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角色如何定位?

小雁的记事本 2024-08-05 08:12:41

编者按: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加,例如深度学习、有监督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已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智能诊断、影像判读、精准分型和远程管理等方面。OCC-WCC 2024大会上,本刊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郑博教授就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潜在作用,以及房颤并发急性脑梗患者的抗凝治疗启动时机等问题进行了专访。

《国际循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在冠脉介入治疗中有哪些潜在应用?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角色?

郑博教授: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它可以帮助人脸识别,帮助自动驾驶,还可以同声传译。在医学领域,例如在冠心病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师筛查哪些患者可能存在严重冠脉狭窄,哪些患者有严重的心肌缺血,它通过无创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或筛查的准确度。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即高危患者需要积极干预,相对风险小的可采取药物治疗和严密监测。其实,人工智能可以将影像学、患者的症状、风险因素等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型。

同时,人工智能在冠脉介入中也可以有助于识别高危斑块,通过腔内影像学可以测量病变的长度和程度,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支架,通过基于冠脉造影或基于影像学的功能检查,还可以判断病变是否缺血,以及判断病变未来斑块破裂的心肌梗死风险。总之,人工智能在整个冠脉介入术前、术中、术后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还可以预测患者1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整体风险。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已经在影响或者融入到冠心病整体的介入治疗中,但还未达到终点。其实,我们更想实现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在每一个时间节点,能收集足够多的患者数据,并能给予医师明确提示,进而辅助进行临床决策。这可能是未来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当然它需要依赖庞大的数据库,不断地进行模型迭代才能做到。

《国际循环》: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冠心病临床决策时,您认为应该如何平衡机器判断和医生的专业经验?

郑博教授:关于这一问题,在此次会议上也进行了讨论。我认为,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完善和迭代训练,最终可辅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让所有的医生达到同样或相似的水平,让所有患者能接受同样的高质量服务,使大家都能成为非常有经验的专家。当然,人工智能并不完美,它可能也会犯错。现在很多研究发现,当较有经验的医师联合人工智能时,可发挥最大作用。医师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人体的复杂性远远超乎想象。除医学本身外,还有很多人文问题、伦理问题,这些都没有办法通过人工智能100%覆盖。因此,未来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最终判断仍依赖于医师最终抉择。

此外,人工智能未来不能仅仅只告诉医师是或否,到底应该怎么做,更多的是帮助医师理解疾病,挖掘背后的机制,使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到底是因为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医师攻克疾病,为患者带来真正活力。

《国际循环》:您在本次会议上做了房颤并发急性脑梗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演讲,请您谈谈临床对于这类患者抗凝策略应该如何考虑?医生应该如何平衡抗凝疗效和出血风险?

郑博教授: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非常具有挑战性,理论上而言100%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疗,但很多专家担忧抗凝之后的出血风险,尤其是面积非常大的病情较重的患者,他们的出血转化风险非常大。因此,什么时间启动抗凝,尤其是对于心内科医生,他们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这时就需要多学科(MDT)团队进行讨论。

关于MDT,本次大会的学术交叉论坛上也设置了相关议题,通过与神经科的专家进行交流,阅读文献和指南,得到很多指导,例如患者TIA轻中重度卒中的判断,CT或临床上有无明显出血转化征象等。其中,也涉及到如何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进行抗凝治疗,以及哪些患者需要进行更精准的个体化分型才能得到最大获益。目前,相关指南已给出了相应推荐,但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国际循环》:房颤并发脑梗通常需要多学科协同诊疗,请您概述一下目前这方面治疗的最新动态或治疗进展?

郑博教授:多学科协作非常重要,包括心内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未来影像科医生、康复科医生,以及药师可能都要参与进来。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启动抗凝治疗的最佳时间,启动之后的风险,未来应选择哪种抗凝药物,选择什么剂量等,这些都非常关键。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抗凝药物的启动时机,现在已有新的研究在进行中,例如OPTIMAS研究、START研究,研究者探索在有出血转化的人群中,到底选择什么时间启动抗凝更合适,包括一些更细化的时间分割。

二是新型抗凝药物,未来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更多选择,例如此次会议中提到的活化X因子抑制剂,无论是小分子的抑制剂,还是单克隆抗体,它在防止血栓扩大,以及减少出血风险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现在有一些Ⅲ期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值得期待。总之,在这种非常具有挑战的情形之下,我们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专家简介

郑博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擅长应用冠脉腔内影像和功能学技术指导复杂冠脉介入手术,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学术任职包括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学会专家会员(FESC)、亚太介入心血管病学学会专家会员(FAPSI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心血管代谢分会委员Circulation杂志中文版编委、Cardiology Plus杂志特约编辑、European Heart Journal中文版青年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青年编委等杂志审稿人,在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等国际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6部,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