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的高点回落之后,红利资产出现回调、波动放大,伴随而来的是市场对于红利策略能否重回升势的分歧也在加剧。红利资产经历了从“前期普涨→煤炭6月份开始跑输→铜&油7月上旬起跑输→水电&银行7月下旬起跑输”的“缩圈”过程。

后视镜来看,这次红利资产的阶段性回调,可能和短期市场偏好的变化以及红利风格内部轮动有关。
一方面,随着前期A股的阶段性反弹暂告段落,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收缩,在此背景下市场资金再度向防御板块集中。资源类红利股由于海外衰退预期交易与对应国际定价大宗商品而走弱;公用事业类红利较少受到宏观交易衰退逻辑影响,资金进一步集中。另一方面,以电子、半导体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在半年报交出了不错的业绩表现,叠加海外AI产品热度居高不下,持续催化市场预期,部分存量资金开始增配科技方向,短期内对红利风格形成压力。

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仍旧在转型阶段,目前所处的低利率环境大概率还要延续,在“安全”和“防御”为主的投资风格影响下,红利策略仍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