山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也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山市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古称文化,让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0 阅读:2

熙来攘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