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圈有个事儿挺有意思——联电这个"千年老四"用实际行动打了所有人的脸:谁说搞芯片代工必须死磕3nm、2nm?人家守着28nm这样的"老古董"工艺,一季度照样赚了77亿新台币,毛利率26.7%,比中芯国际那帮玩14nm的还滋润。

要说芯片代工这行当,历来都是"赢家通吃"的剧本。台积电、三星在高端市场你追我赶,今年就要干到2nm,活脱脱像两个科技狂人在华山论剑。后面跟着一帮小弟,中芯国际憋着14nm、N+1,格芯、联电死磕28nm,再往后华虹、高塔连40nm都玩得磕磕绊绊。
按说这行当该是"技术越先进越赚钱",毕竟3nm芯片能塞进去更多晶体管,卖得贵不说,客户还得排着队送钱。台积电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以上,跟印钞机似的。
可联电这波操作直接颠覆了认知:人家主攻的22/28nm工艺贡献了37%的营收,40nm、65nm这些"古董级"制程加起来又贡献了32%,愣是靠着一帮"老弱病残"工艺,在芯片寒冬里活成了滋润的胖头鱼。

您可能要问了:这28nm工艺都多少年了?2011年台积电就量产了,现在手机芯片都奔着3nm去了,这玩意儿还能赚钱?嘿,这里头门道可深了。这就好比开饭店,米其林三星餐厅固然风光,但街边卖煎饼果子的摊位未必不赚钱——联电现在干的就是这买卖。
翻开联电的财报,一季度营收578.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5.9%。这数字看着不起眼,但人家22nm工艺环比暴涨46%,直接顶到了总营收的37%。更绝的是毛利率,26.7%这个数看着不如台积电吓人,但跟同行比起来,中芯国际去年毛利率才18.59%,格芯也就20%出头,联电这波操作堪称"闷声发大财"。

要说联电的生意经,那真是把"精准打击"玩明白了。现在芯片市场早过了"唯先进论"的阶段,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这些领域,根本用不着5nm、3nm这些金贵玩意儿。28nm工艺成熟稳定,成本又低,良品率还高,对很多客户来说简直就是"性价比之王"。联电就瞅准这个空档,把28nm玩出了花:汽车电子要耐高温?安排!工业控制要抗辐射?没问题!医疗设备要超低功耗?给您定制!
这就像卖衣服,高端定制固然赚钱,但优衣库靠基础款照样能开遍全球。联电现在干的活,就是给芯片行业当"优衣库"——不追求花里胡哨的潮流,就把基础款做到极致。您要问他们为啥不搞3nm?人家联电CEO都说了:"10nm以下工艺的研发成本是个无底洞,我们这种体量的公司,砸钱进去连水花都看不见。"

不过您可别以为联电这是要躺平。人家虽然不搞3nm,但12nm工艺已经在路上了,说是2026年验证,2027年量产。这12nm听着新鲜,其实就是14nm的优化版,说白了就是在现有技术上"精装修"。这就好比煎饼果子摊主,不跟风开网红店,但把酱料配方改良了八百遍,照样能让老主顾天天排队。
说到底,芯片代工这行当,真不是越先进越赚钱。台积电那种走高端路线的,得养着上万名博士天天烧钱搞研发;联电这种走量的,靠的是把成熟工艺玩出花,成本控制到极致。就像餐饮业,既有米其林三星,也有沙县小吃,大家各凭本事吃饭。
现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经历大洗牌,汽车电子、物联网这些领域对芯片的需求蹭蹭往上涨,28nm这样的"黄金工艺"反而成了香饽饽。联电这波操作,算是给行业指了条明路:与其在3nm赛道上挤破头,不如在成熟工艺里挖金矿。毕竟,不是每个客户都需要最尖端的芯片,但每个客户都需要又便宜又好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