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12由于师前指谎报军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大肥肥文史说 2024-07-11 17:41:13

作者:宋子佩

22 日 10 时左右, 我一边听他们分析情况, 一边警惕地用望远镜观察附近的山头。突然发 现 312 高地山顶有部队, 正在有秩序的排着一路长队向山的东坡运动。

"左边山上有部队, 穿绿色军装, 大约有 1 个连的兵力。 "我急忙报告毛副军长。

"快把指挥所转移到公路右边山上, 要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毛副军长对郑师长说。

"真是奇怪! 昨天下午我们到这里时没有发现这个山上有人,一夜之间怎么会来这么多人呢?

这里除了我们再没有别的部队呀!" 我说。

"军通报 123 师 367 团在扣屯,不会在这里呀! 从这个情况分析可能是敌人, 但从排着 长队行动缓慢又无战斗准备的情况看, 又不像敌人。"毛副军长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分析 说。

突然, 一师管理科管理员惊慌喊叫: "不好了!山上有敌人把我们包围了。 "

"你瞎咋呼什么, 根据什么说是敌人? "周政委立刻制止他。

"老宋你尽快找通信科长与对方联络, 把情况搞清楚, 我与郑师长把部队布置一下, 准备 战斗! "毛副军长指示说。

此时, 师指挥所附近可用的部队不足 1 个连。我与一师通信科长和2 名参谋选择了一个小 山头继续观察。用八倍望远镜观察看得比较清楚。

通信科长说: "好像是自己人, 军装帽徽都与我们的一致。 "

这时, 312 高地的部队已经散开, 卧倒隐蔽准备战斗。

我立即让通信参谋把上红下黄的联络旗子举起, 对方也举起上红下黄的旗子; 我又要参 谋打一发白色信号弹对方即回打一发红色信号弹, 一问一答证实是自己人。

对方警惕地又打出一发白色信号弹, 我们马上打出一发红色信号弹回应。 这时, 双方都确信是自己的部队了。

但他们是哪个部队? 为什么会到这里? 我让号兵发号语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回答是二 营六连。我还是搞不清楚, 又让号兵告诉对方我们是一师指挥所, 调六连连长过来。

约半个小时六连连长来到我们阵地, 我一下认出他是 123 师 367 团六连连长王化民。

"你们不是占领了扣屯吗?" 我惊讶地问他。

"我们团和坦克团到达安乐被敌阻击, 几天战斗未能通过, 师王政委和程副师长及我团政委带二营沿小路穿插到这里(312 高地)。因前面有敌人防守, 敌情不明, 后续部队还未上来, 尚未下山。 " 连长告诉我。

"那么扣屯是敌人在防守了, 一师二团没有与你们发生误打吧? "

连长肯定地回答说:"扣屯是敌人。 "

我心急如焚, 赶快让机关向毛副军长、一师首长报告。

接着, 我又问六连连长: "你们什么时候到这里的?"

"已经一天两夜了。 "他回答说

123 师 367 团近千人的兵力, 为什么不去占领扣屯,而呆在大山顶上按兵不动? 军指一再电告 121 师, 123 师 367 团已经占领扣屯, 我想这里面一定有误。

我对七团六连连长说: "你回去告诉你们师政委和程副师长, 一师昨晚已经到达这里, 毛副军长随一师行动,有什么事好联系。 "

121 师和军前指的首长顾全大局没有派部队去救援自己受困的部队, 而是按照军指的要求抽出 1 个营迅速赶赴扣屯,增援 123 师 367 团, 足以彰显一师部队的作风。

22 日 9 时 40 分,362 团二营营长陈楚汉判明确为敌人后,根据师指命令, 组织部队向敌人反击。但敌在东南方向, 我在西北方向, 敌人看我清楚, 而我进攻部队迎着阳光, 看不清楚敌人的具体位置。

加上敌人居高临下, 占着有利地形, 而 362 团二营全部暴露 在敌人火力之下, 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对我军非常不利。敌人的火力密度越来越大, 愈打 愈猛, 二营完全处在敌人三面火力夹击之中, 无法反击。

22 日 9 时 50 分, 团电令二营迅速撤出战斗, 撤离敌炮火封锁区。并告二营, 一营于 22 日 7 时 45 分已进到扣屯, 注意联系, 向一营靠拢。

同时, 团指指示一营派部队接应二营, 救护伤员。但一营错判位置, 把班俊当成了扣屯( 两者相距约 3 公里 )。

22 日 10 时 20 分,二营仍被敌人压制在公路旁无法转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杀出一条血路向一营靠拢。但一营的位置按团指指示的坐标(08226), 是在扣屯西侧的一座松树山, 距班俊约 3 公里, 当时敌人一直占领着,二营对此一无所知。

10 时 50 分, 二营按团指指示的位置向松树山靠拢。

当部队接近松树山时, 又遭到山上敌人火力猛烈攻击。副营长操起轻机枪边打边喊: "前面就是一营, 冲过去向一营靠拢! "

通信排长刘冬发带领十余人冲上 1 号高地, 毙敌 3 人,但遭 3 号阵地敌火力侧射。刘冬 发又操起火箭筒, 连打 3 发, 摧毁了 3 号高地敌人 2 个火力点。

副营长趁机进至 1 号高地西南侧, 组织部队向松树山实施火力压制。营长率部队向松树山 进攻, 战之许久没能攻占松树山, 也没发现一营的动静。

营长气愤地说: "打了一天一夜都说是友邻部队, 这回又说我一营在松树山, 结果还是敌人, 这是打的什么仗呀?"

