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侍工作室葡萄酒技术总监、高级侍酒师陈翛然。
顶侍工作室葡萄酒运营总监、侍酒师钱乐。
侍酒师只能在餐厅里做酒水服务吗?
对于这个问题,吕杨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作为全世界华人群体中最早的侍酒师大师,他已经走过了绝大多数侍酒师都曾经历过的职业历程,从餐厅、酒店的普通侍酒师、到餐饮、酒店集团的葡萄酒总监、再到身份更加自由的葡萄酒顾问。
在如今快速发展且变化莫测的中国精致餐饮与葡萄酒市场,达到国际的标准水平是不够的,如何推动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如何为整个侍酒师群体及精致餐饮从业者创造更多榜样?他以归普葡萄酒教育学校、顶侍工作室为载体,试图探索一条不同的侍酒师未来之路。
「白银时代」的侍酒师,同样为这个问题困惑,迫切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路径。他们选择与吕杨共同开拓这条未来之路。在这条路上,「黄金一代」和「白银时代」的侍酒师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以下是归普葡萄酒学院和顶侍工作室创始人、首位华人侍酒师大师吕杨,顶侍工作室葡萄酒运营总监、侍酒师钱乐和顶侍工作室葡萄酒技术总监、高级侍酒师陈翛然的自述 ——
我是吕杨,2017 年 8 月通过侍酒师大师考试。侍酒师大师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平,登顶之后,我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方向,于是,创立了归普葡萄酒教育学院(下文称归葡)。我的初衷很简单,希望从一个中立的、多维度的、文化或者教育的角度,让葡萄酒有更多的机会。作为一个教育和服务公司,归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肃。许多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学习葡萄酒与烈酒基金会(WSET)等级考试课程的地方。
在我看来,归普是一个让爱好者深入了解葡萄酒的平台,因为只有懂得多,才能喝得更快乐。葡萄酒不仅能为人带来感官愉悦,还有逻辑、知识体验和推理上的乐趣。归普把葡萄酒的知识逻辑,通过 WSET 培训课程以及线下活动,带给爱好者。帮助他们在享用葡萄酒或与朋友分享葡萄酒时,可以更快乐。
顶侍工作室(下文称顶侍)是我在 2020 年创立的。已经有了归普,为什么还要做顶侍呢?一方面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和我对侍酒师工作发展的思考有关。2019 年,我从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葡萄酒总监变成葡萄酒顾问。身份的转变让我更加自由,与其他餐饮同行合作。
这一年,中国的精致餐饮迎来发展的风口期。很多餐厅的服务和菜品都达到了 90 分以上的水准,但在寻找一个能让酒水达到同水平的侍酒师时,遇到了困难。在此之前,许多餐厅就曾找我做咨询,我当时的回答是「等我准备好」。我需要搭建自己的团队,并且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没有体系,就没法突破;没有团队,没有人,就没法做大、做更好。
顶侍刚成立的时候,团队只有 2 个人,4 个客户。我是从餐厅实战走出来的侍酒师,知道餐厅运营的痛点是什么。酒单质量是基础痛点,提高销售额和客户体验,也是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事情不能仅靠一个驻店侍酒师完成,而是餐厅集体的配合,所有的服务人员都要有意识。所以,顶侍不仅提供侍酒师服务,还帮助餐厅做培训。
如果侍酒师每个月只有一周的时间在餐厅做培训,其实也难解决运营问题。没有跟餐厅员工一起「战斗」过,没有一起「抗过枪」「打过仗」,是很难产生默契的。顶侍的侍酒师驻店,会像普通员工一样,在餐厅里服务,去端菜、卖酒、开酒和做活动。
有了好的酒单和服务标准后,如何帮助餐厅发展得更好呢?我的想法是,通过自己和归普的资源,帮餐厅做品牌葡萄酒晚宴,拿到配额款葡萄酒(部分顶级葡萄酒因为数量有限,销售到全球不同市场的数量会有所限制,称为配额),或者在餐厅采购酒杯、酒具时,帮他们拿到更好的价格。这些都是顶侍正在叠加的服务,每一项服务都是在解决餐厅运营的痛点。
