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候,有个打金兵的英雄叫岳飞,大家都知道他。可惜啊,岳飞最后被坏蛋秦桧给害了,冤枉地丢了命。
在那份被处斩的名单里头,藏着一个不怎么被人提起的勇猛战将,他就是岳云。
历史上皇帝们很少对大将的子女下手,但南宋时的岳云,身为头号战将的儿子,为啥却丢了性命?接下来咱们就聊聊这事儿。
南宋那会儿,跟金兵打了好多年的仗。大家都知道,有个岳家军,在战场上跟金兵硬碰硬。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四个人,被大家叫做中兴四杰。
他们战绩斐然,数不胜数。除了他们,这片战场上还有许多勇猛无比的将领,虽然闪耀一时,却很快便退场离去。
提到岳飞,他的英勇事迹在好多历史书里都有记载。这些记载里,有些还是后人加了点艺术想象进去的,挺有意思的。比如说有个故事就特别吸引人。
金兵心里头害怕岳飞,暗地里都叫他岳爷爷,还管岳家军叫岳爷爷军。
虽然说得有点过,但这么一看,也能明白岳飞在金兵眼里是个啥样的存在。
不过,在岳家军里头,被尊称为爷的可不止岳飞一个,金兵那边还提过一个小爷。这小爷啊,上阵打仗的时候还是个孩子,结果含冤而死时,也才刚成年没多久。
可就是这么一位年轻的将领,在南宋抵抗金兵的战场上也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他就是岳飞的大儿子岳云。
岳云,其实是个挺厉害的武将,只不过岳飞的光芒太耀眼,把他的风头都给盖过了。但话说回来,他在南宋跟金兵对抗的最后阶段,退场得确实有点匆忙。
岳云这辈子,大半时间都像是被历史给藏起来了。咱们一块儿扒拉扒拉他的故事,瞅瞅为啥身为大将的儿子,他最后还会遭遇不测。岳云这辈子,过得其实挺坎坷。你得了解了他的经历,才能明白为啥他会有那样的结局。他虽然是大将的儿子,但命运对他可没咋手下留情。
岳飞年轻时还没当兵那会儿,已经娶过一房媳妇了。岳云呢,就是他跟头一个媳妇儿刘氏生的头一个孩子。
岳云来到这个世界时,汴梁城已经失守,岳飞的老家正被战火摧残。见此情景,岳飞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家人,选择去参军打仗,把年迈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了老家。
不过,岳飞在前线拼命打仗,刘氏觉得这种孤单日子太难熬了,就决定再嫁别人。小岳云呢,就只能由祖母一手拉扯大。
小时候就特别听话,奶奶带着我,我也慢慢懂得了要像爸爸那样,心里装着国家,为国家做贡献。
岳飞一共有五个儿子,他给儿子们取名都挺有意思,都希望他们的名字能和天有关。没错,五个儿子的名字都带着天空的意味。特别是老大岳云,岳飞对他可是抱有特别大的期望。
我爸岳飞,那可是有名的打仗高手,军纪严明,自己更是做什么都带头,所以他对我,也就是岳云,要求特别高。
现在局势真是越来越紧张了,南宋看起来表面平静,其实暗地里到处都是隐患。可能是想赶紧把大儿子培养成一个能挑大梁的人吧。
岳云可能真的是岳飞的好苗子,从小就显得特别能打。才12岁的他,就被岳飞的心腹爱将张宪给挑中,加入了他的队伍。
但岳云虽然是岳家军大元帅的儿子,可他一点都没享受到啥特别的好处,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士兵,跟大伙一起在军队里待着。
岳飞这人,做事向来公平公正,对待手下士兵特别好。所以他让自家大儿子从最底层干起,不光是为了给将士们一个说法,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对岳云有着很高的期望。
张宪带兵上战场那会儿,岳云每次都抢着打头阵,杀敌特别猛,给了张宪很大的助力。
张宪军打仗总是胜利归来,所以军里的士兵都给岳云起了个绰号叫“常胜将军”。从这事儿就能瞧出来,岳云带领的部队那是战无不胜,但那时候的岳云,才仅仅16岁呢。
岳云那边其实立了好多大功,但岳飞就是藏着掖着,不报上去。到了分奖赏的时候,岳云总是被排到最后头,啥好处都捞不着。
这时候的岳云已经是战功无数,他不仅第一个冲上城墙,还带着军队接连打下了随州和邓州。在军营里,大伙儿都觉得,要是论功劳,岳云肯定得排第一。
但当朝廷要给岳云颁发奖赏时,岳飞却连连拒绝,不接受。没过多久,岳飞带领军队去平定洞庭湖的叛乱,岳云再次大展身手,立下了大功。
不过岳飞还是决定藏着掖着,没跟任何人提。直到这次朝廷专门派人查问,大家才知道,原来岳云这些年已经立下了好多大功。
宋高宗直接让岳云官升三级,可岳飞又一次拒绝了这恩赐。难道岳飞是不认可自己儿子的出色表现吗?
