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聊到出轨这个话题的时候,经常带有一种性别偏见:对“小三”深恶痛绝,但对“奸夫”的态度则会平和很多。
由此来看,社会对女性第三者的恨意似乎普遍远超出轨男性。既然如此,是不是所有出轨女性都会被骂?
显然结果并非如此。就拿被称为“香港第一妖女”的章小蕙来说,出轨有妇之夫、搞垮两个亿万富翁、同时和五个男人交往……种种行为让她声名狼藉。但她独特的个性、时尚品味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却赢得了很多人的欣赏。
既然性别不是导致偏见的确定原因,为什么都是出轨行为,大家针对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呢?
因为在任何有争议的行为当中,人们都偏向于相对强者。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关系或环境中,某个人或者某种行为处于有利位置,谁就是相对强者。
但是一旦特定条件发生了变化,相对强者会变成相对弱者,相对弱者也会转变为相对强者。
比如章小蕙出轨这件事,从道德标准上来看,她的行为确实不符合社会对“合格女人”的期望。
但是从责任和担当的角度分析,第一任丈夫因压力过大申请破产后,她谢绝了别人的援助,拼命打工赚钱,最终还清了欠债。面对前夫的指责,她始终保持尊严,从不诋毁。至此,章小蕙不服输,始终要活得漂亮的人生态度又被很多人称赞。
如此看来,只要被评价的一方,处于相对强者的有利位置,大家都会表现出包容的态度。但这种认知是比较产生的滤镜,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那么在涉及原配、出轨者、第三者的三角关系中,在受到性别差异等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是如何对“出轨行为”和“第三者行为”以及各行为主体进行比较,并产生相对强者的认知的呢?
01出轨行为VS第三者行为:为什么出轨行为容易被谅解,第三者行为总是引发群愤?当男人出轨,原配只骂第三者的时候;当原配惩罚男人和第三者,对第三者的惩罚程度更狠的时候,可以看出,与第三者相比,出轨者往往被视为相对强者。
但是从结果来看,这两种行为并没有什么区别,最终都会导致婚姻出现破裂。那人们为什么更加偏向于出轨者?对第三者难以容忍呢?
从行为上分析来看,与出轨者行为相比,第三者行为更加处于不利位置。
01从行为性质上分析,相较于背叛行为,介入行为更加卑鄙和不道德我们可以把出轨行为理解成为背叛行为,而第三者行为则是介入行为。
背叛,通常发生在一段基于承诺的关系中,其中一方违反了忠诚的底线。这种行为伤害了伴侣的信任,是对亲密关系的内部破坏。
相对地,第三者指的是介入他人承诺的关系中的人,是一种外部威胁。尽管她们没有直接违背受影响婚姻的承诺,但对别人的婚姻关系,甚至家庭造成了破坏。
虽然背叛者犯下了错误,但他们在关系之初至少承担了建立和维护的责任。而第三者则在未承担任何建立关系责任的情况下,选择了介入。
这种介入行为常常是在不顾及他人承诺和情感投入的情况下实施的。很多第三者甚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另一个无辜的伴侣,却还是选择这样做。
这样来看,第三者的介入行为会引发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和不道德感,让人们产生愤怒的情绪,对第三者的谴责会更加严厉。
02从行为动机分析,第三者通常被贴上“诱惑”的标签,勾引伴侣出轨,让伴侣犯错的罪魁祸首从归因理论上来看,人们倾向于将负面结果归咎于行为者的意图。
那么对于出轨者,人们就会觉得Ta是因为婚姻压力或个人弱点下做出了错误选择;第三者则被视为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主动行为者。
尤其是男人出轨,原配首先会想是第三者勾引了自己的男人,是第三者不要脸,最终原配会找第三者发泄怒气。
在这种认知下,原配往往把自己的伴侣变成了迷途的羔羊,第三者变成了教唆者。这样来看,这两个角色谁更可恶?显然是第三者。
就像纪伯伦曾经讲过一句话:世上的罪人,很多犹如在沙漠里迷失的旅人,他们虽然犯罪,却又值得同情。但那些在流沙间阴笑着将掉队的人指向死路的人,才是真正的坏人。
所以原配普遍觉得,都是因为第三者的煽风点火,搬弄是非,才让伴侣误入了歧途。第三者成为了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
03从行为主体分析,第三者违反了“本分”,出轨者不过是释放“天性”我们看到过或者听到过许多女性捉奸的场景,比如如何撕掉 “第三者”的衣服,如何让把“第三者”从车上拽下来, “第三者”在女性中间成为了集体指责的对象。
而另一方,那些出轨的男性在这些场景中都被边缘化、被遮掩,甚至很多人以“男性自制力弱”为借口敷衍了事,包括出轨男人自己。
大家都懂“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然而站在原配的角度通常会这么理解这句话:
男人管不住自己当然是他不对,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啊!
为什么你就偏偏那么不要脸,愿意跟他一唱一和呢?只要第三者当初不选择违反“本分”,男人也就无法得逞了!
