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圈又爆出个新鲜事:联发科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突破1,533.12亿元新台币(348亿人民币),毛利率高达48.1%。
这个数字啥概念?相当于每卖100块钱芯片,就能揣进口袋48块多,比卖奶茶还暴利。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家靠"性价比"起家的芯片厂商,已经悄悄坐稳全球手机芯片销量头把交椅好几年了。

要说联发科这波逆袭,全靠国产手机厂商们扎堆捧场。现在满大街的国产手机,除了华为外,清一色都装着联发科的"心脏"。就连当年用高通芯片的厂商,这两年也把订单大把大把往联发科送。为啥突然变心了?说到底还是"性价比"三个字闹的。
咱们普通老百姓买手机,最关心啥?价格亲民、信号稳定、电池耐用。联发科的天玑系列芯片,就像手机界的"经济适用男",虽然跑分比不过高通骁龙8系,但日常刷视频、打游戏完全够用,关键是价格便宜一大截。特别是中低端机型,用联发科芯片能省下不少成本,厂商降价空间更大,消费者买着也更实惠。

这波操作让联发科赚得盆满钵满。一季度财报显示,手机芯片业务贡献了56%的营收,比去年同期还涨了6%。要我说啊,这背后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小心思。
前几年被美国制裁搞怕了,大家都学精了——不能把鸡蛋全放在高通篮子里。联发科虽然是台湾省企业,但好歹是"自家人",关键时刻不会像某些外企那样卡脖子。
不过话分两头说,联发科能崛起,自家技术也得过硬。以前天玑芯片总被吐槽"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现在最新的天玑9400已经能和骁龙旗舰芯片掰手腕了。游戏实测帧率稳如老狗,能效比还更优秀,难怪连OPPO、vivo这些大厂都把旗舰机订单往联发科送。

但这里头有个事儿值得琢磨:咱们国产手机厂商,是不是太依赖联发科了?现在高端机用高通,中低端用联发科,看似两条腿走路,可芯片命脉还是攥在别人手里。就像前两年汽车缺芯,多少车企蹲在芯片厂门口要货?手机圈要是再碰上类似情况,难道又要集体涨价?
说到底,芯片这玩意儿,自己有才是真的有。你看华为被制裁那几年,手机业务腰斩又腰斩,现在麒麟芯片回归,Mate系列立马支棱起来了。其他厂商也别光顾着抢联发科订单,该学学人家小米澎湃、vivo V系列,哪怕现在自研芯片性能差点,但至少把技术攥在自己手里。

不过自研芯片这事儿急不得。造芯片不是搭积木,光刻机、EDA软件、架构授权,哪个不是烧钱的无底洞?但该走的路总得走,总不能永远当"组装厂"。现在联发科吃肉,国产手机喝汤,这种局面看着和谐,可万一哪天台海局势有变,或者联发科被卡脖子,咱们的手机产业是不是又要经历一次"至暗时刻"?
所以说,联发科这波赚钱是好事,但国产手机厂商们也得留个心眼。趁着现在日子好过,多往自研芯片里砸点钱,哪怕先从电源管理、影像处理这些小芯片入手,慢慢积累技术。等哪天自研芯片能扛大梁了,咱们消费者才能买到真正物美价廉的国产手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