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固收产品?

崔哥商业说 2024-08-08 15:36:44

近年来,随着美国持续加息,口罩事件,内外部各种复杂局势影响,A股经历了持续三年的低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来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却备受追捧,虽然我们认为当下美元降息预期逐渐明朗,国内经济也逐渐企稳,风险偏好有所回暖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建议适当多关注中国权益资产配置,降低债券类配置比例,适当追加美元债券投资比例。

但是,鉴于投资人对于固收类产品的需求是长期的,今天我们就重点聊一下如何配置固收类产品的话题。

固收类产品配置的格局和主要产品类型:

在大类资产中,固定收益资产因为具备低风险、低收益的属性,且与权益类(如股票)、 另类资产(如商品等)的相关性比较低较低,因此通常被作为优化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的有效工具,备受重视。

银行存款规模在 2023 年增长 14 万亿元至 134 万亿元,居民存款中,近 3 成为短期流动性存款,7 成以上为定期存款,且定期存款占比近年来持续上升,表明很多家庭持有存款主要是因为其约定收益和无净值波动风险的特质。存款之外,具有类似安全资产属性的寿险(有些够得着门槛的家庭关注到HK保险的优势,近年来增长明显)和货币市场基金总共增加近 3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约 9%。而近年来受地产风险释放和净值化冲击更大的银行理财类资产今年规模出现负增长(-8%)

固收产品的细分类别非常丰富,我们通常接触比较多的包括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等等; 随着利率中枢的逐渐下移,各类固收资产的收益水平也有所下降,目前银行定期存款大部分已低于 3%的利率,虽然具有保本的安全性,但是长期无法跑赢通胀。纯债基金、被动指数债券基金在短期内的波动虽然要大于银行存款,但长期来看有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增厚收益,通过合理的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债券基金,长期来看可以获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

混合债券基金由于添加了可转债、股票等底层资产,近三年受到股票市场等的拖累等,收益表现较为不如 人意,近三年年化收益中位数为 2%,而且稳定性较弱。要想长期获取可以追上通胀的收益,或者取得“必要收益”(看置顶文章),就必须要关注权益类资产品配置(偏股基金),这里先暂时不讨论。

2023年年底数据

不同的投资者应该如何配置固收产品?

首先,对于短期限的投资者而言减少净值波动通常是首要诉求,因此固收产品的应该占据主要的配置比例,而且应以波动更低的短久期产品为主(比如货币基金、银行存款、 中短久期利率债基金),净值的波动通常会低于权益和另类资产。如果想要提高一些收益,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实现:

1,信用下沉(从购买利率债转到购买短期信用债)。

2,久期升高(从 1 年期以内的现金产品到购买长期债券产品)

这两种方式会带来信用和久期溢价, 但也会相应地升高风险。

如果你能忍受一定的波动且资金可以长期投资的话,固收资产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是对冲经济下行。

10 年国债与中证 800 指数的相关性长期为负,对于持有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较多的长期投资者来说可以有效对冲权益头寸的波动风险。 长期投资者在持有权益资产的同时,配置一定的固收资产,并坚持既定的再平衡规则, 将有望明显地改善组合的长期收益风险特征。由此可见长久期利率债是有效的防守型资产,可以为组合提供至关重要的保护

(我们的知识星球“财智学社”会整理投资组合的四种以上再平衡的方法,欢迎加入,提供无限次提问,共同学习成长,新加入会员即送599新人礼包)

另类资产:市场中性,大宗商品和CTA

前面我们讲了通过固收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协同可以构建更稳固的资产组合,核心逻辑在于两类资产呈现一种“低相关性”的特征,那如果能寻找到更多的“低相关性的资产和策略”进行组合,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加稳固,收益性价比更高的资产组合。

这里重点说一下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市场中性:银行理财的替代性选择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是对冲基金的一种策略,也被称作阿尔法策略。其原理是在多头和空头同时进行操作,买入认为会跑赢大盘的股票组合,同时做空同样规模的股指期货,以对冲掉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β,进而获取超额收益α。

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不论市场环境如何,都有可能赚取相关证券价格区间回归正常的收益,即相对的超额收益,并且基金净值走势与大盘指数表现相关性很低。

某中性策略产品的净值表现与沪深300走势的对比,超额明显

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要实现100%的股票市场中性几乎是不可能的,通常会将β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国内,目前该策略主要采用做多股票并同时做空股指期货来进行对冲。

对比股市下跌,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行,市场中性2023 累计 5%左右的的收益格外亮眼。 在经过过去两年市场下跌,指数目前处于相对较低位置的环境中, 市场上行或者震荡的概率大于单边下跌的概率,这将改善中性产品和指增产品的超额环境。尽管相比于银行理财,市场中性产品存在更大的个体风险,但是整体来看,在银行理财收益下行,固 收产品缺乏的环境下,市场中性产品作为为数不多的“类固收”产品,或许可以作为银行理财的较好替代。

大宗商品和CTA策略产品先不重点介绍了,我们团队针对市场主流的8大投资策略都做了详细的解析和对应代表性管理人的梳理,欢迎私信交流。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做为对具体产品的推荐建议,具体情况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实际配置产品进行客观评价。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当下社会,理财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可是,对于非专业领域的朋友而言,理财该从何学起呢?

每个人的基础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有些理财小白课对自己而言太过浅显,觉得是浪费时间?

财经类的资讯又多是标题党,博眼球,重复性太强?

要想建立理财知识体系,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财智学社”,我们把理财知识体系分为了五大板块:知识理念,方法策略,产品工具,市场观点,法商案例。

各个板块相互独立,又互成体系,你不必纠结从何学起,我们希望做的是和大家一起像拼拼图一样逐渐建立我们对理财这件事的理解。

如果你本身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那你可以重点关注【方法策略】的内容,你也可以重点了解具体【产品工具】的特点;

【市场观点】会分享基金管理人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着几十上百亿规模资金的基金经理的最新思考;

我们可以从【法商案例】中寻找可以参考借鉴的思路,亦或是跟随【读书分享会】去窥探一下大师们的财富思考。

提升财富认知高度,降低理财操作难度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家庭金融理财管家,

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更美好的财富人生。

0 阅读:0

崔哥商业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