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地瓜是个好东西,我却看到它就讨厌,原因说来让人心酸

笨刨三农 2024-03-29 13:04:55

上周六天傍黑的时候,和同事去菜市场闲逛。

在市场的一个边角处,有一摆地瓜(红薯)摊儿的。

摊上的地瓜还有不少,可能是因为天已晚了,摊主急火了,在不停地大声吆喝着:

贱卖啦!贱卖了!一块钱一斤啦……

同事一听,忙拉着我凑过去,蹲下就去选地瓜,说:

还真便宜,上个星期来买,还两块八一斤呢。

摊主说:

是呀,我今头晌(上午)还卖两块二一斤呢,天黑了,我急着回去,才贱卖……

同事一下买了十多斤,付完钱后,又去挑选地瓜。

我问他:

怎么了,还买啊?

他抬头看我一眼,说:

给你挑啊。

我忙摆手说:

别别别!不要不要不要!,我可不要,我不吃这玩意儿……

同事觉得挺奇怪,问:

这地瓜可是好东西,是保健食品……再说了,不是经常见你发文说,人吃饭不要挑食嘛?

我苦笑一下,说:

是的,吃饭最好不要挑食,可这地瓜,我是不得不挑,我一百年不吃它也不馋……我见到地瓜就烦,甚至是生气……

同事大惑不解:

为什么呢?

我没有回答他,恐怕,说了他也难以理解。

同事是城里人,他怎么会知道,当年发生在农村里的那些心酸事儿呢?

……

红薯,我们叫地瓜

我一九六五年生人,从小在农村长大。

我家乡的那个小村子,就在潍坊西南方向的那片丘陵地区。

我们那个地方,当年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就是地瓜。

我七八岁、十几岁的时候,正好是七十年代。

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

到了秋天,地瓜收获的时节,一到夜晚,满山遍野,你眼所能及的地方,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的,密密麻麻的“星光”。

这些“星光”,就是灯笼发出来的。

现在,可能有不少的年轻人,不知道灯笼为何物,至少已经很少再见到它了。

可那时候,却是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一样用具,不仅每家每户都有,甚至有个两三个灯笼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照明,还防风,再大的风也吹不灭它。

老式灯笼,风吹不灭

那时候,还是大集体年代。

生产队里收地瓜的方法是,白天所有劳力,都去刨地瓜,就是用镢把生长在地里边的地瓜刨出来。

一天之内,从早上到天傍黑,都干这一样营生(方言,活,干活)。

一直干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停下不刨了,开始分地瓜,就是把刨出来的地瓜,按每家人口的多少分下去。

分完地瓜,天就完全黑了。

大家就点上灯笼,开始“切”地瓜干了。

切地瓜干,就是用一个切片的小工具,把地瓜切成片状,这样就容易晒干,好长期保存了。

长期保存,是为了常年吃地瓜干。

那个切片用的工具,也是不断更新的,更新是为了加快切片的速度。

记得,最开始用的是,一种叫做“赶刀”的工具来切片。

所谓的“赶刀”,是我们当地人的一种叫法,就是在一块木板上,钉上一个锋利的刀具,再安一个能够转动的粗木把儿,把地瓜放入刀片与木把儿之间,用木把儿用力去挤地瓜,地瓜就被切成片了。

这个“赶刀”太“笨”,切片速度太慢。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位高手,发明了一种叫“擦子”的工具,使地瓜切片的速度,来了个“质”的飞跃。

“擦子”也是我们当地人的一种叫法,别地方叫什么我不知道。

这就是“擦子”

上图就是当年,用来切地瓜干的“擦子”。

其实,用这工具切地瓜片,速度是大大加快了,但却是有危险性的。

就是这样切地瓜片

因为,这样切地瓜片,是需要人真接用手,摁住地瓜,在上面推,开始切那几片,还不要紧,到了末尾,地瓜越切越薄,手与刀片的接触机会就越大,刀片又必须是锋利的刀片,所以,风险也就越来越高了,一不小心就有被擦伤的危险。

不瞒朋友们说,我就被它伤到过。

并且,在刚刚兴起用这工具的时候,是伤过好多人的。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叫切片机的工具。

就是它:

这工具就叫“切片机”

这切片机,确实是极大地提高了切片速度,并且危险性很小。

切片的时候,只需一个人往里放地瓜,另一个人用力摇那个转把就行,在一阵阵“咔嚓咔嚓”的响声中,地瓜就被切成片了。

只可惜,这工具,并没有时兴多久,就被大家弃而不用了。

至少,在我们农村老家那边是这样。

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缸陷,就是切片机切出来的地瓜片儿,厚薄不匀,会切出不少的“刀刃”状地瓜片。

而这种“刀刃”状地瓜片,晒干了,收地瓜干的时候,因为片薄,极易弄碎,一碎在地上就收不起来了,就浪费了。

那年代,缺吃的,谁舍得浪费食物啊?

