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残疾人书法家5年绣22米《清明上河图》

狗头牛眼看世界 2017-10-14 16:37:52

今年53岁的王珺清是鄠邑远近闻名的书法家。由于他是残疾人,乡亲们亲切地叫他“轮椅书家”。当地人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建造庆典之际,大都要他写一些“对子”(楹联)或条横字幅。2014年4月,他突发奇想,开始挑战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挑战的项目:刺绣一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图为王珺清在给人展示他刺绣中的《清明上河图》。

王珺清不到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致高位截瘫,在父母及老师同学帮助下,他只读了三年小学。虽然虽少年失学,行走困难,但他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他靠仅有的小学文化,靠着查阅字典博览群书,临摹历代名人书法。在喜欢上书法以后,就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几次想拜名师学艺都被拒绝,但他毫不气馁,自学自练。经过数十载苦练之后,他的书法在鄠邑书界声名雀起。图为王珺清手书的“自强不息”,这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在我国,书画不分家。在研习书法之余,王珺清古代字画的兴趣也十分浓厚。有一次,当他听说浙江义乌有一位妇女耗时三年多,用十字绣绣了一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他的心怦然一动:她能行我也能行。王珺清下定决心挑战一下自我,但他以前从未接触过十字绣,村里很多人都反对他弄这个:弄这个能干啥?又费时间又费精力。图为王珺清的弟媳妇在家里展开《清明上河图》(前门到后门只有10米的距离,所以在家里只能展开一半)。

王珺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说,世上很多事情都很难,难在人自身没有信心和恒心。只要有了信心和恒心,就没有什么难事了。于是在2014年年初,他托人从城里买了一套《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半成品,花了两千多元。2014年4月起,王珺清像个妇女一样,天天坐在自家的沙发上穿针引线。图为王珺清在穿针。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全图有800余个人物形象、26座桥梁,工程里之 大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自2014年4月动手以来,王珺清不分春夏秋冬,不顾寒冷酷热,只要一有空,就坐在沙发上一针一线地绣着。由于他是和他弟弟生活在一起,出于关心,家里人提醒他不想弄就别弄了,不要硬撑,身体要紧。但过了一年,发现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不再劝阻了。图为王珺清在刺绣中。

除了偶尔生病住院以外,王珺清把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十字绣上。为了刺绣方便,他坚持在沙发上刺绣。弟弟在冬天劝他到炕上绣,他觉得那样太麻烦别人,还是在沙发上绣着。平均每天都要绣八九个小时。夏天时光线好些,他就多绣一个小时。冬天时白天短,他就少绣一个小时。最近雨水天气多,白天光线也很暗,他为了不耽误时间,特意买了一个台灯。图为王珺清和他的轮椅。

如今三年半时间过去了,王珺清的十字绣作品也完成了整体框架和大场景,如今开始补充细节。他预计在2018年年底可以全部完成。也就是说,完成这幅22米《清明上河图》长卷他将花费5年的时间。王珺清说,现在,不少开始反对我的人如今都坚决支持我,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中途放弃。希望作品完成以后,能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展出。他一边说着,一边抓紧时间刺绣。

王珺清说,我从来没有对生活丧失过信心,书法和十字绣让我生活的十分充实。它们给予我的不只是快乐,也让我认识到我的价值所在。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弟弟和弟媳妇多年来对我生活上的照顾。没有他们我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番光景。从王珺清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自强不息”真正含意。图为王珺清在自家的大门口。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