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关于放牛的回忆

络绎不绝老河口 2024-11-28 22:42:51

牧童吹着笛子,牛儿悠闲地吃着青草,这可能是很多人脑海中的美好景象。但是,小时候放牛,留给我的却是痛苦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养了一头母牛,因为尾巴很短,所以给它起了个外号“秃尾巴”,耕田耙地拉庄稼,是出了很多力气的,并且每年都会产下一头小牛犊,所以爹妈对这头牛稀奇的不得了。但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因为“秃尾巴”太喜欢跑了,我放它的时候,它老是喜欢满山乱跑,并且喜欢偷吃别人的庄稼,如果不注意被别人逮住了,父母要跟人家说很多好话,或者给人家买酒买烟,才能把牛牵回来,我也免不了会被责骂一顿。

小学、初中每年暑假的时候,我们几个放牛的小孩一起把牛赶到山上,然后就一起疯玩打闹,或者在河沟里摸鱼捉虾,每每玩的正起劲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小孩喊我,快看,你家“秃尾巴”跑到山顶上了,或者是跑到人家庄稼地里了。我立马就得去追,因为穿的是凉鞋,沾了露水后就会打滑,等我一出溜一滑跑到山顶,“秃尾巴”又跑到山腰了,或者是已经到人家地里正在吃棉花、玉米或芝麻等庄稼苗,我是又怕又累又狠,怕的是“秃尾巴”被庄稼地主人拉走,累的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狠的是“秃尾巴”太喜欢乱跑了,但是没有办法,还是要去追它、抓它。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在引丹三干渠边放牛,玩得好好的,突然有人说,快看,你家“秃尾巴”咋跑到渠道那边去了。我一看,原来“秃尾巴”不知道啥时候游到对面去了,正在朝人家庄稼地里走去。我当时还不会凫水(游泳),只好穿着凉鞋慌慌张张地往远处的小桥跑,过桥后再折返跑向“秃尾巴”,等我赶到庄稼地,“秃尾巴”已经吃了好几颗庄稼,幸亏没有被那块地主人发现。晚上回家以后,我气得把“秃尾巴”拴在树上,拿起一根木棍狠狠地抽打,父母见状,又把我狠狠地责骂一顿,我气得嚎啕大哭,说再也不放牛了。但是第二天,看着劳累忙碌的父母,我还是牵起“秃尾巴”走向山坡。哎,穷人的孩子早放牛呀。

不过,话说回来,也许是追赶“秃尾巴”的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从小到大我的身体素质一直都还可以,现在年近半百,跑步七八公里还是没问题的。难忘放牛岁月,感谢并感恩“秃尾巴”为我家、为父母减轻了许多负担,那时候我打你,不要怪我呀。[呲牙][呲牙][呲牙]

0 阅读:1

络绎不绝老河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