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皮特休
编辑|皮特休
——【·前言·】——
“这些数字符号你都能看懂么?”
当年仅11岁的刘汉清捧着一本大学高数教材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身边人常常忍不住问道。
每每这时,孩子都会认真的点头回应,并试图将其中的奥秘讲给众人听。大家虽然完全不懂,但都会由衷的称赞一句“天才啊,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果然1980年,16岁的他在当年的高考中,以398.5分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在当时的年代那可真就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可始料未及的是,作为天之骄子的他,竟会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啃老”半辈子,直到50岁的时候,终沦为了低保户。那他究竟是如一步步何沦落到如此田地的?
——【·农村飞出金凤凰·】——
刘汉清,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祖辈都是农民,大家也从来没有和读书打过什么交道。
可偏偏这一辈里出来个“异类”,刘汉清。同龄的孩子还在为算数、几何题大费脑筋的时候,他却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浑然忘我、乐在其中。
小小的年纪就和那些数学天才一样显露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类似于微积分这种让大学生都十分头疼的东西,他却是爱不释手。
在别的孩子还在玩着游戏的时候,他独自在家中的房间里默默的和数字为伴,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也因此他常被同学调戏、排挤。
有一个叔叔看到小汉清如此聪慧,便存心想要为难一下这个小“神童”,给他出了一道他这个年纪本不应该会的数学难题。
没想到小汉清很快就解了出来,而且既快速又正确。事情传出后,周边的人们都知道了。
而他的父母也观察到他的智力出众,就带他去测智力,果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智商超出常人,并且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
为人父母,发现孩子在智商上有先天的优势,自是既骄傲又担忧。
骄傲的自然是自家孩子很有可能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而担忧的是,事情总有两面性,聪明也不一定全是好事。
孩子的未来总要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因为人生这条长路最后终究总要一个人走。
但小汉清似乎懂得父母的不易,凭借自己智商上的优势和对学习尤其是数学的热爱。
在他16岁那年,就以镇上第一名的成绩毫无悬念的考上了国内顶级高校——哈工大。
这可是个大事件,而且是天大的好事!村里出现了个大学生,还是个天才大学生,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村里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大家有的敲锣打鼓,或是互相贺喜,又是上门送出自己拿的出手的贺礼,仿佛是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一样。
身上背负着家人和乡亲们的期望,刘汉清第一次踏上了通往大学的征程。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天之骄子”,村子里的骄傲,会在不久后一飞冲天,成就一番大事业。
可万万没想到,他的大学生涯却是一言难尽。
——【·大学生活的“惊变”·】——
满怀憧憬的走进大学,他以为自己可以彻底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但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
这就与当时他选择的专业有关,本来他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赋,但要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高。
因此,在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当时的热门专业——建筑。
在大学生活的前两年,刘汉清成绩优秀,深受各位老师的喜爱。但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
据刘汉清自己说,他之所以迷上数学,是受了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的影响。
《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1979年,曾一度轰动了全国。但当时的刘汉清正在准备高考,并没有对此过多关注。
直到大三时的一天,也许是命中注定,他在学校图书馆里无意中读到了这篇文章。
此时的他再次被数学深深的吸引了,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我一定要成为下一个陈景润”。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对自己本专业越来越不感兴趣,一心沉迷于他的“数学世界”。
系主任以及辅导员发现后,也为他感到担心,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找他谈谈。
辅导员敲开了他宿舍的房门,一进门导员首先关心了他最近的生活情况和入学来他对本专业学习的看法。
也了解到他最近沉迷数学,希望他能兼顾于本专业的课程。就算再热爱数学,也要先拿到毕业证书。但此时老师的好心劝告,他根本听不进去。
导员看到这种情况,既是为他的前途感到担忧又无可奈何,开始尝试让他一个宿舍的同学和他身边的朋友有空多劝劝他。
到大四时,他因多门功课“挂科”而无法毕业。
因“热爱学习”而无法拿到毕业证,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全国高校中都是少见的。而他能真的成功吗?