随即他与副营长研究, 当面之敌居高临下占着有利地形, 使我进退两难, 不如攻占松树山 转危为安。

于是, 组织部队第二次向松树山进攻。

当进至松树山东南侧凹部时, 又遭敌猛烈火力阻击。2 瓦电台报务员牺牲, 营长陈楚汉负 重伤, 预备电台失散,对上对下联络中断。

部队失去指挥, 慌不择路到处乱跑。有的向高平方向跑去, 有的往班俊方向跑去, 有的向 国内方向跑去。几百人的部队跑离了战场。

何副营长赶上往西南方向撤退的一路, 问: "5 号(副团长)、营指在哪里? "回答不知道。

他 赶快超越队形向前赶, 遇到四连连长, 再问副团长和营指在哪里?

四连连长也不知道, 反问副营长往哪里走?

何副营长非常着急, 飞跑到前面拦住领头跑的战士, 问前面还有部队吗? 回答不知道!

在此关键时刻, 何副营长立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并宣布由他统一指挥。

他把这帮人收拢起来, 撤到一个隐蔽的地方, 清点人数共 69 人, 其中干部 8 人(副营长何锦恒, 四连连长张伟杨、副指导员林岳雄、排长陈招强、六连指导员许喜泽、二营炮连副连长刘玉锑、三排长林楚和、 机枪连二排长曾胜华), 何副营长决定编成 4 个班, 占领一 个山头组织防御。

22 日 16时左右, 高平方向传来激烈炮声, 何副营长决定向高平方向攻击前进, 但走出没 多远就发现一股敌人追了上来。何副营长立即指示四连连长带领部队占领山顶, 他带领 3 名战士隐蔽下来掩护。当敌人接近 50 米时,他们一齐开枪投弹打跑了敌人。

3 名战士投完手榴弹便自行撤离, 把何副营长一人丢在那里。何副营长发现 3 名战士不见了, 就到山顶找四连连长。结果四连连长也带人撤走了, 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只好隐蔽起来, 寻着有枪炮声的方向寻找部队, 经过三天三夜, 他终于找到了在高平的四十一军 直属队, 并在那里参加了战斗。

四连连长在何副营长开枪阻击敌人时, 便带着部队向国内撤退。途中遭到敌人多次袭击, 最后仅剩 20 余人。他们已经断粮 7 天, 饥饿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一天走到一片木薯地里, 他饥饿难忍, 要挖木薯充饥,许多战士说吃木薯要中毒, 劝四连连长不要吃, 但他无法控制自己, 挖出木薯大吃一顿, 不多时便中毒身亡。

由二营炮连副连长刘玉锑带领的 39 人, 渡过平江, 边打边走, 五天五夜后撤至茶灵被 123 师 358 团的部队收编。

往班俊方向撤退的一路是五连、六连。

22 日 12 时左右, 五连连长听说营部撤走了, 于是决定向班俊撤退。当他们撤至 4 号高地山 脚时遇到营教导员, 这时敌人发现了他 们, 并遭敌火力猛 烈攻击。教导员迅速指挥部队抢占一小个高地组织防御,与敌对峙。

15 时,教导员组织五、六连部分干部战 士交替掩护向班俊撤退。

由于协调组织不好, 各自为战。五连连长带着 11 人向国内撤退, 途中遭敌袭击又失散了 7 人, 最后他只带着 3 人撤回国内平孟。

六连连长带着 4 人跑到安乐被 361 团收留。

教导员带领五连、六连 56 名干部战士于 22 日 18 时撤回班俊归建。

22 日 23 时, 通信排长刘冬发找到了失散的 2 瓦预备电台, 用明语向团指急速报告: "我营只剩下几十人了, 营长、教导员可能牺牲, 请速派部队接应。 "

团指即复: "立即收拢部队, 就地组织防御, 成立临时于党支部, 等待增援。"

23 时 30 分,121师362 团一营奉命进至 312 高地东侧山脚接应二营。二营撤回班俊时,共收拢 184 人, 5 天后又归队百余人。

扣屯之战, 121 师 362 团 二 营共伤 亡 154 人, 其中亡 106 人,伤 48 人。惨重的伤亡 , 悲壮 的场 面 , 令人们刻骨铭心, 永生难忘。

这次冤枉的死伤, 完全是由于 123 师前指谎报军情, 谎称其已经占领扣屯造成的!

