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三强前三季度在中国销量对比:奔驰51万辆,奥迪47万,宝马呢

沧海阅览 2024-11-11 14:54:3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奥迪、奔驰、宝马

奔驰前三季度销量

数字,往往是最冰冷无情的真相。

2024年前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51.22万辆,同比下滑10.2%,这个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品牌正在经历的阵痛。

要知道,中国可是奔驰最大的市场,这样的销量跌幅,对奔驰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信息来源:

金融界:在华销量下滑12.9%,奔驰三季度净利“腰斩”

奔驰在华销量51.22万辆

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车型都在走下坡路,GLC这款中型SUV的销量反而有明显提升。

这说明奔驰并非全线溃败,市场上仍有其立足之地,但与此同时,另一款主力车型GLE的销量却出现了下滑,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折射出奔驰在产品策略上的困境。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利润的大幅下滑,奔驰汽车部门的息税前利润暴跌64%,这个数字简直触目惊心。

GLC

要知道,豪华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高利润率,利润的大幅缩水,意味着奔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正在被严重削弱。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奔驰在中国市场如此尴尬的处境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质量问题,近年来,奔驰在中国市场频频爆出质量问题,从"断轴门"到大规模召回,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

断轴

要知道,对于豪华车品牌来说,质量就是生命线,一旦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想要重建就难上加难。

其次,售后服务的不佳也是一大痛点,还记得那个"西安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事件吗?以及如今“雨布迈巴赫”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

更折射出奔驰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普遍问题,在这个"用户为王"的时代,糟糕的售后体验无疑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迈巴赫

而且,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让奔驰倍感压,一方面是传统对手宝马、奥迪的紧追不舍,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车企和国产豪华品牌的崛起。

在这样的夹击之下,奔驰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很容易就会失去市场份额。

那么,奥迪在前三季度的销量如何呢?

迈巴赫

奥迪前三季度销量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德系豪华品牌——奥迪,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在这个风云变幻的2024年,奥迪的表现又如何呢?

根据大众集团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奥迪品牌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约47万辆。

这个数字乍一看似乎还不错,但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它比奔驰少了整整4万辆。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去掉四个环的奥迪新品牌,能否挽回低迷的销量和跌了九成的利润?

47万辆,意味着奥迪平均每天在中国卖出大约1700辆车,这个数字放在普通品牌身上可能会让人欣喜若狂,但对于一向高傲的奥迪来说,恐怕还不够让人满意。

其中,A6L一直是奥迪在中国的主力车型,它在行政级轿车市场与奔驰E级、宝马5系展开激烈竞争。

另外,Q5L作为奥迪在中型SUV市场的主打产品,也一直有不错的表现,至于新能源车型方面,e-tron系列虽然有所突破,但相比特斯拉等纯电动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6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奥迪在公务车市场的表现。

长期以来,奥迪一直是中国公务车市场的"常青树",特别是A6L,几乎成为了中高级公务车的代名词,然而,这个传统优势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产品牌的崛起也给奥迪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比如,红旗H9的推出,让不少政府部门有了新的选择,再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让奥迪在公务车市场面临新的挑战。

说到新能源,这确实是奥迪面临的一个巨大压力。

虽然奥迪已经推出了e-tron系列纯电动车型,但相比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以及奔驰EQ、宝马i系列等老对手,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显得有些慢热。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正在快速提升,如果奥迪不能及时跟上这个趋势,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

奥迪e-tron

总的来说,奥迪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表现可以说是喜忧参半,47万辆的销量虽然不算差,但相比往年的辉煌,似乎略显疲态。

特别是在公务车市场和新能源转型方面,奥迪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快速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将是奥迪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宝马在前三季度的销量如何呢?

奥迪

宝马前三季度销量

最后,我们来看看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中的另一位重量级选手——宝马。

作为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军品牌之一,宝马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着稳固的地位,那么,在2024年前三季度,宝马的表现如何呢?

宝马集团在2024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了47.72万辆汽车。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宝马第三季度利润暴跌61% 中国市场销量跌幅最大

乍一看,这个数字似乎与奥迪不相上下,甚至还略胜一筹,然而,细究之下,我们会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个销量同比下降了8.5%。

换句话说,相比去年同期,宝马在中国市场少卖了将近4.5万辆车,这个下滑幅度不可谓不大,显示出宝马在中国市场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尽管销量有所下滑,但宝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产品线方面,宝马正在积极布局,为未来的增长做准备。

宝马

新款BMW i4、BMW X3、MINI Cooper五门版等新车型即将上市,这些新产品有望为宝马带来新的增长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正在全面布局新能源领域,不仅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还将目光投向了氢能源技术。

据悉,宝马计划在2028年推出氢能产品,这显示出品牌对未来技术路线的前瞻性布局。

在品牌策略方面,宝马显然已经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因此,品牌致力于在各个细分市场布局新能源产品。

从紧凑型轿车到大型SUV,宝马都在努力推出相应的新能源车型,这种全面覆盖的策略,旨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抢占先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策略是本地化生产,众所周知,进口车型往往因为高关税而导致售价偏高,通过在中国本土生产,宝马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宝马

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还能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然而,宝马的这些策略能否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还有待观察,毕竟,中国的豪华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来自奔驰、奥迪等传统对手的压力。

还有特斯拉、蔚来等新兴电动车品牌的挑战,此外,随着国产豪华品牌的崛起,如红旗、岚图等,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红旗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整体销量有所下滑,但宝马在某些细分市场仍然表现出色。

例如,在豪华中型SUV市场,宝马X3一直是销量领先的车型之一,同时,宝马M系列高性能车型在中国市场也有着稳定的粉丝群体。这些优势为宝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他们三个的销量以及利润来看,能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销量、利润下降。

宝马X3

德系三强利润暴跌

在详细分析了奔驰、奥迪和宝马三大德系豪华品牌的销量表现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利润的大幅下滑。

这不仅仅是销量的问题,更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指标。让我们来深入探讨德系三强利润暴跌的具体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利润下滑的严重程度,宝马作为表现相对较好的品牌,第三季度利润同比暴跌61%,降至16.96亿欧元。

这个数字虽然在绝对值上看起来还不错,但如此大幅度的下滑无疑给宝马敲响了警钟,奔驰的情况稍好一些,第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48%,但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最令人震惊的是奥迪的表现,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仅为1.06亿欧元,同比暴跌91%,这个数字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德系三强利润暴跌并非偶然,其中有许多来自企业自身的原因,首先是产品质量问题的频发。以宝马为例,530Li传动轴异响事件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德系三强

这类问题不仅直接影响销量,还会损害品牌形象,增加维修和召回成本,从而侵蚀利润,其次是创新乏力,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落后。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德系三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们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在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等智能化技术方面也未能占据领先地位。

最后,“减配”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为了控制成本,一些车型取消了部分配置,这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利润率,但长远来看会损害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

奥迪、奔驰、宝马

除了自身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对德系三强造成了巨大压力,首当其冲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突破50%。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以传统燃油车见长的德系三强自然会受到冲击,其次是国产品牌的崛起,开始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中国汽车品牌(部分)

这些品牌不仅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先发优势,在智能化、本土化等方面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性价比,对品牌溢价的接受度降低。这直接影响了德系豪华品牌的定价策略和利润空间。

结语

总的来说,德系三强利润的大幅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这些品牌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不足,也凸显了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如何在这场变革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将是德系三强未来发展的关键。

1 阅读:858
评论列表
  • 2
    2024-11-12 18:38

    降本降的没有底线,产品力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最后只能用降价换销量。

沧海阅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