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位78岁的老太太住在上海的儿子家中,突然一天收到来自粟裕大将侄子粟刚兵的邀请函,邀请她一起前往孟良崮。孟良崮,这样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名,60年来一直牵动着老太太的心,她真的能够去到那个地方吗?
最让老太太意外的是,这份邀请竟是来自粟裕将军的后人。她的丈夫,就是被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击毙在了山东。想着这些事情,过去的点点回忆通通涌上了老太太的心头。
她叫王玉龄,1928年出生在长沙一个大户人家,家中有良田千顷,仆役成群。父亲王树南是保定军校六期毕业生,跟顾祝同、余汉谋、叶挺等人是同窗。伯父则是该校第一期的毕业生,同期还有一个肄业生,叫蒋介石。两兄弟皆出自保定军校,在长沙跟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交好,得到了办理湖南省烟务的差事,积累了不少财富。
王玉龄的母亲娘家更是家世显赫,祖上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大清将领,被册封为罗武勤公,曾官至兵部尚书,位极人臣。外祖母是大清两江总督的女儿。有这样的家世背景,王玉龄自然是金枝玉叶,从小养尊处优,不在话下。
不幸的是,在王玉龄5岁那年,父亲便因病去世了。母亲将家里所有的男佣都辞掉,全部换成女仆,并以妇礼教导女儿。这样尊崇封建传统的教育,对于王玉龄的影响究竟好坏如何,也只有她自己明白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家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陡然中落,日子还是过得不错。
也就是在5岁这年,王玉龄被母亲送到了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那个毛泽东曾担任主事的学校读书。当时,毛泽东早已经离开学校,正率领红军在江西苏区,粉碎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围剿。王玉龄在这所学校一直读到四年级,直到日本人占领湖南,攻进了长沙。
日本人毫无人性,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即便是富裕的王家,也难以再平静地生活。他们跟着千千万万的家庭一起逃难,最后逃到湘西一个偏远的小城慈利落脚,王玉龄进入当地的学校,就读六年级。虽说是逃难,但王家却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流离失所、沿路乞讨什么的。他们光装人的汽车就有好几辆,看上去更像是举家搬迁,一些颠簸倒是有的。
王玉龄虽说是娇小姐,10岁以前甚至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每天醒来只需要把手一伸,自然会有佣人帮她把衣服套上。但在学校里读了那么多年书,又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行径,她开始极度痛恨日本人,这种情感后来贯穿她的一生。15岁那年,王玉龄曾经强烈要求去当兵,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作罢。
抗战进入尾声时,王家又搬回到长沙,继续过着过去的优渥生活。此时,在重庆陆军军官大学受训的第74军副军长张灵甫,听说长沙有那么一位绝代佳人。专程坐飞机到湖南,为的就是一睹王玉龄的芳颜。王玉龄当时不会知道的是,这个男人会成为她日后一生的牵挂。
张灵甫从陆军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在湘西休整的74军,当时已无太多战事,张灵甫便常驻在长沙。这也正方便他对王玉龄展开追求。据王玉龄回忆,有一天她跟几个女孩子在理发店,张灵甫“碰巧”坐在她椅子背后,透过镜子盯着她打量,就差把头伸到镜子里面了。
王玉龄心想,这个人可真讨厌(其实想想那个场面,一个中年男人盯着镜子里的妙龄少女,快把头伸到镜子里了,倒是有几分猥琐),于是狠狠瞪了她一眼。后来,张灵甫对她讲,幸亏当时是瞪了他一眼,要是对他笑一笑,他也就没兴趣了。
随后,张灵甫便对王玉龄展开了积极地追求,先是托人请他们全家吃饭。饭桌上,42岁的张灵甫,自称跟王玉龄32岁的伯母同年。已经结过三次婚(其中第二任妻子被他开枪打死,原配妻子一直在老家,第三任妻子也尚未解除婚姻关系)的张灵甫,自称单身,并通过朋友请王玉龄的伯母给介绍“好的小姐”。
搭上了跟王家的关系后,张灵甫更是成天往王家跑,缠着17岁的王玉龄。张灵甫虽然是军人,却几乎从来不跟王玉龄讲抗战的故事,而是凭借他北大历史系高材生的身份,讲各种历史故事,王玉龄倒也爱听。最终,妙龄少女没能抵挡住大叔的猛烈进攻,答应了比他大25岁的张灵甫的求婚。
对于这门亲事,王玉龄的母亲是反对的,她的理由除了不希望有个比自己还大的女婿外。更重要的是,她自己年轻守寡,不愿意女儿重蹈她的覆辙,而张灵甫作为一个军人,总是会有这样的风险。王玉龄则认为,日本人已经投降了,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在这点上,显然姜还是老的辣。
但在任性的女儿,和有权有势的副军长面前,王妈妈显然是无力阻止的。不久后,在时任湖南省主席程潜的主婚下,王玉龄跟张灵甫在上海举办了轰动一时的婚礼。而在结婚前,张灵甫已经升任74军的中将军长,调任南京卫戍司令。
婚礼结束的当晚,张灵甫就带着新娘王玉龄坐火车,匆忙赶往南京就任。两个人在火车上一个上铺、一个下铺度过了新婚之夜。在南京,王玉龄跟张灵甫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快乐的时光,有太多关于他们的浪漫故事,为当今的文艺青年们所追捧。但也曾出现过小小的波折,张灵甫在陕西的第三任妻子高艳玉听说自己的丈夫又结婚了,匆匆赶来讨说法,最后还是由张灵甫拿钱封口,打发回陕西去了。
好景不长,蒋介石很快就发动无耻的内战,张灵甫被调往前线,最终在孟良崮被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围困,兵败丧命。张灵甫积极参与内战,最终“战死沙场”,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张灵甫战死后,他的上级王耀武投蒋介石所好,伪造了两封遗书,制造出自杀的假象。蒋介石果然大喜,大肆宣扬张灵甫“舍身成仁”的事迹,以此来教育国民党的军官们。蒋介石素来喜欢讲将军若战败,要“舍生取义”,只是作为总司令的他,却是连丢数次首都,照样还是总司令。
在张灵甫战死前一个月,19岁的王玉龄刚刚生下他们的儿子,可怜年纪轻轻的她,就此守寡。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溃逃到台湾时,王玉龄带着儿子、母亲也一起漂洋过海而去。此时的她,才不过21岁,再想过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不大可能了。刚到台湾时,她还能领到一些补助金,慢慢地就只剩下一些“口粮”了。
蒋介石之所以还发一些“口粮”,只是想要她每年出席一次追悼会。那是国民党为死去的军官开的,目的无非还是给跟随他的部下“洗脑”。除此之外,王玉龄对于蒋介石政权来讲,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即便,张灵甫生前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那又如何?
