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忽悠了,揭秘两轮电动车看似高大上,实则纯属鸡肋的配置

阿寒懂车 2025-04-07 16:18:02

嘿,你说这如今这科技啊,那是一天比一天发达,啥玩意儿都能跟“智能”沾上边儿,就连咱们日常骑的普通两轮小电驴都没能逃过这波“智能化”的浪潮。电动车装上了各种智能化的配置,听起来是挺高大上的,仿佛能让咱骑得更安全、体验更好,价格嘛,那是蹭蹭往上涨。可这其中啊,有些配置看似厉害,实则就是让咱多花冤枉钱的“智商税”,甚至可能还会给咱带来隐患呢!这到底咋回事儿呢?咱今儿就好好唠唠。

一。能量收回系统

这能量收回系统啊,听上去那叫一个“节能又环保”。工作原理嘛,就是当电动车减速或者制动的时候,电机就像个勤劳的“小工人”,一下子从驱动状态变成发电状态啦。车轮就带着电机转子欢快地旋转,定子绕组也跟着“忙活”起来,产生感应电,这不就把电动车行驶的动能给转化成电能了嘛,再经过控制器一番处理,电又乖乖回到了电池里,感觉就像是给电池“回血”了一样,能增加续航里程,多棒啊!

可实际呢?咱日常骑的车,常见的电压有48V、60V、72V等等,就拿普通铅酸电池来说,充电得好几个小时。在真正骑行的时候,这个系统给电池反充的那点电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续航里程的提升那是一点儿都不明显。而且这系统得在车辆减速或者下坡的时候才有点用,正常行驶的时候哪有那么多机会让它大显身手啊?

还有啊,这系统一介入,骑行的体验感那是直线下滑。车本来开得好好的,减速的时候突然就慢下来了,就像你跑步正带劲儿突然被人拽住了脚一样,多难受啊!再加上那额外的配件和复杂的控制线路,车子的制造成本增加了,咱买的时候也得花更多的钱。要是在后边使用过程中出点毛病,那维修的费用也不低啊。更别提对电池的影响了,夏天骑得远一点,电池本来就发热,这时候能量回收系统再一掺和,中间的几块电池就可能“受伤”严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都可能大打折扣,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

二。陡坡缓降功能

这陡坡缓降功能,听起来就像是给咱们在陡坡上装了个“安全卫士”。当你下陡坡的时候,系统一检测,后轮电机就反转,车子就慢慢减速,多贴心啊!

理想是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啊!咱现在生活的地方,道路条件都不错,城市里、农村里,大多是平坦的路,啥时候能有那么多陡坡让咱用得上这功能啊?除非你去山区专门找陡坡来体验一把。而且在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得很,轮胎抓地力本来就差,这时候这陡坡缓降功能可能还会添乱,让车子侧滑摔倒,那可就麻烦大了。

还有些车子,配件质量不咋行,使用的时候元器件可能就坏了,那这功能就用不了了,还得花钱修,这不是平白花了冤枉钱嘛!要是像在云贵川那种山路多、坡度大的地方,长坡用这个功能,要是电机质量不行,热得厉害,电机还可能直接烧坏,那可就亏大了。

三。ABS防暴死系统

ABS这个系统啊,理论上可是能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驾驶稳定性的好东西。车轮上装着速度传感器,实时盯着车轮的转速,把信息传给电子控制单元,到时候能及时调整制动力,防止抱死。

但问题是啊,有些所谓的高端车型,那所谓的ABS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要知道啊,这些配件的质量可都受成本限制着呢。一般质量可靠的单通道ABS,采购成本都不低,放到两轮电动车上,那所谓的ABS质量就更让人怀疑了。花大价钱买了,关键时刻却掉链子,这不是坑人嘛!

四。TCS防滑功能

这TCS防滑功能的工作原理听起来也很“高大上”,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一旦发现车轮打滑或者有侧滑趋势,就开始干活儿,又是减少电流输出,又是进行干预的,感觉能有效防止车辆失控呢。

可实际上呢?消费者以为有了这个功能就像有了“免死金牌”,骑车的时候都放心大胆的。但要是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前面需要紧急刹车的时候,这功能可能并不管用,车子依然可能因为侧滑而失控,最后导致交通事故,这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吗?

五。过于复杂的智能互联系统

大品牌的电动车都有自己的智能互联系统,什么NFC解锁、密码解锁、电子手表解锁,还有电量查询、骑行轨迹查询等等,看着这功能是挺齐全。

但咱实际用起来,问题一大堆。就说那NFC解锁,在一些信号不好的地方,比如地下车库或者山区,根本就用不了。而且这配置一复杂,后期就各种毛病。今天这儿出点问题,明天那儿出点问题,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得额外花钱去修。更过分的是,有的品牌这智能互联还得每年交年费,这不是又增加咱的经济负担嘛!

咱就买个电动车嘛,花个3000到4000元之间的就挺好的,配置够日常用就行,没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仅成本低,电池容量大,续航也远。那些所谓的“高端”车型,配置多看着眼花缭乱,但说不定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还把咱的钱包给“掏空”了。所以啊,买车别光看那些配置,骑车也得遵守规则,戴好头盔,文明驾驶,这才是正道。咱可别被这些“花活”迷了眼,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啊!

0 阅读:6

阿寒懂车

简介:看车总有不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