顶侍发展到现在,已经从 2 个侍酒师变为 15 个侍酒师,从 4 个客户增长到全国范围内的 23 个餐饮集团,近 50 家门店,遍布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苏州、厦门和广州。对于每一个客户,顶侍提供的都是定制化服务。这种定制是在基本服务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餐厅的所在城市、定位和客户人群,提供的服务培训与酒单都不一样。
如今的顶侍,我不敢说是中国精致餐饮行业的指向标,但至少在酒水、尤其在葡萄酒方面,是一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很多人都觉得顶侍扩张快,只有我们团队知道,我拒绝的生意比接下来的多。在当下,我希望尽可能服务那些认识到葡萄酒价值的客户,他们不需要很懂酒,但是明白葡萄酒给餐厅带来的价值,不管是服务质量,还是葡萄酒文化。
我叫钱乐,入行近 9 年,是顶侍工作室的葡萄酒运营总监,也是团队创始的成员。2018 年我在希腊通过了侍酒师大师公会(CMS)的侍酒师认证考试。也更加坚定了我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我大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毕业后,进入阿布扎比皇宫大酒店里的 Hakassan 餐厅工作。Hakassan 是一家极为重视葡萄酒业务的精致餐厅,业内名声很大。实习时,我就感受到了餐厅里浓厚的葡萄酒氛围,餐厅有 5 个侍酒师同时在。我的侍酒师之路就是从这开始的,从普通实习生、助理侍酒师、侍酒师到高级侍酒师。
在 Hakassan 这样相对成熟的餐厅体系中,侍酒师根据级别,分工明确。助理侍酒师和入门侍酒师只能做一些协助工作,不能完全负责客人点单。我是侍酒师五人团队里唯一的中国人,许多外国人会好奇。我印象很深刻,那天餐厅的人很多,几乎每桌都在点酒,同事忙不过来,让我去帮一对英国老夫妇点单。沟通的时候,他们能感受到我很紧张,就一直安慰我「不着急,慢慢来」。我得知他们是来庆祝 40 周年结婚纪念日,就额外送了两杯巴黎之花香槟,还有蛋糕和贺卡。他们非常感谢我,事后给餐厅写了感谢邮件。那是我第一次单独给客人点酒,一直记到现在。
我的工作时间是跟着餐厅营业走的,除了周六 11 点有早午餐,其他都是晚餐时段。一般中午 11 点左右到餐厅,2 点多到仓库取货、核对,之后检查餐桌的摆台、侍酒师工作区域的准备情况,确认当晚杯卖酒的状态,有时也要给服务员做培训。4 点半,开每日例会,大约 5 点多结束,然后检查有没有需要特殊关照的客人,当时每天的预订客人大概有 100~120 位,需要确认哪些是常客、哪些是 VIP,然后决定当晚侍酒师的工作分区和特殊客户的分配。6 点,餐厅准时开餐。
晚餐结束后,我还要收档、写报告和整理报表,看看今天卖了什么酒、需要补什么酒,让明天早班的同事安排进货,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能卖 50~60 瓶酒。与这座城市一样,迪拜的餐厅很国际化。工作人员来自世界各地,你需要适应各种口音,欧洲人、南亚人、东南亚人,还有阿拉伯人。2014 年前后,去迪拜的中国人不是很多,2016、2017 年人数大量增长。不仅在这儿定居,还有旅行团,Hakassan 就有针对中国旅行团的下午茶。
2019 年底,我从迪拜回国,加入上海艾迪逊酒店。工作不到一个月,春节假期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 年 4 月才复工。因为刚回国,我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不适应,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久了,面对普通话反而有些反应不过来,而且酒店系统也比餐厅复杂。一切都是机缘巧合。我还在迪拜的时候,在一次酒展中见过杨哥(我和同事习惯叫吕杨为杨哥)。回国后,他听王逢源(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饮品总监)说有一位女侍酒师回国了,于是找到我。10 月,我从艾迪逊离开,加入顶侍,成为团队的创始成员之一。
