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明明立过储君,为何皇太极继位了?他是捡漏多尔衮吗?

丰丰谈历史 2025-04-22 11:04:52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继位的为什么是他的第8子、在四大贝勒当中排行最末的皇太极,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受电视剧影响,很多人相信努尔哈赤生前想立的继承人是后来率领清朝入关的多尔衮,只不过多尔衮年纪太小,被皇太极用手段夺取了汗王之位。

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事实依据呢?皇太极究竟是怎么上位的?

努尔哈赤生前可是亲自立过两个储君的,要不是两个储君先后被废,汗王之位怎么也轮不到皇太极。

那么努尔哈赤又为什么两次废黜储君呢?

01、第一任储君褚英

努尔哈赤的第一任储君,是他和原配所生的嫡长子褚英。

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是佟佳·哈哈纳扎青。她是一个富户的女儿,努尔哈赤娶她的时候甚至有入赘的嫌疑。

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富裕的佟佳氏家族给努尔哈赤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哈哈纳扎青早逝,史书对她的记载很少。

但是她为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褚英和代善,还生了一个女儿东果格格,全都是努尔哈赤的爱子爱女,从这个角度看努尔哈赤和原配的感情应该不错。

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开启统一女真之路的时候,3个孩子当中最大的东果格格只有6岁,长子褚英4岁,次子代善只是个1岁的小婴儿。

努尔哈赤早年的日子十分艰难,钱都用来养兵了,房子都住不上好的,还要面临一些族人的明枪暗箭。

危险的时候,努尔哈赤就把3个孩子藏在板柜底下,自己出去对付敌人。

褚英和代善就是在这种危机重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褚英19岁那年,努尔哈赤第一次命令他独自领兵出征,讨伐安楚拉库。他一路身先士卒,攻取和招降屯寨几十处,当做战利品的人畜有万余,大胜而归。

努尔哈赤欣喜无比,给他“洪巴图鲁”的称号,并封他为贝勒。贝勒在满语里是王的意思,是当时仅次于努尔哈赤的爵位。

而后褚英继续领兵作战,取得不少大胜,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被努尔哈赤赋予“阿尔哈图图门”的称号。这在满语里,是足智多谋的意思。

褚英年纪渐长之后,努尔哈赤见他已经相当成熟,便正式立他为储君,还命他执掌国政。

然而女真素来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褚英年纪轻,资历浅,让那些跟着努尔哈赤起兵的功臣们十分不服,不想听从他的命令。

褚英的弟弟们也逐渐长大,上战场立了不少战功,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而褚英本人,性情粗暴,又年少得志,不把这些功臣和弟弟们放在眼里,把他们都得罪了个遍。

他想巩固自己的储君地位,便在分配权力和战利品的时候有意削弱功臣和弟弟们,更是让他们人人自危。

最终努尔哈赤最倚重的“五大臣”和几个最得努尔哈赤器重的子侄们联合起来,向努尔哈赤反对褚英。

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此时已经决心正式反明,但是一些史料表明,褚英似乎有私通明朝、对明朝泄密的嫌疑。

多方因素之下,努尔哈赤废黜褚英的储君之位,把他囚禁起来,并在两年后,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之前,将他处死。

02、第二任储君代善

努尔哈赤废杀褚英之后,改立原配所生次子代善为储君。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设置了四大贝勒。他们是努尔哈赤最出色的4个儿子和侄子,权力和地位高于一般的贝勒,在朝政当中的话语权很高。代善既是储君,又是四大贝勒之首。

