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外卖骑手在暴雨天送餐时滑倒受伤,配送公司以“双方签署的是合作协议”为由拒绝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这样的纠纷背后,折射出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的认定困境。
2024年某地法院数据显示,超60%的外卖骑手纠纷涉及劳动关系认定争议。
❗骑手面临的三大困境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认定白皮书》,骑手权益纠纷主要集中在:
合同性质模糊:签署“合作协议”“承揽合同”规避劳动关系
管理权责不对等:平台设定接单量、着装规范却否认用工管理
社保保障缺失:80%以上外卖骑手未缴纳工伤保险
典型案例对比(数据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类别一:主体资格合法性法律依据:用人单位需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劳动者需满16周岁
❗ 避坑提示:
个体工商户作为用人单位时,需核查营业执照
学生兼职需注意年龄限制
类别二:实质管理关系认定要素对照表
参考案例:
(2020)鲁1623行初18号案中,法院根据晨会打卡、派单系统管控等,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2019)赣7101行初862号案因无考勤记录,未认定劳动关系
关键证据链:
配送范围与公司经营区域重合
骑手使用平台指定接单系统
客户投诉由公司统一处理
维权实操指南(附证据清单)步骤1:收集核心证据必备材料清单:
双轨制救济方案
① 劳动监察投诉(处理周期15-30日)
⇩
获取《劳动保障监察调查结果通知书》
⇩
② 劳动争议仲裁(需在1年内提出)
步骤3:应对企业反举证常见企业抗辩对策表
A:可通过以下证据组合证明:
每月固定转账记录(备注“工资”更佳)
包含管理者的工作群聊天记录
佩戴工牌的工作照片
Q:兼职骑手每天工作3小时能否认定劳动关系?A:根据相关判决,每日固定工作时间超2小时、持续工作满1个月,可认定劳动关系。
特别提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明确:平台企业不得以“去劳动关系化”规避责任。建议骑手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保留以下3类痕迹:
每日接单前系统登录记录
参加安全培训的签到证明
被扣款/处罚的书面通知
遇到争议时,可优先向当地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 申请调解,该方式平均处理周期比仲裁缩短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