相比一般的餐厅侍酒师,顶侍的工作细致很多,覆盖面也更广。加入前,我就预想到跟杨哥一起工作压力会很大。来了之后才发现,侍酒师所要求具备的技能是非常全面的,眼界也需要更广阔。最基本的,我需要认识负责餐厅的每位员工。虽然我不用每天在店里,也要知道每个人的个性、优势以及适合做什么,为他们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让每位员工做自己更擅长的事。在普通餐厅,这是很难想象的。
顶侍团队的规模越来越大,服务 23 个餐饮集团的近 50 家门店,遍布全国。新加入的年轻侍酒师,要对所有的合作餐厅都有所了解,包括餐厅的品牌、体系、专注的菜系和酒单的特色等。与此同时,还要与这些餐厅保持密切的接触和沟通。这还只是基础工作。
菁禧荟和成都新荣记是我主要负责的餐厅。我每周会驻店两天,餐厅举行活动,会在场,偶尔有重要的客人或者 VIP,也会提前关注。包括月底盘点,我也会帮忙。在基础工作之上,对餐厅员工的针对性培训很重要,我会根据每家店的情况开展。比如,菁禧荟开了一家新店,我要先给店里的服务人员做测试,摸底葡萄酒掌握水平,再去制定培训计划。菁禧荟每家门店的情况不同,员工水平和培训进度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基本上我一年要做 4 版培训计划,每季度一版。
除此之外,我主要负责整个顶侍团队的运营管理,平时和团队成员会有更多的交流。团队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有自己主要负责的餐饮品牌,带领组员一起,处理旗下餐厅葡萄酒相关的工作。每位团队成员有自己的优势,赋能餐厅和团队能量。我更多的是在统筹一切,安排人手处理不同的事务。对接供应商、安排酒庄晚宴,也经常到顾问项目的其他城市出差。最近,顶侍新接了广州的彤堂序,协助餐厅进行 11 月开业准备。因为我经常在不同城市的顾问餐厅走动,可能今晚在成都新荣记负责蟹宴,明晚就在上海的遇外滩,后天可能又回到菁禧荟。有时候,会遇到同一批客人,他们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怎么今天还是你?」在挑战的背后,潜藏着无限乐趣。
我叫陈翛然,是顶侍工作室的葡萄酒技术总监。在澳洲读大学时,我去葡萄园当过采摘工,对葡萄酒产生了兴趣。毕业后,到中国澳门银河集团(后文称银河)做调酒师,但我觉着调酒师局限性大,就借着工作上的培训机会,考了 WSET,然后又考了侍酒师大师公会的侍酒师认证考试,转行做侍酒师。
银河旗下有很多餐厅,侍酒师会在一家餐厅工作一年,然后换到下一家。不过,也并不是只负责这一家店,还会兼顾临近的。比如,我在意大利餐厅 Terrazza 的时候,也需要照看旁边的 Macallan Bar,还有其他小餐厅。虽然一个人负责很多店,但因为年轻,也有人带,不需要做决策层面的事情。2020 年,我回到内地,先后在广州和深圳的两家精致餐厅工作。一个人看一家店,也多了需要决策的事情。那段时间,华南的精致餐饮市场很繁荣,大家都想来餐厅工作,我遇到过一些同事,完全不知道高级餐厅是什么,工作要怎么开展。所以,培训在我当时的工作中,就是很重要的一项。
2023 年,我通过高级侍酒师认证,年底加入顶侍团队。在顶侍,我除了要服务上海哈罗德公馆、苏州金海华以及 Stone Sal 言盐西餐厅上海、深圳的两家门店外,还要重点负责技术部分,不仅仅是对服务餐厅的培训,还包括对内部同事的培训。此外,还需要确定酒单。
我会按照一年四季度做基础培训计划,根据餐厅的状态调整,有常驻侍酒师的餐厅,需要培训基本礼仪,有英文服务的餐厅,我会去培训员工的英文。还有一些餐厅,会从筹备阶段就介入,可能会提出一些葡萄酒场景的设计建议,比如酒窖、侍酒师工作动线等。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不是单纯的侍酒师,更像是餐饮秘书或者餐饮管家。
很多同事设计的酒单,要由我调整、修改,最终确定呈现。这也是技术总监很重要的工作。比起在酒店或者餐厅设计酒单,在顶侍设计酒单更难。首先,需要符合杨哥的工作标准。其次,要在餐厅的基础酒单上,结合它的特色和定位,做更有针对性的设计。
2020 年末的时候,顶侍为菁禧荟设计了一份全香槟和勃艮第的酒单,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菁禧荟主打潮州菜,海鲜食材多,比如花胶、海参,定位是新派的、能够成为菜系「领头羊」的品牌。在葡萄酒世界里,香槟和勃艮第产区是能够契合「领头羊」气质的,加之近些年国内市场对这两个产区的喜爱和推崇,团队才会做这样一份酒单。不管是价格考虑,还是定位考虑,这种酒单在普通餐厅都是很难尝试的。