代善打仗十分英勇,老早就战功赫赫,被努尔哈赤赋予“古英巴图鲁”的封号,还是明和后金转折性大战萨尔浒之战的头号功臣。

然而萨尔浒之战结束不久,代善就闹出了不少事端。

他被揭发与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也就是他的继母私通,证据确凿。

努尔哈赤又惊又气。代善是他爱子,也是他杀了褚英之后共患难的原配留下的唯一儿子,他实在舍不得因为被戴绿帽子就废了代善。

于是他嘴硬说,他们女真本来就有收继婚的传统,他老早就交代过代善,自己去世之后代善要负责照顾继母和弟弟们。如今代善提前照顾继母,也不算什么大错。

代善的储君之位依然不受影响,只是私通的大福晋被努尔哈赤另找理由休弃了。

没过多久,代善又闹出了一件大事。

代善的原配也早逝,给他留下两个儿子。可是代善却不像努尔哈赤那样爱护原配之子,反而对他们多有苛待,以至于努尔哈赤不得不亲自把两个孙子接进宫里抚养。

萨尔浒之战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努尔哈赤带着女真人迁到萨尔浒城居住。

这时候代善因为和原配留下的长子岳讬抢房子,闹到了努尔哈赤面前。

努尔哈赤再一次忍气吞声,自己住进了较差的房子,让代善住了岳讬建的好房子。

这事才结束,代善原配留下的次子硕讬因为受不了代善的长期苛待,跑了。

努尔哈赤把孙子找回来之后,听着孙子的控诉,终于忍不下去了。他就是因为母亲早逝,年少时被继母干出家门,只能和弟弟相依为命,对孙子们的感受十分共情。

他也根据这一系列事件意识到,代善作为储君,连自己的家都管不好,更谈不好管好后金了。

于是努尔哈赤忍痛废黜了代善的储君之位。

03、多尔衮三兄弟强势崛起

努尔哈赤废黜了代善的储君之位后,并没有彻底剥夺代善的继承权。

代善依旧是四大贝勒之首,在兄弟当中年纪最大,声望最高。

而且从那以后努尔哈赤再也没有立过储君。

考虑到当时的女真有大家推选继承人而不是指定父死子继的传统,努尔哈赤有可能是不想再干预继承人的事了,打算等去世之后让贝勒们自己选新王。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有了新的目标,想立自己晚年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的儿子为继承人,但是阿巴亥的儿子们年纪实在太小,他还得观望观望。

阿巴亥的3个儿子,正是大名鼎鼎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

其中年纪最大的阿济格,也比大贝勒代善小22岁,在代善被废储君之位那年只有16岁。

直到努尔哈赤去世那年,阿济格都只有22岁。多尔衮和多铎更小,一个15岁,一个13岁。

阿巴亥的这3个儿子,是努尔哈赤晚年最爱的儿子。

努尔哈赤晚年把八旗当中的六旗都分配给了儿子和侄子们,自己只亲领最精锐的两黄旗,共60个牛录。

他又把正黄旗的15个牛录分给阿济格,并让阿济格成为正黄旗旗主。正黄旗的另外15个牛录给了多尔衮,让多尔衮成为正黄旗的小领主。

努尔哈赤本人则只担任镶黄旗旗主,且只保留镶黄旗里的15个牛录,另外15个牛录则给了嫡幼子多铎。

努尔哈赤临终前还留下遗诏,自己去世之后,手上最后的这15个牛录连同镶黄旗旗主之位,也一并交给多铎。

这么一来,多尔衮三兄弟一共有两黄旗60个牛录,成为八旗当中最强大的存在。

此外努尔哈赤临终前把原镶白旗旗主杜度调走,镶白旗旗主空缺。有人猜测,拥有15个牛录的镶白旗,原本也是打算给多尔衮的。

年少的多尔衮三兄弟成为争夺汗位不可忽视的力量。

04、皇太极是怎么继位的

多尔衮三兄弟虽然迅速崛起,实力强劲,但毕竟年纪太小。

当时的八旗还是强者为尊,多尔衮三兄弟哪怕手握60个牛录,那60个牛录也不见得会对没有军功的他们死心塌地,帮他们夺嫡。

后金的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以代善为首的四大贝勒手上。这四大贝勒也很难放弃自己的利益,转而拥戴年少的弟弟继位。

如果努尔哈赤再多活十年八年,等多尔衮三兄弟成长起来,他或许会从三兄弟当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但直到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年纪最大的阿济格也才22岁,虽然上过几次战场,却没取得多少有说服力的战功。

15岁的多尔衮和13岁的多铎更是寸功未立。

已经两次立储失败的努尔哈赤不敢冒这个险。

而就在所有人都盯着代善和多尔衮三兄弟的时候,有一个人已经悄然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那就是四大贝勒当中相对不怎么起眼的皇太极。

努尔哈赤虽然一共有16个儿子长大成人,但是当时的后金,“嫡庶神教”的观念十分严重,只有妻生的嫡子有继承权,侧室生的儿子要低一等,侍妾们生的庶子更是连兄弟间的排行都不能进,不被当正经儿子看。

所以除了四大贝勒和多尔衮三兄弟之外,努尔哈赤的儿子们能够觊觎汗位的只有第10子德格类了。他是努尔哈赤第二任大福晋衮代生的嫡子。

但德格类和四大贝勒当中的三贝勒莽古尔泰是同母所生,莽古尔泰是哥哥,战功更强,声望更高,又是八旗当中正蓝旗的旗主。有莽古尔泰在,汗位是轮不到德格类的。

可是莽古尔泰有一个致命的硬伤: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后来他和皇太极吵架的时候,皇太极曾骂他杀死母亲以获得父亲欢心。

前文说过代善私通大福晋事件。但是因为史书的记载遮遮掩掩,而且当时后金是多妻制,努尔哈赤不止一任大福晋,所以后人光看记载是不知道代善私通的这个大福晋是谁的。

莽古尔泰的母亲衮代的可能性最大。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莽古尔泰亲手杀死了衮代,以讨努尔哈赤欢心。

后来的莽古尔泰果然很得努尔哈赤器重,成为四大贝勒之一。

但是他有杀母的污点在,基本上不可能继承汗位了。毕竟一个人残暴到连母亲都能杀死,他会怎么对待兄弟们呢?