肯定不是,这位将领心里清楚,士兵们冒着持续的战火,豁出性命去战斗,结果却连一级功勋都没能升上去。
但自家儿子竟然一跃三级,表现太过出众,这样的夸奖他实在担不起,所以他选择把岳云的功劳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
岳飞当爹的时候,那可是相当严厉。就算搁现在来看,他那严厉劲儿也有点儿过了头,让人感觉不太近人情。
岳飞的严格可不光是在封赏的时候看得出来,就连平时训练,他的要求也高到让人难以置信。
岳云练骑马时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岳飞一听这事儿,火冒三丈,立马就下令要把岳云给斩了。
一听到命令,士兵们都愣住了,这可是岳将军的亲生儿子啊,没想到在日常的普通训练中,岳云只不过是不小心出了个小岔子。
经过手下将士们的一再恳求,岳飞最终收回了那道命令。不过,他还是决定给岳云一个教训,下令打他一百大板。这一顿板子下来,岳云被打得浑身是伤。
岳飞对这事儿是动了真格的,他其实不必大费周章地假装下斩首令,简单给岳云来个一百军棍也就罢了。但这位老爹还是硬下心来,狠下心肠惩罚了自己的宝贝儿子。
大家都说这对父子的感情淡得像冰一样,但在战场上,万一你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金兵可不会手下留情,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这对父子,一起在战场上拼杀,经历过生死考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父子能比的。他们的相处,没法用普通的父子感情来理解。
岳云生来就不同寻常,但世上出身好的名门后代多了去了。身为名将的后代,岳云却没有变成那种骄傲自大、胡作非为的公子哥。
他是在岳家军的陪伴下长大的,亲眼看到了朝廷的烂摊子,也经历了军队的起起落落。
岳云身为岳飞的儿子,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他舍弃了很多东西。但他总是抢着冲在前头,勇猛杀敌,这无疑是他老爹最大的荣耀。对这位年轻的小英雄而言,他的荣耀来得既迅速又突然。
岳云那时候心里头肯定清楚,他的战功还没拼到头呢。只不过,他可能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的最后结局会那么无声无息地到来。
绍兴十年的光景,岳家军跟金兵在中原碰上了决定命运的大战。岳飞带着足足十万大军,去中原北伐,这回他手握全权指挥的大权。
他们接连打下了陈州和洛阳,然后又派出多位将领,分别去平定汝州、郑州、光州这些地方。为了方便指挥,他们还在郾城设立了指挥中心。
看到岳飞大军气势汹汹地压过来,金兀术心里头是又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岳飞这么大胆地带着少数人马冲进来,好像能轻轻松松就拿下;但紧张的是,岳飞跟那些宋将不一样,普通的兵力根本挡不住他。
琢磨来琢磨去,金兀术最终打定主意,打算把岳飞军队给吸引过来,然后把精锐兵力都集中起来,准备速战速决,干掉岳飞。
听到这事儿,朝廷里的人都吓得不轻,一个个都劝岳飞,说最重要的是得保住手里的兵马。可岳飞呢,他觉得那些金兵已经是强弩之末,没啥本事了。
每天没事找事,还特地派人到金兵营地门口说些挑衅的话,金兀术实在忍不下去,就带着兵马去攻打偃城,眼瞅着偃城大战马上就要开打了。
金兀术调集了当时最厉害的军队,对这支队伍寄予很大期望。而南宋那边,岳飞带着他的精兵步兵上阵,很快就摸透了打败敌人的门道。果然,一开打,金兀术那些引以为傲的骑兵就几乎全军覆没了。
就在那次大战里,年轻的岳云终于等来了属于他自己的机会。金兵来犯时,岳飞把打头阵、击退敌人的重任交给了岳云,还下了个铁令:要是打不赢,就先军法处置!
