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精华20句,洞见古人智慧精髓!

国学府邸 2025-04-12 11:29:35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是宋朝四大部书之一。《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据说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完,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囊括政治、军事、科技、地理、人文、宗教等,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1-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

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

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

摘自《太平御览·火部·卷三》

解释: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

感悟:活到老学到老,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求知的心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我价值。少年当奋发,壮年莫懈怠,老年亦不可止步。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摘自《太平御览·学部·卷一》

解释: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感悟: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成功或学问的达成,离不开日常的持续努力。大事需从小处做起,持之以恒才能达成目标。

-3-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摘自《太平御览·文部·卷六》

解释:聪明智慧的人,要保持敦厚拙朴的态度,不可锋芒毕露。

感悟:即使拥有高超的智慧,也应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人应保持低调、谨慎、谦虚的人生态度。“愚”并非真愚笨,而是外显的质朴、谦和,以愚钝的姿态守住智慧,方能长久。满招损,谦受益。

-4-

君者,源也;水者,流也。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摘自《太平御览·治道部·卷一》

解释:君主是百姓的本源;水源是流水的根基。源头清澈流水就清澈,源头污浊流水就污浊。

感悟:君主德行决定社会风气,以身作则,保持清澈正直的品质,以便为国家和人民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家长、教师、企业管理者,都需谨言慎行,因自身行为会辐射周围。

-5-

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摘自《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十四》

解释:制定法令的人却自己犯之,凭什么统领部下呢?

感悟:上者必须以身作则,遵守法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团队。

-6-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摘自《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八》

解释: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

感悟:饮食不慎易致病,言语不慎易招祸。要谨言慎行,注重饮食卫生,以保健康平安。既管住嘴,又管住舌,体现古人对生理与社交安全的全面观察。

-7-

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

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

摘自《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二十四》

解释: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人们共同居住、和谐统一的道理全在这里了。

感悟: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人和谐共生,乃万物之根本。

-8-

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

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

摘自《太平御览·兵部·卷二》

解释:凡是军队都希望人多、思想一致;全军一心,就可令行而无敌于天下。

感悟: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团结一致,才能够发挥出最强大的力量,达到无敌于天下的效果。

-9-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摘自《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六》

解释:万众一心,可以成为坚固的城墙;众人交口诋毁,可以把金子熔化。

感悟: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人们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而后一句则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10-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

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摘自《太平御览·学部·卷九》

解释:人或有七尺之躯,死了也只占有一口棺材之地,唯有树立德行、弘扬名声,才能流芳百世。

感悟:人生有限,百年后不过黄土一抔,唯有品德高尚的人,生前名扬于世,死后精神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11-

人知药理病,不知学理身。

摘自《太平御览·学部·卷一》

解释:人人都知道用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却不知道通过努力学习来陶冶自己的身心。

感悟:很多人只重视身体治疗,却忽视修身养性。

-12-

喜过则不重,怒过则不威。

能以恬漠为体,宽愉为器,则为美矣。

摘自《太平御览·文部·卷九》

解释:如果高兴过分就显得不庄重,怒火太盛就失去威严。如果能以淡泊为主体,有着宽容喜悦的胸怀,那才是最好的境界。

感悟:此句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也是情绪管理的哲学智慧,主张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要保持平和,以冷静、淡泊的态度处世。

-13-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

虽有至知,不生而能。

摘自《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五》

解释:世上虽然有最贤明的人,他们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世上虽然有最杰出的人才,他们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感悟:学问和才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只有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14-

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摘自《太平御览·天部·卷三》

解释: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是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

感悟:冬日阳光温和,给人以温暖舒适,象征宽厚仁德,夏日烈日炎炎,酷热难当,暗喻严苛强势,令人敬畏难以亲近。

-15-

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也。

摘自《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八》

解释:如果使君子能够长期培育人才,那么天下太平安乐的日子就到来了。

感悟:用生长茂盛的植物来比喻人才的茁壮成长,希望人才能够成为栋梁之材。

-16-

凡药,上者养命,中药养性,下药养病。

摘自《太平御览》

解释:上等药物滋养生命,中等药物调养性情,下等药物治疗疾病。

感悟:上等药物,当是修德养命,常行善事,中等药物,则是节制欲望,颐养性情,下等药物,治疗身体疾病。

-17-

人之进退,唯问其志。

摘自《太平御览》

解释: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根本上取决于他的志向。

感悟:人生成败的关键在于心志的强弱与方向。唯有明确志向、坚定信念,才能主导自己的进退人生。

-18-

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

摘自《太平御览》

解释: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回”),月亮每月阴晴圆缺(“周”),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感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时间无情也无私,谁面对它都一样,警示世人莫虚度光阴。

-19-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摘自《太平御览》

解释:不在鸡鸣前早起,也不在日出之后才起床。

感悟:起居作息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既不可过度早起,也不宜懒睡晚起。过早起床会扰乱人体阴阳平衡,耗伤阳气。而晚起也易导致阳气郁滞、精神昏沉。

-20-

天道盈亏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摘自《太平御览·天部》解释:上天会使得自满的人受损,而使谦虚的人受益‌,大地的规律是转变高耸的流向低洼的,即地势高处的水流向低洼处,低洼的地方则得到滋润。鬼神的规律是加害盈满的而降福谦虚的。人类社会的规律是厌恶盈满的而喜好谦虚的。感悟:时刻要保持谨慎和谦虚的态度。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做事谦虚,方能有所进步,提升格局,做人要谦逊,才能受人敬仰。

8 阅读: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