莽古尔泰出局。

四大贝勒当中的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儿而不是儿子,没有继承权,也出局。

兜兜转转,虽然代善被废黜了储君之位,但是到头来继位可能性最大的依然是他。他虽然也有污点,但起码是四大贝勒之首,而且努尔哈赤只废他储君之位,没废他继承权。

可能性第二大的就是在四大贝勒当中势力偏弱、不怎么得努尔哈赤欢心、母亲在努尔哈赤众妻当中地位偏低、也没有同母兄弟支持的皇太极了。

可以说,别看皇太极总体在兄弟当中优势不大,咋看上去继承汗位的可能性不高,但是此时褚英被杀、代善被废、莽古尔泰自爆出局、多尔衮三兄弟年纪尚小。

此时的皇太极,没有明显拖后腿的地方,就变得极有优势了。

努尔哈赤的儿子看似人多热闹得很,但最后的继承权之争,就变成了代善和皇太极两人之争。

由于努尔哈赤到死也没有明确树立继承人,新的汗王主要由贝勒们,尤其是四大贝勒共同选出,那么继承权之争实际上就变成了代善和皇太极的人缘之争。

比战功,比努尔哈赤的宠爱度,皇太极是比不了代善。

可是比人缘,代善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搞不好,对上长袖善舞的皇太极,就是全面劣势了。

就连代善亲生的儿子,都支持皇太极。

代善的儿子也不少,但是在努尔哈赤去世的时间点里,已经长大成人、立有战功、在八旗当中有巨大影响力的,主要是长子岳讬和三子萨哈廉。

其中岳讬还是八旗当中的镶红旗旗主,实力非凡。

但岳讬就是前文说过的,因为年幼丧母,被娶了后妈就变成了后爹的代善虐待的那个孩子。

代善娶了继妻之后,苛待原配生的岳讬和硕讬。疼爱孙子的努尔哈赤看不下去,就把岳讬接到宫里抚养。

但努尔哈赤成天上阵打仗,当然不可能亲自事无巨细地养孩子。

当时真正抚养岳讬兄弟俩的,正是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

皇太极只比岳讬大7岁。这么一来,岳讬就和皇太极从小一起长大,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岳讬成了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

后来代善和岳讬、硕讬实在是闹得太狠,以至于努尔哈赤废黜了代善的储君之位。代善惶恐不已,亲手杀了继妻,以讨好努尔哈赤。

而这个被代善杀死的继妻,正是代善另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儿子萨哈廉的生母。

萨哈廉面上不说什么,但内心也和代善产生了裂痕。

而且萨哈廉和岳讬这个异母大哥关系很好,或许是受岳讬的影响,再加上萨哈廉是当时后金宗室当中汉化程度最深、文化程度最高的,而皇太极也是努尔哈赤儿子当中难得的文化人。

所以萨哈廉和皇太极的关系也很好,也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新汗王正式选出来之前,镶红旗旗主岳讬带着弟弟萨哈廉去向代善摊牌说,他们支持皇太极而不是代善这个亲爹继位。

代善本就性格比较平和,长年有个同母兄压着对汗位也没什么执念,再看到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支持自己了,他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于是代善把自己淘汰出局,在推选新汗王的会议当中第一个提议皇太极继位。

此时四大贝勒当中没有继承权的二贝勒阿敏和早已淘汰出局的三贝勒莽古尔泰也是各怀鬼胎。

很难说皇太极是什么时候对汗位产生想法的,但是他既然有了野心,就开始笼络支持者。

在皇太极的笼络之下,加上在阿敏和莽古尔泰看来,支持继承顺位靠前、实力强大的代善,收益显然不如支持继承顺位靠后、实力较弱的皇太极大。

所以他们也是支持皇太极的。

此时既然代善亲自提出让皇太极继位,他们自然一口答应了。

四大贝勒都选出皇太极了,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了。

多尔衮三兄弟或许不太服气,但是他们手上只有两黄旗,哪怕是两黄旗是八旗当中最精锐的,但他们的对手可是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正红旗旗主代善、镶红旗旗主岳讬、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旗主阿敏。