121 师 362 团二营奉命驰援 123 师 367 团, 军指先后发了 5 封电报明确告诉 121 师扣屯已被友邻部队占领。二营也一直信以为真认为 367 团已经占领扣屯, 致使敌人向他 们猛烈射击长达 6 个小时未予还击。

期间二营曾多次向362 团, 向 121 师报告情况, 团、 师均明确指示, "查明情况,进行联络, 停止攻击, 不准还击。"

直到二营营长判明情况, 确 定是敌人而下令反击时, 为时已晚。王烘副团长没有战斗经验, 当遇到不明火力压制时, 不会处理这种危急情况, 只下达了"快撒"的命令, 既没有具体交待撤到哪里, 又没有组织掩护, 部队惊慌失措, 到处乱跑, 各自逃散, 甚至连伤员、烈士都丢掉了。

后来王烘同志身负重伤被俘, 他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敌人没有得到任何情报, 凶残的越军把几颗手榴弹绑在他的腰部将他炸得粉身碎骨。

组织让他带领 1 个营到纳隆执行任务, 虽然打了败仗, 自己也壮烈牺牲, 但他是一位英雄, 悲壮的英雄,是一位历尽万难, 而万难不屈的铮铮的男子汉。

392 团二营在扣屯遭敌伏击的第二天, 团长张志安亲自到现场掩埋烈士的遗体, 发现烈 士们的挂包里、口袋里装着生米、沙糖和草根、野菜。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所有在场人员, 望着这些永远离开的战友,望着这惨烈的场景, 无不悲痛欲绝,痛哭失声。

392 团二营在扣屯遭敌伏击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军和军区很快就知道了, 于是撤消了 二营去纳隆的命令。

392 团二营在扣屯遭受重大伤亡后, 已基本失去战斗力。

此时 392 团只有不满员的一营尚能参战, 这是 121 师进至扣屯担负防守任务的唯一兵力。

123 师七团虽有一个多营的兵力, 但尚未明确指挥关系,有待请示军指才能统一指挥。

现在 1 个师部仅带 1 个营的兵力到扣屯断敌后路,阻敌增援, 其任务之艰巨, 处境之凶险, 可想而知。

这时, 军区前指发来敌情通报: "敌人从太原出动 100 多辆汽车, 经董赛到高平增援。 " 100 多辆汽车是 1 个加强团的兵力, 情况十分严峻。

毛副军长立刻召集一师领导研究对策。命令 121 师 393 团在董赛地区占领有利地形, 抢 修工事, 向太原方向组织防御, 阻敌增援, 不得让敌人前进步。

命令 392团迅速调整组织, 坚守扣屯以南要点。

123 师 397 团二营占领扣屯以北要点。

121 师师部除了保障作战指挥人员外, 全部动员, 编好班排, 选好阵地, 区分任务, 分兵把口, 阻敌增援。同时命令 所属部队坚守阵地, 浴血奋战。

毛副军长脸色凝重, 两眉紧锁, 他一手拿着敌情通报,一手紧抓碎土, 陷入沉思之中。

121 师周开源政委走过来说: "如果敌人从董赛增援, 393 团必有一场恶战, 他们 3 天断 粮, 弹药消耗大半, 部队已经伤亡不少, 没有炮兵支援, 这一仗打起来非常艰难。但这个 团能打防御战, 又有老英雄李培江副师长指挥, 不会让敌人突过来。即是突过来 1 个营甚 至 2 个营, 到这里还有我 392 团 1 个营阻击, 绝不会让敌人进到高平。

现在关键是扣屯 没有部队防守, 124 师的部队仍未穿插到纳隆, 如果敌人从太原出动经纳隆到高平, 是畅通无阻的,这是个大漏洞, 不知军指是否在做什么补救? "

"你想得很好, 我正在想这个问题, 初步想了个预案, 等一下我们起研究一下。"

毛副军长想出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方案。已经是下午 3 点多钟了, 部队都在严阵以待, 准 备与敌增援部队进行一场血战。

可是四五个小时过去了, 仍没见到有任何动静, 我疑惑地对毛副军长说: "可能情况不准, 如果敌人不在此通过, 我们怎么办?"

毛副军长说: "我们快 来研究一下集中兵力, 扼守要点的方案。"

他把地图打开分析说: "原规定战役第一阶段, 一 师的任务在班庄歼敌八五二团, 三团穿插至董赛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敌 八五二团已调至高平以东增援, 三团仍守在那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敌变我变, 我想如果一师集中兵力于扣屯,固守三叉路口, 对内对外形成阻击正面, 向南可卡住经纳隆至太原 的公路, 向西可卡住经董赛至太原的公路, 这样兵力集中, 扼守要点, 从哪个方向都可以 阻击敌人。"大家听后都觉得这是一个万无一失、化被动为主动的上策。

郑师长随即要一师作训科副科长满元刚(科长缺编,满主持全科工作)起草电报发往军 指。

不久军指复电: "你师率二团在扣屯防御三团仍守董赛不动。"

军令不可违, 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按现有兵力在扣屯组织防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