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长江三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排名第一的鲥鱼当年可是妥妥的美味担当,肉质鲜嫩,鳞下多脂,入口即化,那滋味简直让人念念不忘。
据说老饕们吃鲥鱼连鳞片都不放过,精华都在那儿,可如今这曾经的“水中珍馐”却成了传说。1996年至今别说捕捞,连个影子都见不着。
甚至专家也称:长江鲥鱼已经功能性消失了,曾经的“鲜”字当头,如今却是“杳无音信”。这记忆中的鲥鱼,到底去哪儿了?
“惜鳞”之鱼的悲歌
鲥鱼在中国的“美食圈”可是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史书就记载了这种鱼类,那时候它还被称为“鯦”或“当魱”,可见咱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鲥鱼的美味。
到了宋代,鲥鱼更是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那是个“吃货”辈出的年代,苏东坡就曾在诗中写“此中风味胜鲈鱼”的句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鲜美滋味。
不仅苏轼,王安石也写过“荻笋肥甘胜竹乳”,可见当时鲥鱼产量之高,连普通百姓都能享用,陈造的诗中也提到“鲥鱼入市河豚罢”,说明鲥鱼和河豚一样,是当时的应季美味。
在江南地区,尤其是温州一带,鲥鱼更是成了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温州人立夏要尝新,鲥鱼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好的人家吃鲥鱼,条件差一点的也要吃河鳗代替。
所以有了“有钞票吃鲥鱼,无钞票吃河鳗”的民谚,想想还挺有意思的,更讲究的还要在送人的鲥鱼上放一两朵月季花,这可是温州特有的送鲥鱼习俗,是不是还挺浪漫的?
清代学者孙依言就曾记录下朋友送他鲥鱼的场景,看来这传统在当时还挺流行,当然如此美味,自然也逃不过皇家贵族的法眼。为了让皇帝吃到最新鲜的鲥鱼,地方官员们也是煞费苦心,用冰块保鲜,快船快马地往京城送,这待遇跟杨贵妃的荔枝有得一拼。
明清两代的诗词中也常能看到关于鲥鱼贡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捕捞活动的频繁。就是这样一种曾经盛极一时的美味,如今却几乎销声匿迹了。
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2003年,这种鱼类的捕捞数字从几百吨骤降到只有十几吨,2008年以后,就基本捕捞不到了。1996年,科研人员在长江流域进行多次搜寻,都未能发现鲥鱼的踪迹。
专家们无奈地宣布长江鲥鱼已经功能性灭绝,曾经“蔽江渚”的盛况,如今只剩下一声叹息。要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鲥鱼的悲剧,过度捕捞无疑是罪魁祸首。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和经济利益,人们对鲥鱼进行了疯狂的捕捞,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为了供应皇室贡品,捕捞活动更加频繁,对鲥鱼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鲥鱼有个奇特的特性,那就是惜鳞如命,它不像其他鱼类那样皮糙肉厚,一旦鱼鳞受损,就会很快死亡,古人称之为“触鳞即死”,苏东坡更是给它起了个雅致的名字“惜鳞鱼”。
据说鲥鱼的鳞片非常娇嫩,下方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一旦鳞片脱落就很容易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这种吹弹可破的体质,使得鲥鱼在捕捞过程中格外不易,渔民稍有不慎,就会让它“香消玉殒”。
清代的《调鼎集》也记载了鲥鱼的这一特性:“性爱鳞,一与网值,帖然不动,护其鳞也。起水即死,性最急也。”可见这“触鳞即死”并非虚言。
“惜鳞”的特性使得鲥鱼对捕捞方式极为敏感,即使侥幸存活,也难以繁殖。雪上加霜的是,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也破坏了鲥鱼的产卵洄游通道和栖息地,让它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环境恶化,鲥鱼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最终走向了功能性灭绝的深渊。
走上养殖之路
野生鲥鱼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最终淡出市场。如今我们能吃到的,大多是养殖鲥鱼,可是这么“脆弱”的生物,是如何走上人工养殖之路的?