杜聿明作为黄埔一期的大师哥,在蒋介石心里的地位,该比张灵甫高多了吧?结果,杜聿明被俘后,夫人带着孩子去了台湾,最后只能靠给人帮佣抚养孩子,儿子长大后开出租车度日。后来,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蒋介石想要拉拢,这才想起有个杜夫人可以利用,买了机票让杜夫人去美国。结果倒是帮杜夫人辗转回到大陆,与丈夫团聚了。
据王玉龄本人回忆,她的遭遇也同样让人心寒:
后来,宋美龄要接见我们这些寡妇。到了总统府,我们坐在外面,等啊等,等了很久很久。一个秘书跑出来讲,夫人今天身体不舒服,所以夫人们你们请回吧,就这样。
那一刻就觉得心里有一种很凉的感觉,觉得很生气,我觉得好像人怎能这样,人家好像都是为你把这个命都送掉了,你却这样不把人家当回事情。
本来是宋美龄要做面子,接见这些寡妇,可最后不但不见人家,甚至都不让人进门等。一帮本来就承受着丧夫之痛的人,傻傻地在外面等着,等半天换来一句“夫人身体不舒服,请回吧”。宋美龄这是多大的架子,多么的没有礼貌啊?现在还有些糊涂虫,以为蒋夫人是多么的优雅。
总之,王玉龄在台湾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后来在自己的姨父孙立人将军的帮助下,拿着1000美元,留下老母和6岁的幼儿,独自往美国去了。王玉龄在美国半工半读,从纽约大学财会专业毕业。毕业后在罗斯福医院找了一个会计的工作,后来又在一家五星级饭店工作了几年。最后到美国航空公司成为空姐,一直工作到退休。
1973年秋天,周恩来总理听说了王玉龄在美国的情况,立即托人带话给她,希望她能回家看看,欢迎她叶落归根。飘零异乡多年的王玉龄听到这样的消息,显然是非常兴奋的。但她想到张灵甫曾与人民为敌,心中又有些忐忑。直到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给她写了一封信,发出热情的邀请,她才终于打消了顾虑。
当时,中美之间的人员往来还很不便利,几经周折后,王玉龄于当年9月踏上了回国的征程。此时距离她离开故土,已经过去25年了。周总理在北京秘密接见了王玉龄,并对她说:
“灵甫是一个很优秀的将才,我是他的老师,没有把他争取过来,错误在我。”
听到周总理这样一番话,王玉龄当场泣不成声。不知道那一刻,她有没有想起来宋美龄让她在总统府门外等着的那一幕。“自己人”如此冷漠,倒是昔日的“敌人”,不仅百忙之中抽空接见她这样一位头无寸职的人,还能说出那样一番窝心的话。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特许她自由地往返美国跟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有这样的待遇的只有两个人,除了王玉龄外,就是杨振宁教授。在那之后,王玉龄每年都会回国访问。
1974年,王玉龄还曾专程到延安参观,她说,“我要看看,毛主席怎么能够在延安这种地方生存下来。那地方是黄土高原啊,简直苦得不能再苦了。”其实,在抗战爆发后,全国就有大量的进步青年涌向延安,其中也不乏王玉龄那样的大小姐。只是当时王玉龄还太小,没想到时隔那么多年,她还能有这样的想法。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王玉龄经常会在中国各地奔走,有时候协助做生意的儿子搞些商务。间或,王玉龄还会去西安等地,看望一下张灵甫前妻的儿女。直到2005年,王玉龄的儿子选择在上海经商,她也跟着在上海定居了。
她到上海后不久,就接到了粟裕侄子粟刚兵的邀请。粟刚兵提出请王玉龄吃饭,又怕她不会答应,只好托别人委婉转达。王玉龄倒是没什么,她说,“哪有什么关系呢,谁叫我先生是职业军人呢。历史的事情,我不会计较,也没办法计较。你说你能恨谁啊,对不对。”
2007年4月,年近80的王玉龄终于去了孟良崮,在张灵甫被击毙的山洞里,放了一束花环。来到丈夫之前丧生的地方,王玉龄心情十分复杂,她在上面伫立了良久并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很久,王玉龄写下了四个字“和平统一”。
在孟良崮,王玉龄跟人说,“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他在最痛苦的时候,在最无依的时候,我没有跟他在一起,所以看到那个山洞的时候,我是心里感慨很多。我从来没有讲过,告诉过他我爱他,他死了以后,我一直后悔莫及的。我就觉得我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吝啬啊,连一句简单的话都不会讲,不曾讲。”
如今,王玉龄已经93岁高龄,或许还在怀念她的张灵甫。至于历史将会给张灵甫什么样的评价,她大概是不会在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