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一阵爆炸声,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孩子的哭喊声随即传来,家人急忙跑过去看……这不是影视剧里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惊险一幕。
近日,云南大理发生的一起,儿童电池爆炸事件,让无数家长心惊胆战。一名仅2岁的孩子,因玩耍时出于好奇,将一节普通的5号电池,放进嘴里咬,结果发生了爆炸!
是的,你没看错——电池在孩子嘴里“炸”了!当家人慌乱中,冲进孩子房间时,地板上只剩下,一节炸成空壳的电池,孩子的口腔里,被炸得血肉模糊,满是烧焦的痕迹。这一幕,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下午,谁能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孩子父亲无助地哽咽,说起当时的场景,言语中满是悔恨。这件事情看起来,像是偶然事件,却揭示了一个社会问题,家长作为看护人,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事后,孩子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电池的保护盖和集电器,已经卡在孩子,咬肌和颊肌之间,差一点就穿透深层组织。医生表示,电池中的强碱性物质,一旦接触口腔黏膜,会迅速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小小电池,竟成了家庭杀手!”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会问:不就是一节,普通的5号电池吗?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普通电池的危害,常常被我们低估,因为成年人知道,电池不能挤压撞击,也不能阳光暴晒,更不能放到嘴里。但是小孩子,哪里知道这些?这块普通的五号电池,足以成为杀人凶手,虽然它外表看似无害,但内部却暗藏玄机。
根据医生介绍,爆炸只是初始伤害,电池成分中含有强碱性电解液,一旦误吞入体内,会严重腐蚀食道、胃甚至其他器官,严重的时候,可害人性命。
电池废液中,还含有汞、铅等重金属,会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隐形杀手”,一旦进入人体,后果不堪设想,轻则会导致痴呆,重则影响智力,和行动能力。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样的事故并非个例!近年来,儿童误吞电池、误触危险物品的新闻屡见不鲜。一个简单的家庭用品,竟然成了威胁孩子,安全的“隐形炸弹”。
作为孩子的家长:能否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看到这里,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也感到后背一阵发凉?孩子的天性是好奇,而家长的责任是保护,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1. 危险物品, 远离孩子的视线和触碰范围电池、药物、打火机、刀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都应该放在孩子,绝对够不到的地方,柜子最好加锁。不要心存侥幸,“我看着呢”不等于“绝对安全”。
2. 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虽然孩子年纪小,但通过日常的互动和游戏,我们完全可以教会他们,“哪些东西不能碰,哪些东西不能放嘴里”。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一点一滴的好习惯,会成为孩子安全的防线。
3. 必备急救知识万一孩子发生意外,比如误吞电池或其他危险物品,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冷静处理,并尽快送医。这种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今天的警钟,是为了更多家庭的明天”
孩子的口腔里冒烟、地板上的电池空壳,医生的专业讲解,监护人的责任,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扛起这份大旗,让孩子健康成长,远离危险。
当然,家长有时候确实忙,从来不是故意的。但小小的一次疏忽,却可能造成大大的悔恨,一定要时刻保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内,忙的话,可以托管给,其他家庭成员,不可以疏忽。
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长看到,提高警惕,防患未然。
不要让孩子的好奇心,变成家庭的噩梦。保护他们,是我们永远的使命。生养生养,不但要生孩子,还要养孩子,生孩子难,养孩子更难,其中就包括,尽到自己监护的责任,保证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
我是无极,感谢大家阅读,不要忘记点个关注哦,谢谢大家!
【声明:素材来源网络,配图只是需要,旨在传递有温度,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传递正能量。并非报道个人,如有异议,联系删除,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安全#电池爆炸#育儿知识#家庭隐患#急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