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吕后去世后,周勃、陈平等权臣在未央宫展开了血腥清洗,杀尽了诸吕。吕后所指定的皇帝刘弘不再适用,大臣们决定另立新君。经过权衡,代王刘恒被选中。代王进入长安,心中忐忑,谨言慎行,最终稳坐皇位,成为汉文帝。周勃因功劳显赫,权势滔天,其子周亚夫也展露出不凡的才华。文帝心中如同有刺,无法容忍周氏家族形成真正的将门世家,开始对周勃进行打压。有人揣测出文帝的心思,前来谏言,提到诸吕的骄横,众臣齐心剿灭,周勃当时掌握兵权,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居功自傲,面露骄矜之色,陛下可不能放任,否则会失去君臣之礼。皇帝早在等待这样的言辞,听后自然从善如流,察纳谏言。从此,文帝对周勃愈加严肃,面色冷峻,令周勃心中忐忑不安。
某日朝会后,文帝询问周勃,国家一年审理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被问得愣住,思索半天无从回答,只得说不知道。接着又问,全国每年收支的金钱有多少?周勃仍然答不上来,冷汗直冒。皇帝讽刺道,你的业务不精,丞相恐怕是当得不称职。周勃回到家,觉得事情不妙。皇帝明明清楚,丞相不必知晓这些政务细节,今天的问询显然是对他的敲打。有人提醒他,你曾经诛灭诸吕,立代王为帝,威震天下,现在又受朝廷厚赏,仍然身居丞相,时间一长,恐怕会招致大祸。周勃愈发心惊,于是请求辞去丞相职务,皇帝同意了。
周勃辞职回到封地,心中仍不安。每当有朝廷官员前来绛地,他都怀疑是皇帝派来抓他的,便全副武装,家丁们也穿上盔甲,前去与来访官员交谈。官员们对此感到困惑,消息传到皇帝耳中,竟变成了周勃要造反的谣言。皇帝将他抓入监狱,令廷尉审问。周勃心中惶恐,不知如何应对。言辞不清,必然显得心虚,造反之事恐怕是真的。狱卒也开始欺凌他,时常对他进行折磨和侮辱。后来,家中送来一笔巨款,一千两黄金让狱卒变成了他的同盟。
当年,吕不韦带着嬴异人逃出邯郸时,贿赂守门人六百金,出手时让人无法拒绝。周勃的家人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狱卒开始为他出主意,建议周家人请公主作证。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公主,又联系上了皇帝的母亲薄太后。薄太后听后大怒,朝皇帝怒斥,你是不是傻,周勃当年诛灭诸吕,手握重兵,难道会反叛?皇帝连忙向母亲解释,我明白了,周勃确实无罪,狱卒刚才也证明了他的清白,今天就让他出狱。周勃出狱后感慨道,我曾统帅百万军队,如今才明白,狱吏的权势更为可怕。六年后,周勃郁郁而终。
02韩安国在梁国任职,担任中大夫。七国之乱时,韩安国献计梁王坚守睢阳,助张羽击败吴军,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因受人牵连入狱,狱吏田甲不断欺凌他。韩安国质问,你如此折磨我,不怕我东山再起吗?田甲冷笑道,你要复仇,我就用尿浇灭你。此后田甲更加猖狂,肆意凌辱韩安国。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母亲窦氏偏爱他。景帝为了讨好母亲,对梁王极尽封赏,给予许多特权。刘武也毫不客气,全部接受。景帝本就小气,心中暗恨刘武。此时,韩安国作为梁国使者,调和两国关系,劝说景帝重新厚爱梁王,因而在窦太后心中留下极好印象。等到梁国内史出缺,太后立即想到了韩安国,直接让景帝下旨,任命他为内史。