——【·天才少年“堕落”回家·】——
那一年,刘汉清突然对父母说:我要回家,我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刘汉清的父母一生都没上过大学,不懂数学,更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什么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有什么魅力,才能让他们从小就懂事出息为之骄傲的孩子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
一开始他们以为只是孩子迟来的叛逆或是一时兴起,很快他就会改变心意。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汉清的不对劲,孩子仿佛着魔了一样痴迷于数学,荒废了几乎所有的其他东西,父母的劝告也一同被拒之门外。
最令家人痛苦的是,回到家乡的刘汉清不被乡亲们所理解。
在他们眼中,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连一张毕业证书都没拿到,那人就是废了。
刘汉清的父母更是十分苦恼,多少年来辛辛苦苦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不求孩子富贵发达后光宗耀祖,但求孩子能自食其力,独立养活自己。
看着儿子在家中一副精神萎靡、郁郁寡欢的样子,父母那是忧心忡忡。
在外界的风言风语和邻里相亲异样的眼光下,父母也曾想过逼儿子一把,让他重新融入社会。但尽管如此,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意愿。
可梦想哪里是轻易实现的,刘汉清的坚持和热爱并没有成功打通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大门。
要知道很多成就的背后除了夜以继日的验证和一心一意的热爱外,更重要的也许是万里挑一的幸运。
许多科学家同样是倾尽一生也未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就像欧拉至死也没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刘汉清是勇敢的、自信的,他始终坚信自己就是那个命运一直在等待的人,他可以用尽一生之力来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哪怕现在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他,只要当他成功那天一切都将为之改变。赞誉、名声会随着而来,他的名字甚至会被书写在历史的教科书上。
哥德巴赫猜想一直以来都深受业余数学爱好者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表述十分简洁易懂。然而想要证明它在实际上是极为困难的。
长期以来,许多数学家不断尝试,甚至和刘汉清一样用尽一生去研究这个课题,却从未有人成功过。这也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1966年,我国科学家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有关“1+2”的证明,上面仅仅是陈景润“1+2”证明思路的极简图片,事实上其证明过程十分复杂,而且对人有很高的要求。
能够最终得出“1+2”的证明,陈景润已经无愧于数论大师的称号。刘汉清想要超越他的梦想能成功吗?
——【·一意孤行却没能如愿·】——
1989年,刘汉清撰写了第一篇也是他唯一的一篇数学研究论文名为《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还专门请曾在美留学的同学帮忙翻译,发表在网上。
然而,这篇论文石沉大海,除了一位芬兰的工程师对过程提出质疑外,无人问津。
1990年,在几经波折后翟明又将刘汉清的论文,交给了北京大学著名的数学教授潘承彪。
经过仔细研究后,潘承彪对刘汉清论文中的一处内容提出了疑问,指出其中一个论点无法成立,还需进一步论证。
刘汉清得知自己的论述再次被质疑后,在一瞬间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但他很快鼓起了精神,再次投身于对数学的研究中。
可是刘汉清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认为那个论点无需进一步论证。后来他也没有再去找潘承彪,这篇论文就这样一直被搁置着。
时隔多年,当年曾帮助刘汉清的老领导在退休后依然牵挂着这个特殊的学生,还特意为他送去了电脑和书籍,告诉他:“我依然认为这个研究的成功概率很低,但是我为你感到深深地骄傲”。
也不乏有同学被他的执着所打动,也有同学私下联系他,试图为他提供帮助,以前要好的朋友也专门来劝他,可刘汉清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刘汉清一辈子没有工作,又干不了繁重的农活儿,没有结婚,也没有儿女。几年前,政府为其办理了低保,每月400的生活补助,好在足够他生活。
天才未必都能成功,学术研究离不开像刘汉清这样不懈追求者。
他们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但正因为有人在不断试错,才为后人开辟了道路。这样的人才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尊重。
在那些极难出成绩的领域,更需要学术研究者的努力。
一代神童,在知命之年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固然让人感到叹惋但对于他个人来说,他依旧沉迷于数学研究中,也许早已成为了生命的一种本能。
——【·后记·】——
于国家而言,闭关锁国,会失去和世界携手并进的机遇。
但对于个人来讲,闭门造车,会使人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最新的学习信息来源。
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热爱和坚持本身是极为难得的品质,但是也要讲究方法,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