今年,我负责了新荣记旗下的荣袍和七尚酒店厦餐厅的酒单设计。荣袍主打川菜,餐厅空间呈长条形,融入了很多龙的元素,所以我做了一份中国龙概念的酒单。结合新荣记的另一家新餐厅东京新荣记的「东渡」概念,我选择从四川开始,一点一点向东延伸,酒单中出现了中国葡萄酒、日本清酒,新西兰和澳洲等地的葡萄酒,绘制出一条串联世界的龙。
在制作厦餐厅的酒单之前,我特地在厦门市区闲逛了一天,寻找灵感。我是福建人,厦门对于福建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包容,又很有小资情调和外来文化基础的城市。当时,我在鼓浪屿上看到许多旧时的领事馆,想到他们是如今的葡萄酒大国。为什么不能以这个概念来做一份酒单呢?厦门是包容的,厦餐厅的定位是闽地中国菜,也展现了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在厦餐厅之前,顶侍服务过闽菜餐厅遇外滩。当时从福建人的「无客不提壶」出发,根据闽菜的风味特点,提炼出不同的味型,在此基础上配酒。这次到了厦餐厅,同样是闽菜,使用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逻辑、架构和展开方式。在构思每一份酒单之前,我和同事都会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充分了解业主的需求、餐厅的需求和在地文化背景,再结合自己的创新想法。这使得顶侍出品的每一份酒单,都有自己的逻辑,绝对不会重复。
在顶侍工作,让我的眼界更宽广了。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会交流,这款酒有没有见过、那个菜是不是可以这样搭、某一款酒能不能换一个方式醒酒,这些讨论非常有用。如果你只是自己学,仅仅依靠网络和书本,知识量和眼界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侍酒师行业,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经验。工作期间,杨哥教给我的东西,和我之前了解的,完全不一样。他的目光长远,能看到未来 5 年、甚至 10 年的样子。
过去,我觉着侍酒师也就是介绍酒水、做好盘点。现在,我发现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情,侍酒师的工作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团队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客人,我会在每一个同事、每一个客户、每一家餐厅中学到不同的东西。带着这些收获,重新回到团队工作里,形成一个闭环。团队里所有人的智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比如,我们团队的成员 Lin,曾职于庙前冰室,国内最知名的鸡尾酒吧之一。他在调酒方面的丰富经验为我们的餐酒搭配提供了更多、更有趣的选择。顶侍成立 4 年来,几乎没有员工离开,客户也是。这些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督促。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很多和传统侍酒师角色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虽然在整个餐饮市场上,做葡萄酒顾问的不只有我们团队,但是我十分自信,我们是做得最好的。
目前,顶侍工作室负责的餐厅 ——
上海:甬府、Les Nuages、湘翁、菁禧荟、Stone Sal、HIK、遇外滩、上海滩餐厅、溏会、逸道外滩源、Ling Long、广舟巨鹿、玲姐火锅、哈罗德 Harrods、皖宴;
北京:京艷 · 翰林书院、京艷 · 国贸银泰、1996 川菜主题餐厅、郡王府 · 郡宴、荣袍、凰庭;
成都:新荣记、柴门荟、许家菜望江店;
杭州:解香楼、曼殊、三嚥阁、一痕月、燕筑潮;
苏州:金海华 · 平江颂、Chao 27;
厦门:七尚酒店厦餐厅;
深圳:Stone Sal;
广州:彤堂序;
海外:新加坡甬府、日本新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