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中华书局权威发布了《唐诗排行榜》,一时间舆论哗然。那么,到底谁的诗作入选最多?榜首是哪一首?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唐诗排行榜》原名《唐诗影响力综合指数排序》,顾名思义,是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一份唐诗前100名的排行榜,反映的是诗歌的古今影响力,而非艺术价值。

这个排行榜不是任何人的主观定制,也不是专家票选出来的,而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兆鹏与团队根据客观数据、运用科学算法、耗时17年统计出来。

作者主要采集了六个方面的数据:古代选本入选量、现代选本入选量、历代评点量、研究论文量、文学史著作选介量、网络链接总数,前五项的权重分别为30%、20%、30%、10%、10%,第六项网络链接总数只作为参考,并未纳入计算。

在最终榜单上,有诗入选《唐诗排行榜》前100的诗人共37人,上榜诗作最多的十大诗人分别是:杜甫17首、王维10首、李白9首、李商隐6首、杜牧6首、孟浩然5首、王昌龄5首、刘禹锡4首、白居易3首、岑参3首。

从诗歌体裁来看,五律最多,占了26首,其次是七律和七绝,各占25首,然后是七古12首、五绝8首、五古4首。

排行榜前十分别是:第一崔颢的《黄鹤楼》、第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第三王之涣的《凉州词》、第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第五杜甫的《登岳阳楼》、第六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第七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送张丞相》、第八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第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十李白的《蜀道难》。

看到这个结果,如果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诗人跌出前十,相信很多读者是无法接受的:杜甫的《登高》在哪?说好的“七律第一”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哪?说好的“孤篇盖全唐”呢?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从《全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中选出100首进行排名,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读者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论数据怎么选、名次怎么排,都必然会引起质疑与非议,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缘此种种,该排行榜还一度引起过网络恶搞风潮,有才网友各显神通,其中不乏妙语。比如:“唐诗排行榜公布前夕,唐朝诗人纷纷表态,李白感到压力很大,杜甫表示相信政府,王维认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白居易承认夺冠有困难,唐太宗宣布本人及家属不参加比赛。”
贾浅浅的屎尿诗😂
诗人的影响力,个人前十排名: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杜枚、李贺、孟浩然、王之涣、岑参
回“雨夜听风”》 九年教育成空忙, 两目视斜还色盲。 凹女能呲一条线, 你也入裤握起枪…… 桃源本属幽静地, 渔人误撞到此方。 尔别乱走文墨处, 去嗅浅浅轮回香!
要论影响力,必定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女初长成,回眸一笑百媚生,比翼鸟连理枝,此恨绵绵无绝期。就是文盲我都不相信没听过[吃瓜]
排得有很大问题。前十基本上是冷门诗(除了几首),这果然是专家评的
癸卯正月初二午后寻古》 直隶衙门莲池园, 前朝重地转做闲。 先民不识眼前世, 后人说今又哪般?
专家都是贾浅浅之流,见怪不怪。唐诗三百首,千古流传的名句数不胜数,他看不到
武汉大学果然把黄鹤楼排在第一位
被定评的杜诗《登高》,从格律说,几无挑剔,可增权重,体现含金量!所以说,是评选方法有瑕疵造成。
除了登柳州城楼,其他九首诗都是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学过的
不知所谓[汗][汗][汗][汗]
回“雨夜听风”》 雨夜听风已癫狂, 写诗欲要比宗昌。 不知老张有大炮, 轰你娘呀轰你娘!
回“雨夜听风”》 胡言乱语尔逞强, 诗书八句挺张狂。 拿来手中仔细看, “窗前山雨夜浪浪”! 被你孔丘借来用, 凹女已经不良方? 还是别走桃李处, 当嗅浅浅轮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