韩安国因此出狱,从囚犯跃升为二千石官员。田甲闻讯,弃官逃跑。韩安国发出消息,若田甲不回来就任,我便灭了他全族。田甲只得回来,脱衣露胸前向韩安国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继续撒尿了!像你这种人值得我惩罚吗?一番揶揄后,最终没有为难田甲,反而善待了他。
03元狩四年,汉军继续进攻匈奴。李广向武帝多次请求出征,终于获准,武帝任命他为前将军,受卫青节制。大军出塞后,卫青从俘虏那里得到了单于的确切位置,于是将李广调往东路。李广不同意,他知道东路绕远,且没有向导和补给,根本不适合行军。李广说,我是前将军,您却让我走东路,我与匈奴交战多年,今天终于有机会与单于决战,我要与单于一决胜负。卫青离开时,皇帝交代过,李广年纪大了,不要让他直面单于,担心他打不过。而且,亲信公孙敖刚丢了列侯,卫青想把立功的机会留给公孙敖。因此,强令李广按信上所写的去执行,李广无奈只得愤懑地向东进军。李广在东路上果然迷路,兜兜转转很久,直到卫青胜利班师,才在路上遇见,错过了整场战役。
战后,卫青追究李广未能及时会合的责任,让他去大将军幕府陈情受训。李广说,迷路的是我,跟校尉们无关,我愿意受审。李广走在路上,心中无比压抑,六十多岁的人了,竟还要面对小吏的肆意欺凌?罢了,罢了,他拔刀自刎。

04霍光准备废掉刘贺时,满朝无人发声,唯有大司农田延年站出来,称国家危在旦夕,今天必须做出决断,群臣中最后响应的,我请求用剑将他斩首!废帝之事便顺利通过。后来,田延年私吞公款三千万钱,有人举报至汉宣帝。对于霍光亲信犯错,宣帝自然要求彻查到底。霍光想保下田延年,私下问他,如果真有此事,我来帮你开脱。田延年却坚决否认,称没有此事,是别人诬陷我。大司农是九卿之一,田延年要面子,不愿在霍光面前丢脸,想硬扛过去。霍光平静地说道,若果真没有此事,那就让人彻底查清,希望你能经得住。
田延年回到家中,霍光又派人来说,到狱中安心听候审理,不会冤屈你。田延年一口唾沫吐在地上,回应道,指望官府宽恕,我谢谢他们了。我没有脸面去监狱,更不会让天下人指指点点,也不愿让狱卒们折磨我。田延年把自己关在家里,袒露半边身子,手里握着刀,在屋内走来走去。终于,听到外面传来宣读逮捕文书的鼓声,自刎而亡。
05周勃、韩安国、李广、田延年,皆为当世权贵,风云人物,却敌不过狱中小吏。周勃感慨道,我曾统帅百万军队,如今才知道,狱吏的权势最为可怕!韩安国不愿为难折磨过他的狱卒,一来是他心胸宽广,二来或许是担心再次入狱,提前积累一些善缘。李广、田延年宁可自杀,也不愿遭受狱卒的凌辱。
比起死亡,狱卒更为可怕。原因在于,狱卒拥有合法的伤害权,在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拥有无限的解释权。火棍便是天条,鞭笞即为规矩,锁链谓之常例,一切随心所欲。即便是当朝权贵,到了这里,犹如猛虎落入陷阱,无计可施,任人宰割。周勃、韩安国在牢狱中走一遭,深有体会。
此外,不对称身份带来的侮辱,更加伤人。昔日的辉煌,入狱后尊严尽失,巨大的落差足以摧毁当事者的内心。狱卒们乐于对权贵进行身份上的羞辱,昔日越显赫

,摔得越重,越是残忍,越是痛快。因此,李广、田延年宁死也不愿给小吏们践踏的机会。
06大明最后一位良将孙传庭主张稳守潼关,惹怒崇祯,将其下狱三年。出狱后,仍被派往前线迎战李自成。孙传庭无奈,带领五千残兵赴死。临死前,他感慨道,我明知此去必败,但大丈夫怎能再次面对狱吏。
一千七百年过去,狱卒之威,丝毫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