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争当五保户?最需要温暖的人正在寒心!

侃侃而社会 2025-02-23 03:40:28

十年前,村里人躲着“五保户”的帽子走,如今竟有人开着新买的电动三轮车争当贫困户。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本该雪中送炭的保障政策,怎么就成了某些人眼里的“唐僧肉”?

当救命钱变成唐僧肉,最该温暖的人仍在寒冬里发抖。张大爷守着漏雨的土坯房啃冷馒头时,李婶家三层小楼里的麻将声正穿透扶贫公示栏上的红印章。

这个魔幻现实的背后,是基层治理的“三重失灵”:扶贫干部拿着花名册在麻将馆找人签字,村会计的账本里养着永远“返贫”的关系户,公示栏里的名单年年相似却月月翻新。有位驻村干部曾私下苦笑:“我们不是在扶贫,是在养懒汉特困户”。

争当五保户的闹剧,暴露的是农村最尖锐的矛盾撕裂——当勤劳致富不如装穷卖惨,当诚实守信败给演技比拼,我们失去的何止是扶贫款的清白?那是整个乡村社会的道德根基在松动。

正如村口老墙上新刷的标语:“扶贫不扶懒,救急不救穷”。我们真正该心疼的,是那些攥着残疾证却坚持种菜的王瘸子,是明明够条件却把名额让给更苦邻居的刘奶奶。他们用布满老茧的手,守护着中国农民最后的风骨与尊严。

五保政策这本好经,不能被歪嘴和尚念成了养懒汉的咒语。给真正的困顿者撑伞,让勤劳者活得体面,乡村振兴的路才能走得不崴脚。毕竟,农民要的不是施舍的温床,而是公平的阳光。

0 阅读:99

侃侃而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