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红枣飘香庆丰收;九月多姿,物华柳林谱华章!
提到山西吕梁的柳林县,很多人先想到的是这是个驰名三晋的煤炭大县。不错,柳林县是全国著名的优质主焦煤生产基地,煤炭资源质优量大。全县国土面积80%以上含煤,煤炭资源储量100亿吨,探明储量54亿吨,其中4#优质主焦煤被誉为“国宝”。同时,县境内铝矾土、煤层气、石灰岩等资源也非常丰富。
柳林县是黄河沿岸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境内柳林盘子、柳林弹唱、柳林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柳林古老而丰富的民俗文化。战国时期,汉武帝在今柳林县孟门镇封蔺侯,“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典故中的蔺相如,就是今柳林县孟门镇人。被清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两江总督于成龙,祖籍地就是今柳林县于家沟村。
柳林不仅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政治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历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和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烈士的故乡,而且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刘志丹将军的牺牲地。1936年,东征红军在今柳林县三交镇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播下了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
柳林县位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东岸,是华北地区通往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秦晋通衢”之称。历史上柳林是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北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的通商口岸,自古以来商贸兴盛,民国年间拥有商号800余家,也因此被誉为“晋西小北京”。如今更是交通便利,货畅天下,是活力四射的晋西商贸大县、快速崛起的发展高地。
奔腾的黄河水滋养着柳林县这方厚重的土地,也孕育出了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柳林木枣。来到柳林,可以与古老千年的木枣祈福,忘却城市的疲累,沉浸在“漫山红透”的遍野枣林的观光采摘盛宴中。鸢飞戾天、经纶世务者可在这里尽享窥谷忘返、心旷神怡之喜悦。阳光暖暖,鸟儿高歌,于此宝地,放空自己,体验乡村之旅,方不负大好时光。
柳林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共有28万亩红枣林,年产量3000万公斤,现有达滋、六郎、吕梁山、山娇等一批著名红枣企业,年加工转化量1.2亿公斤,产品远销印度、南非、英国、美国、巴西等国。
柳林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红枣产业的发展,在工矿企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具有柳林特色的“以工补农”政策撬动下,扎实推进新品红枣林栽植、老枣树高接换优、红枣品种改良、裂果防治以及红枣饮料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全面加快枣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在“建基地、举龙头、创品牌、深加工、拓销售”上不断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发展,蹚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推动红枣产业化、科学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天高云淡秋光好,漫山红枣自生辉。
一年一度的柳林红枣文化节即将在9月29日拉开大幕,今年是第二届。去年的9月23日至25日,柳林县成功举办了首届红枣文化节,吸引5万多市民、外来客商参观、购物。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内蒙等地的友商达成16项红枣及特色农产品贸易协议,签约总金额4080万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10余个企业代表参加了红枣文化节。
柳林县第二届红枣文化节以“枣香天下,诚信柳林”为主题,秉承“节俭高效、文明安全、扩大宣传、树好形象”的原则,将柳林特色名品集中亮相,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海内海外同步宣传,实现“赋能柳林红枣产业,推动农副产品升值,挖掘柳林文化内涵,提升柳林整体形象”之目的。
俗话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好枣出在咱黄河滩”。红彤彤的枣儿,喷香的芝麻饼,圆鼓鼓的南瓜籽,令人垂涎欲滴的柳林碗托,被誉为“柳林四宝”。而这些儿时的味道,总能不经意间引起都市人的返璞归真之冲动。
通过红枣文化节的每年举办,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升柳林红枣的知名度,促进柳林红枣的销量,推动柳林红枣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枣农稳定增收,进而惠泽所有的柳林人。
世界上唯有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负,若能“枣”遇见这样的人间秘境,何不赴一场秋日里醉人的柳林盛宴。(晋吕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