就因为这切片机这缺陷,就为了不浪费那点弄碎了地瓜干,人们宁愿冒险用“擦子”去切地瓜片,也不用这省工省力又没危险的切片机。

所以,直到今天,我都万分佩服那时候的农民朋友节约粮食的这种精神。

地瓜切成片以后,用铁齿耙子,把地面搂平整,均匀地撒在地里,但总是还有摞起来的地瓜片儿,下一步就是去把成摞的地瓜片拿开,我们叫摆地瓜干。

摆好后,就是等它们自然晒干了。

晒地瓜干,最怕的就是下雨天,沾了雨水的地瓜片,很快就会发黑、发烂。

天有不测风云,那时候大家又没条件听到天气预报,所以,年年都会发生地瓜干被淋雨变黑甚至烂了情况。

我曾经发帖吐槽过,我小时候吃过一种极难成的黑煎饼,就有朋友笑话我说,黑色食品应该是好东西啊,你怎么这么讨厌它呢?

其实,我们那时候吃的黑煎饼,可不是黑豆啊黑芝麻之类的好东西,那是黑地瓜干啊……

那时候,就算地瓜干雨淋后变黑长毛了,雨过天晴后,大伙还是去翻动一下,再把地瓜干晒干,继续吃的。

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多么节约粮食了。

地瓜干晒干后,存起来,一直吃到第二年秋天,再收获地瓜的时候。

所以,那时候,说常年吃“地瓜”这话,一点也没骗人。

其实,这地瓜干,从当年秋天开始刨收地瓜,把地瓜干晒干,到第二年春天,还是“舍”不得吃的一个时间段。

地瓜干

因为这个时间段里,主吃鲜地瓜。

秋天刨收地瓜这段时间里,是不用说的,天天刨地瓜,天天吃鲜地瓜。

刨收地瓜到了末期,就开始储藏鲜地瓜了,我们当地叫存“吃地瓜”。

吃地瓜就是把刨出来的鲜地瓜,挑选那些无刨伤,无病虫害的好地瓜,放入“地瓜井”里,储存起来,留着能吃一个冬天,半个春天。

地瓜井就是专门用来储存地瓜的旱井,深有五六米,但无水,把地瓜放进去,能保存到第二年春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那时候,大伙种地,可以说就是完全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头,大家种的麦子收成还好点,一旦赶上旱年头,麦子有时甚至会绝收。

所以,大伙明知道种麦子会吃上大白饽饽(方言,馒头),但根本不敢多种,只在洼地里种点。

所以,细粮很少。

而种地瓜呢,好处不少,它易种好管,好年景不用说了,产量挺高。

就算遇上灾年,地瓜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至少不会绝收。

所以,我们那地方,地瓜种植面积最大。

自然而然的,种地瓜最多,吃地瓜就多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那个“吃地瓜多”,真是不是一般的多。

生长时期的地瓜

记忆里,那时候,家家户户,从秋天到冬天,再从冬天到春天,每天的早饭,一般都是地瓜粥,我们当地叫“地瓜饭”。

地瓜饭,就是把储存的鲜地瓜,切成块状,入锅加水煮,地瓜快熟的时候,再放点玉米面,再煮,最后就成了“地瓜饭”了。

这要是放到现在,偶尔喝上一顿这种地瓜粥,感觉可能还挺不错呢。

只是,当时的情况是,左一顿地瓜粥,右一顿地瓜粥,天天如此,说实在话,当时真是吃够了。

还有一点就是,地瓜吃多了,对胃并不好,所以,那时候的人,多数人的胃或轻或重的都有点毛病。

不用说,就是老吃地瓜吃出来的毛病。

第二年春天过后,鲜地瓜吃完了,接着就开始吃地瓜干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我们山东有个“名吃”,叫煎饼卷大葱。

是的,那时候,煎饼几乎就是我们当地人的主食。

当然,那时候的煎饼可没有现在这煎饼好吃。

原因就是,那时候的煎饼原料太差。

那时候煎饼的主要原料,就是地瓜干,外加点玉米。

条件好点的家庭,玉米加的多点,有些困难一点的家庭,玉米少或者没有玉米了,那就惨了,连煎饼也吃不上了。

因为,只用地瓜干是无法摊出煎饼来的,地瓜干粘性差,摊不成煎饼。

那就只有吃地瓜干了。

地瓜干的吃法,麻烦一点的做法,就是把地瓜干碾成粉,蒸窝窝头吃,我们当地叫“啪骨(音)”。

那东西,是最难吃的东西,外观就惹人厌,黑不溜秋的,吃起来难以下咽。

可能现在人偶尔吃一个,还会觉得不错呢,只是那个时候,天天吃,没有不讨厌的。

地瓜干最简单的吃法,就是下锅清水煮,那更难吃了,现在想起来都头疼。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里,说我讨厌吃地瓜,一点也不是在“故弄玄虚”,确是当年吃多了,吃够了,按我们当地说法,叫“吃伤了”。

所以,想想当年那个时候,再看看现在,我觉得,真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

现在,我们想吃什么没有呢?

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到天上去了

0 阅读:1

笨刨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