镶白旗暂时无主,有可能是留给多尔衮的,但是努尔哈赤毕竟没有明示,自然也不会在这种局势下支持他们三兄弟。

所以多尔衮三兄弟自然也不能说什么了。哪怕四大贝勒当即逼他们的母亲阿巴亥殉葬,皇太极随即强抢了无主的镶白旗,并因为后金以黄为尊而逼迫多尔衮三兄弟与他互换旗色,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就此变两黄旗,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这样,皇太极成为了后金新的汗王。

当然他这次继位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为了获得四大贝勒当中其他三人的支持,他让渡了很多权力,继位之后他也不是唯我独尊的汗王,而是四大贝勒共同处理朝政,共同南面而坐接受朝贺,相当于一张龙椅上坐了4个人。

皇太极又花了很多年的功夫才实现集权。当然这是后话了。

05、努尔哈赤真想过让多尔衮继位吗?

看皇太极继位的全过程,多尔衮似乎从头到尾希望不大。他们三兄弟年纪太小了,只有阿济格上过战场且战功不大,本就不可能成为新汗王。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皇太极抢了多尔衮的汗位呢?

说起来这还真是有史料依据的。

和多尔衮同时代的朝鲜人李星龄在《春坡堂日月录》里留下了一段记载,大致意思是说,努尔哈赤临终前指定最爱的儿子多尔衮继承汉位,又因为多尔衮年纪太小,所以要求大贝勒代善辅政。

代善却为了避免,谢绝了辅政之位,而提名四贝勒皇太极继位。

这也是明末清初所有史料当中,目前能够找到的,关于努尔哈赤临终前对继承人人选的唯一史料了。

后来多尔衮的人生十分传奇,还成为很多电视剧和小说当中的男主角,编剧和作者们为了增强戏剧性,基本采用了努尔哈赤临终前想要传位多尔衮却被皇太极夺位的说法。

于是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继承人的说法,也就被发扬光大了。

但是这段记载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

其一,这是孤证。

明末清初留下的史料非常多,各种档案、正史野史、笔记传说数不胜数,但这是唯一一条提到努尔哈赤临终前指定过继承人的。

一般情况下,孤证的可信度是比较存疑的。

而且这是朝鲜文人写的,里头有不少道听途说的内容。这本笔记里的一些内容也已经被多方史料验证为假了。

更别提,这条记载是写于多尔衮摄政期间。

由于当时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多次攻打朝鲜,而多尔衮摄政之后,对朝鲜比皇太极好得多。所以朝鲜人非常讨厌皇太极,而喜欢多尔衮。

这条记载,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为了贬低皇太极,讨好多尔衮,或者是因为多尔衮威名赫赫,人们给多尔衮加了不少光环,从而传出来的。

可信度并不高。

其二,不符合逻辑。

前文已经说过,多尔衮三兄弟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没有什么战功,在当时崇尚军功的八旗是难以服众的,战功赫赫的四大贝勒也不可能向小年轻低头。

努尔哈赤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如果他再多活几年,或许会从这三兄弟当中选继承人。但是在他实际上去世的那个时间点,三兄弟没有一人能顺利继位。

哪怕努尔哈赤当时老糊涂了,就是偏爱阿巴亥生的儿子,就偏要捧阿巴亥的儿子继位,努尔哈赤选中的也不会是多尔衮。

因为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时期,是三兄弟当中最不起眼的。

同样是领正黄旗的30个牛录,但是阿济格是旗主,多尔衮只是阿济格旗下的一个小领主,可见努尔哈赤心目中阿济格的地位比多尔衮高多了。

更别提多铎才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儿子,他在努尔哈赤年间的地位一直比多尔衮高,小小年纪就亲领镶黄旗的15个牛录,努尔哈赤还指定说自己去世之后多铎继承自己剩余15个牛录和镶黄旗旗主之位。

多铎是努尔哈赤指定的,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八旗当中实力最强大的旗主。

再看多尔衮,是三兄弟当中唯一不是旗主的。就算努尔哈赤想把无主的镶白旗给他是真的,他手上的15个牛录加上镶白旗的牛录也依然比多铎的镶黄旗弱,也依然是三兄弟当中年纪不是最小、却是最晚安排旗分的。

并且,皇太极当时是正白旗旗主,以努尔哈赤让代善父子掌管两红旗、多尔衮三兄弟掌管两黄旗的安排来看,努尔哈赤想把镶白旗安排给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可能性也不小,毕竟豪格也是努尔哈赤晚年的爱孙。

不管镶白旗如何安排,多尔衮都是同母三兄弟当中待遇最低、实力最弱的。

就算努尔哈赤真要从三兄弟当中选继承人,论长选阿济格,论宠爱选多铎,基本上不可能选多尔衮。

既然多尔衮不可能是努尔哈赤指定的继承人,那就更谈不上什么皇太极抢了本该属于多尔衮的汗位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