所以在行为主体方面,显然身为第三者的女性,并不属于相对强者,反而被视为,应该承担婚外情中的大部分责任。
虽然性别不是导致偏见的确定原因,但是在婚外情这件事情上,绝大多数人依旧对男女的性标准存在固有认知。
02出轨者VS第三者:为什么在婚外情的三角关系中,出轨者往往占据有利位置?当婚姻中同时存在原配,伴侣,第三者的时候,三个人之间会出现三种关系模式:
第一种原配和伴侣之间的合作模式。如果把婚姻比作一个小的经济单元体,经历长时间的相处和配合,婚姻已经被很多人视为私人化的利益共同体。
夫妻双方拥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共同管理和分配家庭内的经济资源、物质资产以及时间等资源。
除此之外,夫妻双方已经经历了许多生活的重要时刻,历史的影像和婚姻的承诺赋予了对方不一样的价值。
所以在很多原配看来,即使伴侣出轨了,Ta依旧比任何一个普通男性或者女性都更有价值,出轨方在原配心中依旧占据着特殊地位。
比如,情感上,原配或许对伴侣依旧有依赖,长期生活中建立的信任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这种特殊地位是通过时间、经历和承诺逐渐建立起来的,它深深植根于夫妻双方的内心世界。虽然被伴侣背叛,也无法彻底的恨对方。
尤其是在经济上或者情感上,过于依赖另一半的时候,很多原配是无法离开伴侣的。此时,伴侣在提供家庭价值或者原配的个人价值方面,依然是相对强者。
第二种原配和第三者之间的竞争模式。如果说伴侣是婚姻的合作者,那么第三者就是资源的侵占者。
对于一段长期并且稳定的婚姻关系来说,第三者的介入会无意或有意地占用原本属于既定关系中的资源。比如情感资源、时间资源、经济资源、家庭资源等等。
当第三者介入后,出轨方对家庭投入的时间或金钱分配上,甚至对原配的情感关注上,都要匀出一些给第三者,那么第三者就变成了资源的侵占者。就像《三十而已》中的许幻山,甚至拿着老婆挣的钱去养第三者。
然而在所有维系婚姻的生存资源中,除了利益方面,最让原配难以接受的是,情感资源方面的侵占,因为爱情具有排他性。
当原配感受到伴侣的情感转向别人时,就会觉得是别人抢走了自己的伴侣。比起丈夫是个出轨的渣男,被别人抢了自己男人的不甘更让自己不满……原配对第三者会产生强烈的愤怒和敌意,因为第三者威胁到自己认知中的稳定和美满的生活。
第三种伴侣和第三者之间的互利模式。第三者往往成为伴侣在婚姻中寻求满足需求的替代对象,名不正言不顺。
进化心理学认为由于男人的繁衍是需要找更多女人交配,女人的繁衍是找一个好的供养者提供物资;
因此男人更想找更多女人繁衍,女人更想找有钱而忠诚的男人给自己提供物资。
当然我们不排除出轨双方是为了在彼此身上找到其他满足,除了“性”或金钱,还有人给予自己关怀和抚慰等。这一类出轨者,把第三者视为一种情感寄托,通过第三者满足自己在婚姻中得不到的需求。
在这段婚外情中,那第三者能得到什么呢?
可能是钱,可能是爱,也可能是情绪价值。
总之在这种互利的关系中,双方看上去不用承担什么责任,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方式,却都能各取所需。
而婚姻中的原配呢?
相较于男性来说,一般女性在家庭中的投入超过男性,这使得女性在情感和家庭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普遍高于男性。这导致男性在婚姻中的出轨成本相对降低。
有些男人觉得出轨行为并不会给婚姻中的利益共同体带来太多损失,比如很多人出轨就是满足一时的新鲜感,从来没有想过离婚。他很清楚不会为了第三者,放弃原配,放弃自己的家庭。
03男性VS女性:为什么男性在婚外情中更容易占据有利位置?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出轨行为和出轨者,为什么常常被视为是相对强者。
在这些分析中,不可避免的都会涉及到一个观点,就是性别。社会对男性出轨者的包容度为什么比女性出轨者会高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方式决定的。在早期社会里面,人们都是通过人力来获取生产资料。比如耕种、狩猎等。
在这种需要力量的特殊环境下,男性是占据在有利位置上的。
女性由于力量偏弱,不仅有频繁且虚弱的生理期,还有漫长且脆弱的怀胎期。这就导致在获取生产资料的方面,是没有办法胜过男性。也因此男性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一直被视为相对强者。
当男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不仅限于通过子女人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动,希望通过繁衍后代来延续自己的生命线。
因此,男性需要建立一个以自己血脉为核心的家族体系,以确保生命能够超越死亡的界限。由于男性无法亲自孕育生命,他们又必须确保伴侣所生的孩子确为己出,这便有了“妇德”:
婚前失贞以及婚后背叛成了女性不可原谅的错误,不断用贞洁观和性羞耻教化女性。
所以在早期社会中,男性被期望追求多个性伴侣,而女性则被期望保持贞洁。这种双重标准使得社会对男性婚外情的容忍度更高。
在当下社会,虽然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女性在操作现代机械方面展现出了与男性相当甚至超越的能力。但是男性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地位还是高于女性的,很多男性依旧承担着供养家庭的主要角色。
那么男性之所以在婚外情中被视为相对强者也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是传统对男性和女性的双重道德标准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地位,依旧给予了男性更多的有利资源。
即使女性有了自我觉醒意识,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力远超过男性,但在占据性别的有利位置上,依旧困难重重。
总体而言,当我们下意识地进行比较,并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感知,即某一方是相对强者时,各种倾向性行为便开始显现。这种偏向背后的真正心理原因,值得每个人去关注。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