其实人工养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模拟野生环境,并进行精细化管理。养殖人员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避免任何可能损伤它们鱼鳞的操作。可以想象其中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投入有多大。
尤其是在2021年,鲥鱼被正式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野生鲥鱼的捕捞被明令禁止,这无疑对养殖鲥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它的市场价值进一步提升。
2024年在四川泸州江阳区,一座名为“鲥鱼智能繁养殖生态工厂”的现代化养殖基地正式投运,这为“惜鳞如命”的鲥鱼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新家。
不过即使搬进了“新家”,鲥鱼挑剔的本性依然没变,水质必须清澈无污染,如同野生环境般纯净,水温也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能低于7摄氏度,否则就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更让人惊讶的是,为了缓解鲥鱼的紧张情绪,养殖基地里甚至还要播放音乐,而且对音乐的音量也有要求,不能太吵,也不能太轻,得让这些娇贵的鱼儿感到舒适才行。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就连饲养员的着装都有讲究,据说为了避免刺激到鲥鱼,他们不能穿红色的衣服,这江阳区有何魅力,能够吸引到如此“挑剔”的鲥鱼?
江阳区位于北纬29度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鲥鱼生长,他们拥有成熟的水循环系统,可以为鲥鱼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水源,此外江阳区地处长江之畔,拥有发展高端渔业的良好产业基础。
这为鲥鱼养殖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支持,更重要的是,江阳区的养殖基地环境优美,四周多泥土和水草,可以为鲥鱼提供近似于野生环境的生态条件,满足它们对矿物质、微生物等的需求。
泸州江阳的鲥鱼养殖项目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全产业链布局,从鲥鱼的研究、繁殖、养殖,到鲥鱼的深加工和销售,都囊括其中。
他们还采用了仿生态繁育模式,模拟自然水质环境,减少用药。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鲥鱼的健康生长,此外基地还实现了尾水零排放,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江阳区的鲥鱼养殖基地首批已经养殖了1.5万尾鲥鱼,预计2026年春节就能上市。看来在江阳区,鲥鱼不仅找到了舒适的“新家”,还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品尝到来自江阳的美味鲥鱼,重温记忆中的味道。
十年禁渔保护长江生态的希望
人工养殖鲥鱼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让人们再次品尝到这曾经的美味,但这并不能代替野生种群的重建。对于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来说,野生鲥鱼种群的恢复至关重要。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长江这个鲥鱼的老家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
长期以来,过度捕捞、水污染、栖息地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着长江的生态健康。为了挽救这条母亲河,2021年1月1日起,这片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
这项政策的实施,彰显了我国保护长江生态的决心和力度,也为长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带来了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长江十年禁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长江水质明显改善,一些土著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开始逐渐回升,这表明禁渔政策对长江生态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长江生态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长江重点保护物种,例如胭脂鱼、中华鲟等,至今仍未监测到自然繁殖。这意味着这些物种的生存依然岌岌可危,白鲟的灭绝和鲥鱼的消失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它提醒我们,长江生态保护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我们必须加大保护力度,刻不容缓。
十年禁渔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恢复长江的生态活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严格执行禁渔政策外,还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恢复鱼类栖息地,打击非法捕捞等。
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长江生态的守护者。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长江能够重新焕发生机,更多像鲥鱼这样的珍稀鱼类能够回归长江,让这条母亲河永远奔腾不息。
结语
从“江鲜一绝”到“功能性灭绝”,鲥鱼的命运变迁让人唏嘘,曾经“五月鲥鱼已至燕”的盛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养殖基地里小心翼翼的呵护。
这不禁让人感叹,科技的进步到底是福是祸,我们是否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自然馈赠的真谛?
长江十年禁渔,为这片水域带来了希望,鲥鱼在泸州江阳的“新家”,能不能恢复往日的生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川观新闻 2024-11-07 县域新气象丨“挑剔”的鲥鱼在泸州江阳安了家
长江日报2024-04-11十年禁渔不能丝毫动摇,长江等着更多鱼儿回家
温州宣传 2024-09-21 记忆中的鲥鱼去哪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