战场上,岳云总是能让岳飞感到骄傲。他接到命令,带着最勇敢的骑兵直接冲向敌人。在常胜将军赢官人的指挥下,岳家军的士气高涨得不得了。
岳云带着精锐部队,走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敌人根本挡不住。就算敌军人数比他们多,岳云也不怕,带着手下勇士们拼命冲杀,打了好几场硬仗。这样一来,郾城大战算是正式开场了,势头猛得没人能拦得住。
金军在偃城吃了大败仗,感觉丢尽了脸面。可岳家军在郾城那边士气高涨,他们没办法,就打算攻打王贵守着的颖昌。
金兵在休整之后,立刻动身往颖昌方向赶去。他们之前吃了大败仗,现在个个都想报仇雪恨。于是,整支队伍浩浩荡荡,杀气腾腾地朝着颖昌前进。
这时候,岳飞正往颖昌赶,准备去帮忙。在那场战斗中,岳云又一次让大家大吃一惊。
到了颖昌驻防后,将领王贵被金兵那股嚣张劲儿给吓破了胆,连出兵的勇气都没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岳云挺身而出,把王贵给数落了一顿,让他清醒过来。金兵打上门来,岳云二话不说,直接带着800名骑兵冲出去,跟金兵硬碰硬干了一仗。
颖昌大战那会儿,金兀术一个劲儿地往战场上派他的精兵强将。可岳云这家伙,真不是吃素的。看着金兵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地冲上来,岳云带着手下士兵,在金军阵营里打得越来越猛,越战越有劲。
现在的岳云,比16岁时更加厉害了。不过,无论他的武功有多厉害,一个人在战场上砍杀上百敌人,那只是小说里写得精彩的桥段,现实中就算他穿着铠甲,战斗中受伤也是难免的。
宋史里头写着,岳云跟金兵打了好多来回,打得他浑身上下都红彤彤的,像是被血给浸透了。
岳云不光勇猛得很,颖昌那一仗,金兵来势汹汹,可他却能一眼瞧出局势,把军心给稳住了。他赶紧叫醒老将王贵,然后自己冲出城去杀敌,还在战场上亲自指挥大家怎么拼杀。
岳飞对岳云一直要求很严,而岳云也没让岳飞失望。这小伙子从小到大都特别努力、谦虚,完全对得起岳飞对他的期望。
岳飞心里头最惦记的就是,咋样能快点把岳云锻炼成一个能独挑大梁的将军。他觉得,让儿子在战场上历练成出色的将领,或许比让他在深宅大院里待着,更能学到真本事,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合适。
世道不太平,日子挺难熬,反正迟早得拿起枪杆子干,那还不如早点让岳云历练成长。岳云啊,他早早地就闪亮了,可每个故事里,主角在风光之后,迎来的也就那么回事,结局呗。
岳家军连连告捷,正当他们士气高涨时,后面突然来了道命令,说要他们撤回朝廷。这时候,主张和谈的那帮人,特别是秦桧,看着势头正猛的岳家军,心里头那是相当不舒服,直接把他们当成了对立面。
大家觉得,岳飞要是再往里打,国内兵力就会不够,将领也会短缺,这样一来,他之前的连连胜利反而会给南宋带来麻烦。
宋高宗胆子小,不想再打仗了,所以就一口气发了12道紧急命令,硬是让岳飞带着军队回来。这么一来,十年辛苦打下的基础全没了。岳飞呢,也没办法,只好在当地老百姓的惋惜声中,带着军队撤退了。
绍兴十一年那会儿,金国人跟南宋说想和谈,但条件摆得明明白白:岳飞这个人,得除掉,议和才能谈。
宋高宗早就对争夺中原没了心思,只想在个小地方安稳过日子。于是,他听了秦惠的主意,开始一点点削弱岳飞的力量。最后,干脆把岳飞、岳云和张宪都给关进了大牢里。
秦桧一伙人给岳飞捏造了一堆罪名,硬逼张宪招供,还莫名其妙地给岳飞定了罪。与此同时,岳云也被关进了大牢里。
古代时候,杀功臣的事儿经常发生,但把功臣的家人也都抓起来判死刑的情况就少多了。可能是因为岳云这小子太年轻,太有冲劲,秦桧担心他将来会成为第二个岳飞吧。
秦惠和他的同伙们,虽然给岳飞硬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但在岳云这事儿上,却迟迟找不到能栽赃的地方。
最后,岳飞被人冤枉说跟张宪和王贵有书信往来,但那封所谓的信据说早就烧得一干二净,没法查证了。
秦桧一直把岳飞当作大敌,肯定不会放过岳云的一丁点儿过错。但就算被人冤枉,岳云还是清清白白的,这也让人感叹他平时为人多么正直。可惜啊,因为历史和阶层的那些破事儿,他最后还是跟他老爸一起,被冤枉死在了那个本该尽忠报国的朝廷里。
绍兴十一年那会儿,岳云因为违反了军法被处决了,他当时才23岁。这哥们儿从12岁起就跟着老爹南征北战,是个了不起的少年英雄。可惜啊,他这一辈子,既耀眼又短暂,就这么画上了句号。
秦桧和他的同伙,在岳飞和岳云离世后,动手动了历史,改了档案。后来,等到朝廷要给岳飞翻案时,惊奇地发现,官府档案库里竟然找不到这位忠臣的一点记录。
关于岳飞和他的岳家军,那些档案资料要么被彻底销毁,要么被改得乱七八糟,搞得现在想要还原真相,真是难上加难。
说到岳飞的事迹已经这样了,那岳云就更别提了。他有个被冤枉的父亲,岳云自己的故事也是少之又少。
这位年轻英雄带兵打仗的故事,在各种历史书里记载得非常简单,就那么几句话。
对于深受百姓喜爱的岳家而言,史书没讲完的故事,自然有人接着讲。在说书和演义小说里,岳云的形象被一遍遍重新刻画。
他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那股年轻英雄的气概,就像他老爸形容的那样,是个“身着华服、骑着骏马”的少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