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2-05 02:27:45

潮州市,这座位于广东省东部的历史名城,自古以来便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潮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潮州市及其下辖县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拥有众多的古称,这些古称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变迁,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对潮州市及其下辖县区古称的详细介绍及其历史信息。

潮州市(曾用名:义安郡、潮州府等)

• 秦汉时期: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潮地属南海郡。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建南越国,潮地归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越国亡,潮地仍属南海郡。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潮地属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郡立义安郡,这是潮地郡一级建制之始。

• 隋唐时期: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在原义安郡境立潮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大业三年(607年)罢州复郡,潮州曾一度改为潮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潮州。唐朝垂拱二年(686年),从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设置了漳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潮州改称潮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潮州。

• 宋元时期:宋代仍称潮州,隶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潮州为潮州路总管府,隶属广东道。

• 明清时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隶属广东布政司。清承明制,仍称潮州府。

• 民国时期:民国初,废潮州府,改置潮州安抚使,驻汕头;后经历多次改制。

• 新中国成立后:设潮汕临时专署、粤东办事处、粤东行政公署。1953年以潮安县城关镇设为潮安市,后几经变革,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

潮安区(古称:海阳县)

• 早期历史:海阳之名由来已久,与“潮阳”同义,即海潮之北谓之“海阳”,与揭阳、潮阳并称“潮汕三阳”。自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义安郡设立后,海阳县便是义安郡的重要组成部分。

• 唐宋时期:唐代时,海阳县是潮州下辖的重要县份,是潮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宋代,海阳县继续在潮州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制盐、陶瓷等行业较为发达。

• 元明清时期:元代属潮州路。明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开发,海阳县的经济更加繁荣,成为潮州府的首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培养出了许多进士和举人。清代,海阳县依然是潮州府的核心县份,其县城是潮州府的治所,是潮州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 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东省海阳县同名,改为潮安县。

•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析出潮州镇和近郊置潮州市,1959年撤销潮州市并入潮安县,1979年恢复潮州市(县级),1983年撤销潮安县并入潮州市,2013年6月28日,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州市潮安区。

饶平县(古称饶平)

• 建县前:饶平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秦汉时期,这里属于南海郡揭阳县管辖。在东晋时期,归属义安郡。隋唐至宋元时期,随着潮州地区的整体发展,饶平地区也逐渐繁荣起来,人口逐渐增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

• 明清时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饶平县,县名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饶平县的设立,加强了明朝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和统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清朝时期,饶平县隶属潮州府,在这一时期,饶平的农业、渔业和海上贸易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地处沿海,饶平也是海防的重要地区,清朝政府在此设立了一些军事据点和防御设施。

• 近现代:民国时期,饶平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但始终保持着县的建制。新中国成立后,饶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署、汕头专区等。1991年,汕头市一分为三,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

0 阅读:1

熙来攘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