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价格战反赚400亿:低价策略背后的“技术平权”与成本密码

鱼了间隙 2025-03-28 12:46:37

2025年3月25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达7771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34%,创下历史新高。在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比亚迪以“科技平权”为矛、垂直整合为盾,实现了销量与利润的双重跃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价格战中的逆势增长逻辑**

2024年,比亚迪通过“荣耀版”车型大幅降价,全年销量达427万辆,同比增长41%,全球新能源车市占率超30%。尽管低价策略拉低单车均价至15万元以下,但其汽车业务毛利率仍逆势提升至22.3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核心原因在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电池自供率95%、IGBT芯片自供率80%,使单车成本较行业均值低18%。此外,海外市场的高溢价贡献显著,出口41.7万辆(同比增71.8%),占总收入的29%,进一步优化了利润结构。

**技术投入与规模效应双轮驱动**

比亚迪将价格战的“底气”归于持续的技术投入与规模化生产。2024年研发支出达542亿元,同比增长36%,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其自研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下放至7万元车型,5分钟充电400公里的超充技术更颠覆行业标准。与此同时,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叠加供应链高效管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27天,较行业缩短31%),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成本护城河。

**高端化与全球化:未来的利润新引擎**

尽管2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达80%,比亚迪正通过多品牌战略向高端突破。仰望、腾势等品牌加速布局25万-168万元市场,2025年计划推出汉L、唐L等高端车型,并投建4000根千千瓦超充桩以提升技术形象。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泰国、乌兹别克工厂投产,滚装船队扩容,2025年出口目标80万辆,剑指“全球新能源车丰田”地位。

在“价格战”与“价值战”的平衡中,比亚迪以技术为内核、成本为杠杆,不仅守住了市场份额,更打开了利润增长的新空间。其路径证明:低价策略未必牺牲盈利,关键在于能否以创新重构行业规则。

0 阅读:0

鱼了间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